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背着医药箱在冰河里冲锋,烈士通知书迟来45年,遗体至今未找到

高升评历史 2024-10-07 09:06:35

她背着医药箱在冰河里冲锋,烈士通知书迟来45年,遗体至今未找到

2014年3月,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骨从韩国运回沈阳安葬。这则新闻震撼全国,却也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在江苏太仓,有一位86岁的老人仇永生,至今仍在寻找他63年前亲手埋葬的战友王维洁。她的遗体,至今下落不明。

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近三年,双方伤亡惨重。如今,战争已经结束近70年,但那段历史依然在人们心中激荡。

太仓姑娘王维洁的抗美援朝之路

说起王维洁的故事,得从1950年说起。那年,17岁的王维洁还是江苏太仓黄渡师范的一名学生。当时,解放军20军来学校招兵。王维洁二话不说,就报了名。

家里人都反对,觉得一个女孩子家参什么军。可王维洁倔得很,硬是说服了父母。就这样,她和同学仇永生一起,成了20军的新兵。

从新兵到“雪中天使”,王维洁的成长之路

新兵训练可不是闹着玩的。王维洁第一次尝到了军旅生活的苦。但她咬牙坚持下来了,还给那些识字不多的战友们讲故事、传达命令。

1950年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局势突变。20军接到紧急入朝的命令。王维洁这才知道,自己成了第一批入朝的志愿军!

朝鲜的天气比她想象的还要冷。零下三十多度,南方姑娘哪里受得了?可王维洁硬是挺过来了。美军的轰炸机在头顶盘旋,随时可能要了她的命。但这个没上过战场的小姑娘,居然一点也不怕。

她拿着个铁皮喇叭,扯着嗓子唱《白毛女》《刘胡兰》,给战友们打气。战友们被她的勇气感染了,亲切地叫她“小百灵”。

在长津湖战役中,王维洁负责安置伤员。她在冰天雪地里跑了一个多月,把棉被让给伤员,自己冷得不行就往手上搓雪。渴了就抓一把雪吃,手脚冻伤也不吭一声。战友们都被她的坚强感动了,称她为“雪中天使”。

北汉江上的“最伟大背影”

1951年3月,20军准备渡过北汉江。江水齐腰深,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战友们都劝王维洁“你就别过去了,等养好伤再说吧。”

可王维洁倔得很“不行!我得跟大家在一起!”

说完,她就背起医药箱,踏入了冰冷的江水。

瘦小的身影在波涛中摇摇晃晃,却坚定地向前。枪林弹雨中,她一步一步地走着,丝毫不退缩。这一幕,成了抗美援朝中最动人的画面。

上岸后,王维洁全身湿透,脸和手冻得发紫。但她硬是咬牙说“不冷,真的不冷!”就这样跟上了部队的脚步。

5月,美军疯狂轰炸,20军不得不撤退。王维洁染上重感冒,高烧不退。可她就是不肯坐担架,非要自己走。

“你快躺下休息吧!”战友们心疼地说。

“不!我要跟大家在一起,我不能躺下!”王维洁倔强地说。

就这样,她强撑着病体,继续跟随部队前进。

一次撤退中,战友们强行把她抬上担架。突然,美军飞机袭来。王维洁二话不说,跳下担架“你们快撤!不要管我!”

为了不拖累战友,她宁愿牺牲自己!

1951年5月25日下午3点,18岁的王维洁,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仇永生和战友们在一个山沟里草草将她掩埋。没有棺材,没有仪式,只有一条白布和几层枯草烂叶。

有人说,王维洁用生命诠释了志愿军战士的力量。她的故事,让我们这些和平年代的人汗颜。18岁,本该是最美好的年华,她却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的山沟里。这样的牺牲,值不值得?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像王维洁这样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0 阅读:0

高升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