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一段尘封四十多年的记忆,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生经历。谁能想到,当年在军营里处处刁难我的“城市兵”,会在三十年后成为我家的贵人?
1978年,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开往军营的闷罐车。那一年,我二十岁,从贫困的小山村走出,带着父亲的嘱托和期盼,开始了我的军旅生涯。新兵连的生活紧张而艰苦,班长王春林的严厉和训练的强度都让我有些不适应。更让我难以忍受的是同班的陈晓东,一个来自城市的兵,他傲慢的态度和对我的欺压,让我对军营生活充满了阴影。
陈晓东仗着家境优越,经常对我颐指气使。扫地、擦桌子这些琐事,他总能挑出我的毛病。他甚至把脏衣服扔到我床上,让我帮他洗。我满腔怒火,却牢记着父亲“别惹事”的叮嘱,只能默默忍受。那时的我,暗暗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想见到他。
命运的安排总是出人意料。一次寒冬,陈晓东高烧不退,我背着他跑了很远的路,才终于把他送到卫生队。那天夜里,我衣不解带地照顾他,给他量体温、擦身子,直到他退烧。或许是感受到我的真诚,第二天,他醒来后向我道歉,并承认以前对我的种种不是。
从那以后,陈晓东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不再刁难我,反而经常从家里带些好吃的与我分享。我第一次吃大白兔奶糖、喝麦乳精,都是拜他所赐。三年军旅生涯结束,我退伍返乡,与陈晓东也断了联系。
回到家乡后,我结婚生子,过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日子虽然清苦,但也充满希望。我的女儿和儿子都很争气,学习成绩优异。女儿大学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儿子也顺利完成了学业。
儿子毕业后找工作的经历却并不顺利。他四处碰壁,情绪低落,我和妻子也跟着着急上火。我们四处托人帮忙,却始终没有结果。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陈晓东的电话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我们家。
“你还记得我吗?”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声音。“我是陈晓东啊!老刘,这才几年没联系,你就把我忘了?”听到这个名字,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军营。
在电话里,陈晓东询问了我儿子的情况,并主动提出帮忙。我将信将疑地把儿子的简历发给了他。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儿子就收到了明华集团的面试通知,并最终成功入职。之后,陈晓东又帮助我的女儿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我内心充满了感激,多次想当面感谢他,他却总是说:“老刘,你救过我的命,这点忙不算什么。”直到去年春节,我才终于有机会请他到家中做客。
酒过三巡,我向他表达了谢意。他却红了眼眶,向我坦白了当年在部队“欺负”我的原因。原来,那时他家中突遭变故,母亲病重,父亲也面临下放的风险。他内心焦虑不安,才会把情绪发泄在我身上。
听了他的解释,我心中所有的芥蒂都烟消云散。我这才明白,当年的他并非有意刁难,只是因为心中有事,难以排解。我们举杯共饮,共同回忆那段难忘的军旅岁月。
分别时,陈晓东紧紧握着我的手说:“老刘,咱们这辈子是兄弟了,有事尽管说。”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不禁感慨万千。谁能想到,当年那个让我最讨厌的人,最终会成为我最信任的朋友,甚至是我家的恩人?
如今,我时常和孩子们讲述这段经历,并告诉他们:做人要宽容,谁都有难处。“吃亏是福”,父亲的这句话,在几十年后,我终于明白了它的真谛。人生的际遇,真是奇妙莫测。一个不经意的善举,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报给你。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