全面注册制下如何正确打新

千兰聊商业 2024-03-24 19:17:32

2023年4 月 10 日,主板注册制下首批10支新股正式上市,并且在发行首日全线大涨,首日平均收益率达85.48%。

如果成功打新中签的投资者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

那这是否意味着注册制下依旧可以和过去一样通过打新来获取高额收益呢?

注册制下的打新收益与风险

有过丰富打新经历的投资者都知道,以往主板上市的公司是有市盈率限制的,通常新股中签缴款之后会有一连串的涨停板,打新收益往往都很可观。

注册制下新股上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干预,把话语权更多交给了市场,因此注册制下的新股发行价格会比核准制下一级市场发行价格有所提升,这样的话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就会收窄,打新的收益率可能会大幅下滑。

通过上图的新股平均首日涨跌幅变化可以看出,注册制下新股首日涨幅下行较为明显。

数据来源:Wind,中信证券金融科技部整理;数据截至2022年12月

注册制下打新收益降幅明显,同时打新风险也有上升趋势。

上图为打新新规实施以来A股历年首日破发新股情况,可以看到2019年以前,新股几乎没有破发,随着2019年科创板开板以及2020年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我们可以看到破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到2022年新股破发率超过20%,这还是在主板没有开始实施注册的情况下。

因此,随着注册制的全面实施,未来新股破发或将成为一个常态。所以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在全面注册制下,希望通过打新而获取高额收益的心态应当有所调整。

还可以打新吗

既然打新收益率下降明显,破发概率又呈上升趋势,那以后还要不要打新呢?

让我们回归打新的本质来看一下,打新的本质在于赚取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在注册制下,一、二级市场价差还是存在的,只是收益不像以前那样显著和稳定了。

从市场上各个参与者的博弈来看

发行人希望发行成功获取更多的融资,有将发行价抬高的冲动;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其参与打新的目的就是赚取一、二级市场的价差,因此在发行前询价的过程中,投资者会给出存在价差的报价;

再看承销商,虽然理论上定价高承销商可以赚取较高的承销费,但承销商有包销的义务,有些承销商自己也会进行认购,如果定价过高导致大部分投资者弃购,会大大影响承销商的收入甚至导致其亏损,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承销商也有动力促进发行定价的更趋于合理;

最后从监管层面看,监管会更加关注股票市场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转,避免出现大规模破发的现象,影响市场信心。

所以各方博弈的结果会使发行价更趋于合理,既体现出市场的自主性,又有利于一、二级市场存在一定的合理价差。

高价剔除机制

在发行制度里高价剔除机制依然存在,虽然将高价剔除比例从不低于10%调整为不超过3%,但是高价剔除机制依然能够发挥抑制过高报价的作用。

锁定期制度

对于一些战略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按照一定投资比例和投资期限进行锁定,这也要求这些投资者在询价的过程中能够给自己一定的安全垫,避免过高定价。

综上来看,一、二级市场普遍还是存在价差的,也就为打新赚取收益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只是这个收益空间相对注册制以前有所收窄,风险有所提升。

注册制下如何正确打新

从战略配置上来看,投资者不宜再把打新作为赚取收益的主要方式,相应地可以考虑把打新做为整体配置收益的一个补充,正确地打新可以增强整体资产组合的收益功能。

投资者一旦打新中签后,可以进行如下的考虑和分析:

首先,看发行价格

看发行价格,计算中签金额在自己投资总量的比重。例如投资者投资总额为30万元,股票发行价为5元,中签500股,中签金额2500元,中签金额在投资者投资金额中占比较小,这种情况即使存在破发的风险对投资者整体投资影响较小。

相反,如果投资者中签金额为15万元,在投资金额中占比很大,对于投资者整体的投资会产生较大影响,这种情况对于中签的付款一定要非常谨慎。

其次,要看市场整体环境以及行业的情绪

新股发行后的涨幅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例如市场情绪比较火热,处在牛市的阶段,这种情况新股破发的概率较低;相反如果市场情绪低迷,新股破发的概率会明显增加,像2022年的市场情况新股破发情况较多。

另外,要看新股所处行业,如果行业景气度较高,打新的风险会相应减少。

最后,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我们还是要看公司的质量

例如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和同行业对比公司的估值情况如何,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如何等等,优质的公司往往能给投资者带来更高的胜率。

在注册制下,投资者还是要更加客观、理性和全面地去看待新股申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0 阅读:0

千兰聊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