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蜂队用一份4年1.2亿美元的大合同签下海沃德,引发了很大的争议。平均下来一年三千万,这是以前科比的年薪。海沃德曾经是一位全明星,但自从17年的那一次大伤之后,就再也没找回以前的状态,上赛季在绿凯只是队内老四,常规赛场均数据是17.5分6.7篮板,季后赛数据掉到了10.8分4篮板。只打出科比一半的表现,就能拿到科比的年薪,这样的操作确实让人直呼"看不懂"。

但考虑到乔丹参与运营的球队不止一次出现迷之操作,给出这样的合同也就不足为奇了。乔丹在2000年加入奇才队管理层,担任篮球运营总裁,一年后在奇才复出打球;退役后又在2006年买下山猫队的部分股份,成为球队小老板之一,2010年收购球队大部分股份,正式成为了山猫队,也就是现在的黄蜂队的大老板。下面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失败操作:
夸梅·布朗
夸梅·布朗是NBA著名的水货状元之一,他还顶着另一个头衔——NBA历史上第一位高中生状元。在2001年,还是高中生的夸梅·布朗,就被刚上任的乔丹用状元签带到了奇才队。然而,夸梅·布朗职业生涯只有一个赛季场均得分上双,就是生涯的第三个赛季;作为中锋,生涯场均只有6.7分5.5篮板和0.6盖帽,与状元身份相距甚远。

有消息称,夸梅·布朗连最基本的挡拆都无法完成。为什么?因为他在高中联赛不需要。美国没有全国性的高中联赛,都是各州分别举办,能够打上NBA的多数都是在州联赛中身体天赋最突出的球员之一。在州联赛天赋突出,根本不需要去适应球队战术。对于战术无法适应,再加上高中生心智不够成熟,所以在NBA无法兑现天赋。后来NBA出台规定,禁止高中球员参选。
亚当·莫里森
亚当·莫里森是在2006年以探花秀的身份被山猫选中。在大学时期,莫里森就不是那种身体天赋爆炸的球员,是靠技术成为了NCAA的得分王。然而,乔丹却因为在其身上看到拉里·伯德的影子,用探花签将其选中。
事实证明,他的身体条件在大学联赛够用,但在NBA,在更高竞技水平的联赛当中,就不够用了。进入NBA后,除了表现远低于外界期待之外,还频繁受伤,而且患有先天糖尿病,这对他的职业生涯造成了很大的干扰。最后,莫里森只在NBA效力四年就销声匿迹了,留下场均7.9分的数据离开了联盟。

多名高顺位球员没打出身价
因为黄蜂队的战绩不佳,他们能频繁获得高顺位选秀权,但成为球星的只有肯巴·沃克一人,剩下的都没打出身价。
就比如在2012年用榜眼选中迈克尔·基德-吉尔克里斯特,这名球员确实很有天赋,在防守端表现相当出色,但投篮一直是他成为巨星之路的最大阻碍。效力联盟这么多年,投篮一直没有进步,甚至在生涯后期都不敢出手。随着NBA进入小球时代,加上严重伤病影响,在今年2月,黄蜂把他裁了。

11年用第七顺位选中俾斯麦·比永博,13年用第四顺位选中科迪·泽勒,这就是当时球队的"一攻一防"内线组合。可最终,负责防守的比永博,这么多年了也只会防守,投篮基本没有,不符合当今联盟对大前锋的要求,又因为身高不够,在中锋位置吃亏,在联盟当中定位尴尬;而当时被认为"进攻出色"的泽勒,他的进攻技术也就是那么几招,场上的作用实在有限,防守能力也有限。如今二人都无法成为球队常规首发球员。
此外,14年9号秀诺阿·冯莱、15年9号秀卡明斯基、17年11号秀马里克·蒙克也没打出来。这其中有实力的原因,也有教练给的机会不多的原因。但这些年球队的建队思路确实不明确,战绩长期不上不下,进季后赛困难,拿更高的顺位也困难。
尼古拉斯·巴图姆
由于新的转播合同的生效,在16年夏天联盟工资帽飞涨,也让更多的球员获得了大合同,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巴图姆就是其中之一,黄蜂给他的续约合同是5年1.2亿。虽然号称是"法国皮蓬",但终究不是皮蓬,场均15分5个助攻,拿2400万年薪确实有点溢价。后来他的表现每况愈下,上赛季被贬为替补,场均只能拿3.6分,这份合同很明显砸手里了。终于,在前几天,他被球队裁掉。

乔丹在管理层生涯当中确实做出很多失败决定,他的管理水平被普遍质疑。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评判以前的决定,确实有马后炮的嫌疑,尤其是选秀,本身就具有赌博性质,但有一点比较明显,就是乔丹的很多操作都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
2001年用状元签选高中生球员,这在当时没有先例,这么选肯定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高中联赛的竞技水平没那么高,高中生的心智又不成熟。06年选的莫里森身体天赋有限,又患有先天糖尿病,这就已经让很多球队望而却步,乔丹却用了探花签,用了这么高的顺位选他。至于11年的比永博、12年的迈基吉,都属于身体天赋足够,但基本功有明显缺陷的球员,上限可能很高,但下限比较低。

至于巴图姆的合同,刚签的时候就有点溢价,他又不再年轻,很难再有什么提高。而且他投篮不稳定,在受大伤失去运动能力之后,这个弱点就会愈发明显。因此这份合同砸手里的可能性偏大。刚才提到的比永博,也能从黄蜂手里拿到4年7200万的合同。海沃德曾经是全明星,但大伤之后至今没找回当年的状态,大家并不看好他重回巅峰,4年1.2亿还是显得很不值。

这样来看,乔丹之所以管理水平受到质疑,并不是马后炮,而是因为从当时来看就知道失败的可能性大。别人不敢干的事,乔丹能干出来,这可能是性格使然。而且作为历史级别的巨星,容易对自己有绝对的自信,从而做出错误决定;也正是因为职业生涯太辉煌,犯错之后不会受到太多的舆论批评。

乔丹是公认的历史第一人,篮球之神,肯定比我们所有人都懂球,然而在管理层生涯中的表现显得不懂球,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术业有专攻。球场上的第一人不一定成为办公桌上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