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是当今全球为数不多愿意全方位支持中国的国家,是中国真正的全天候伙伴,正因为如此,巴基斯坦也被中国网友亲切的称作“巴铁”,足以凸显巴基斯坦在中国民众心中的重要地位。
但筱林注意到,《德国之声》近期的一篇报道却声称,巴基斯坦,如今正表现出愈发强烈的要重新投靠西方怀抱的趋势。
为何这么说?在报道中,这些西方专家是这么认为的:
其一,虽然这几年与中国的合作令巴基斯坦在经济发展方面喜讯不断,但总的来说,巴基斯坦依旧是一个GDP仅为3700多亿美元的小国穷国。
也就是说,巴基斯坦要想尽快实现经济大发展,就不可能只在中国这一棵树上“吊死”,毕竟就连中国自己,也与美西方保持着紧密的经贸联系,巴基斯坦当然有更加充足的与西方走近的理由;
其二,受各种因素影响,巴基斯坦如今外债超过1240亿美元,达到本国GDP近三分之一的恐怖规模。而要避免如斯里兰卡那样宣布国家破产,巴基斯坦只能指望国际金融机构拉自己一把。
但这些国际金融机构,都处在美国及其西方盟国的影响力之下。巴基斯坦的贷款申请要想获批,当然必须注意恢复与美西方的友好关系;
其三,如今中国正被美国专门针对,虽然尚未波及巴基斯坦,但若巴基斯坦一味向中国靠近,特别是主动充当中国的第二个“马六甲海峡”,那么被美国施压乃至军事威胁,就是迟早的事。
但很显然,在本国国内就有一大堆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巴基斯坦是不可能主动掺和中国与美国的冲突的。
除此之外,筱林甚至还可以替这些西方专家补充一点:
巴基斯坦最大的地缘安全威胁是印度,虽然从理论上说,随着印度不断主动恶化与中国的关系,那么巴基斯坦就越会受到中国的重视,从而变得更加安全。
但实际情况是,巴基斯坦不可能把本国的安全完全赌在中国的好意上——美国这个世界霸主对南亚次大陆力量平衡的顾虑,同样是巴基斯坦的安全保险。
尤其考虑到印度正在不断向美国靠拢,那么若能恢复与美国的友好关系,就等于在印度的朋友这边也找到替自己说话的人。这种两边下注的做法,才是最稳妥的。
炒作中巴关系生变,西方别有用心但,事情的真相,就仅仅如此吗?这种时候,筱林就必须指出问题的真相了。
虽然在当代人看来,巴基斯坦是在“911”事件后,因美国的反恐需要才获得美国的“短暂”青睐,但实际情况是,早在巴基斯坦建国不久后的1950年代,美国出于对抗苏联的需要,就已经与巴基斯坦建立了盟友关系,这与中国与巴基斯坦建交是完全同步的——在关系最好时,巴基斯坦甚至愿意向美军开放空军基地,以方便美军的U-2侦察机深入中国西北腹地,侦察那里的中国核设施。
在这之后,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起起伏伏,到反恐时代,其实已经是巴基斯坦与美国的第三个“蜜月期”。
也就是说,巴基斯坦与美西方乃至中国的关系,其实一直都符合全球任何一个正常小国的正常表现:当彼此都有合作诉求时就合作,没有就分开,仅此而已。
将巴基斯坦称作“巴铁”,只能说明中国当代民众是以一种情绪化的视角来看待巴基斯坦这个国家,而这显然是多少影响了中国民众对与巴基斯坦真实关系的客观判断。
最后筱林更要强调一点:
就在10月17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全球高峰合作论坛在中国开幕,巴基斯坦作为“一带一路”最核心的参与者,其总理卡卡尔也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而在动身来华前,卡卡尔就明确表示,非常期待在本次论坛上与中国及共建国家共同交流,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发展。
那么在这种时候,西方媒体却突然炒作,说巴基斯坦要重新向西方靠拢?
筱林觉得,想必在座的各位都应该能听懂,这些西方媒体,到底要表达怎样的真实意图。
扛不住了,以色列请求美国100亿美元军援相比之下,筱林注意到,这几天因为与哈马斯的冲突而重新成为全球舆论焦点的以色列,倒是真的需要美国的全力帮助。
据《纽约时报》当地时间16日报道,有3位白宫官员向该报透露,目前白宫已经收到以色列方面高达100亿美元的军援请求。
100亿美元的军援请求,意味着什么?据筱林了解,从2022年2月俄乌战争正式爆发到今年9月,这整整20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所有军事、金融与人道主义援助,加起来也就是760亿美元。
而如今美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军援,基本稳定在每月10亿不到的水平。
所以如今巴以冲突这才开始10天不到,考虑到以色列对哈马斯压倒性的军事优势,以及双方仅限北京一个区的交战地域规模,更别说以色列甚至都还没开始全力反击,就敢直接向美国提出高达100亿美元的军援请求?
