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史尖儿上的美食丨1600年前的唐朝人,远比你想象的会吃

黑域 2024-10-29 18:32:01

古味今尝——让历史在舌尖上重生

在历史的长河中,饮食一直是咱们非常注重的话题。你是否每天都是米饭,馒头,面条加两菜一汤?但是在唐朝的时候,光是饼就能给你玩出4个不同花样,有胡饼、煎饼,蒸饼以及汤饼!看到这儿是不是感觉跟古人比自己显得更古?不着急,下面史尖儿就带你走进唐朝的“饼”!

胡饼

唐朝的胡饼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品,它起源于西域,随着文化交流传入中原,并在唐代极为流行。所有经涂抹油脂后烤制而成的扁平面食都可以被划入胡饼一列。常见的胡饼主要有芝麻胡饼和羊肉胡饼。

下面是胡饼的制作方法:

将面粉、水、盐等原料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团。

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薄饼状。

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在饼上撒上芝麻或者涂抹油脂。

将薄饼放在烤炉中烤制,或者蒸熟。

对于肉馅胡饼,将羊肉、椒、豉等配料铺设在饼上,涂抹油脂后烤制至半熟即可食用

煎饼

唐朝的煎饼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食品,早先使用的原料应该是小米,小米杂粮煎饼是古代北方人的常食之一,后大都使用小麦。传统的煎饼制作需要使用一种叫做鏊子的烹饪器具,呈穹庐状鼓起,与现在常见的铁鏊无异。

煎饼是小麦经水充分泡开后,碾磨成糊状,摊烙在鏊子上成圆形而成。煎饼的制作过程中,需要用筢子沿着鏊子摊平抹满面糊,面糊受热迅速凝固,烙熟成为煎饼。摊好的煎饼可以卷起不同的肉和菜,用手直接拿着吃。在唐代,煎饼被用于一些特别的节令,如人日、天穿日、乞巧日,煎饼都被派有特别的用场。

蒸饼

唐朝的蒸饼是一种多样化、普及化的主食,不仅在民间广泛流行,也为皇室所喜爱,是唐朝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蒸饼是将面糊发酵后再蒸熟的面食,类似今天馒头、包子等食品。蒸饼的种类很多,既可以单纯用麦面制作,也可以掺进各种配料。

蒸饼中最常见的白饼(即馒头)价格便宜且便于储存,很多出门在外的行商和游子都会将其当作干粮的首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携带的“干蒸饼一车”,很可能就是唐人最常吃的干馒头。

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提到了蒸饼的一种制作方法:“蒸饼法,用大例面一升,练猪膏三合。”这里指的是在白面中掺进猪油制作的蒸饼。蒸饼有加馅和不加馅两种。不加馅的称为蒸饼,类似于今天的馒头;加馅的称为笼饼,类似于今天的包子。

汤饼

汤饼在唐代不仅是日常食品,还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在各种节日中以其为常馔,赋予了它非常丰富的文化意义。唐代有在正月初一、六月六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生日等特殊日子食用汤饼的习俗。

唐人重视食疗,汤饼也被视作食疗保健的有效手段。从面食形状来看,汤饼可以被分成线型面条、片状面片、丸粒状的面疙瘩以及带馅煮饼的馄饨四个大类。从卤汁来分,则可以被简单划分为荤素两种。

在唐代,汤饼还有不托、水溲饼、索饼等别称。汤饼是指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汤煮的面食,类似于现代人常吃的面条、面片、馄饨这类食物。一种常见的汤饼是将面粉制成面条或面片,然后煮熟,可以加入各种肉类和蔬菜作为配料。杜甫在《槐叶冷淘》中描述了一种特别的汤饼,即用槐叶汁和面做成面条,煮熟后再放入凉水中冷却,吃起来凉爽,别具风味。

在唐朝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农业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饮食文化的发展,使得唐朝人民在饮食方面有了更多的创新和追求。由于唐朝的都城设在长安,其饮食习惯与北方更为相似,因此面食在唐朝人的饮食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各式各样以不同烹饪手法制作的“饼”,几乎成为了唐人餐桌上的主打食品;而这些以“饼”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也反映了唐朝经济和文化的兴盛。

END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