顺便再说一句,2022年以色列的国防预算,也就是234亿美元的水平。
筱林觉得,这确实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那么以色列为何敢于如此狮子大开口?筱林认为,这其中传递出的信号,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我们首先当然不能排除以色列趁机敲诈美国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其实是在表明,以色列对于这场战争的持续时间,特别是可能的冲突外溢概率,是有着非常悲观的心理准备的。
也就是说,以色列并不认为,这场冲突,真就只是发生在一个市区里的“剿匪战”——这场冲突,极有可能令真主党和伊朗卫队都逐渐下场,最终恶化为第六次中东全面战争。
这样一看,提前申请的这100亿美元军援请求,确实不能用狮子大开口来形容了,甚至都还有些不够。
中东大战若打响,美军要亲自下场?那么接下里就是关键:美国人又是怎么看待这100亿美元的军援请求,以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战争扩大化风险呢?
筱林注意到,美方给出的态度,其实更加危险:
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即民主党领袖舒默早在15日亲访以色列时就明确表示,美国对以色列的第一批军援已经在路上,今后也会持续提供更多军援;
而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麦考尔在16日表示,外委会正在起草一份法案,即若巴以冲突扩大到伊朗参与的全面战争规模,那么将授权美国政府动用美军,直接帮助以色列打赢这场战争。
很显然,与民共两党这种坚决支持以色列开战,甚至愿意派兵直接参战的表态相比,区区100亿军援,又算得了什么呢?
从这点来说,以色列敢于张口就要100亿美元的军援,不过是摸透了美国人的心思。
而筱林觉得,美国与以色列这种“狼狈为奸”、坚决要把战争打下去的态度,才是这场冲突最大的危险因子。
巴以冲突爆发,更多国家站在了中俄这边美以充分表明了自己要打赢这场战争的决心,但有意思的是,筱林注意到,与此同时,《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却与美国和以色列唱起了反调。
美以为何对战争的态度如此坚决?这是因为,两国都很清楚,支持哈马斯这次突然“发疯”的,正是伊朗——其正打算趁着美国战略性退出中东的机会,打断以色列同逊尼派阿拉伯国家大和解的进程,实现自己称霸中东的野心。
既然如此,趁着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以最坚决的态度和最强硬的手段消灭哈马斯,打断伊朗的这种非分之想,无疑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但《纽约时报》在此时就提出了一个美国和以色列似乎都没有注意到的关键问题:
俄罗斯与中国的态度,以及它们能从中得到什么,美国又考虑过了吗?
先是俄罗斯。
筱林可以确定的是,在以色列实施报复行动的一开始,俄罗斯就是最坚定的以色列反对者。再到16日,普京甚至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并向后者表示,坚决反对和谴责任何导致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平民成为受害者的行动。
接着是中国。
其实在冲突的一开始,中国对以色列的态度还算友好——在10月9日,中国外交部公开表态称,“中国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的朋友”。
但在以色列开始对加沙地带进行无差别轰炸报复后,中国的态度就发生了明显变化,到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公室主任的王毅在与沙特外长费萨尔通话时明确表示:“以色列的行为已超越自卫范围,应认真倾听国际社会和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停止对加沙民众的集体惩罚”。
而在联合国,中俄两国的反对态度已经产生了足够的国际压力:
当地时间16日,安理会的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对俄罗斯代表提出的巴以停火草案进行了表决,其中中国、俄罗斯、莫桑比克、加蓬和阿联酋5国支持尽快停火,另有5个国家弃权,仅有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4国投下了反对票。
虽然这4张反对票导致停火草案流产,但15个国国家中仅有4个明确反对停火,这已经足够表明国际社会对这场冲突的态度——大多数国家,并不愿意站在以色列一边,而更愿意支持中国和俄罗斯。
所以,美国和以色列对战争的坚持,究竟会让俄罗斯和中国得到什么?
俄罗斯方面,其一,俄罗斯可以趁机转移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战争的注意力,通过谴责美西方的虚伪来减轻自身在乌克兰战争中受到的舆论压力;
其二,俄罗斯不仅可以趁机与伊朗走的更近,更能进一步拉近与中东其它阿拉伯国家的距离,从而恢复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后失去的对中东事务的影响力。
中国方面,其一,中国同样可以借此极大增强对中东事务的影响力——在看到美以如此自私的表演后,中东阿拉伯国家将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对中东事务的介入;
其二,在此基础上,中国更可以团结全球惧怕美国霸权的中小国家,反对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更加速构建更加公平公正新国际秩序的进程。
是的,获得全球中小国家的青睐,加速世界权力向中俄倾斜的速度,正是《纽约时报》得出的美以对战争的坚持,究竟能让中俄获得什么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