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所导致的慢性、全身性及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居民健康,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其中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可导致眼、神经、肾脏和心血管等组织和器官的损害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01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医学中的三项关键核技术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足、肾功能衰竭和心脏病。放射性药物(使用少量放射性同位素来突出身体中的问题区域)以及成像技术用于检测这些不同的疾病。这些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于成功的治疗结果至关重要。
02、核医学检测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之~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一种导致患者腿部失去知觉并且无法感觉和治愈开放性伤口的疾病,这是由于血液中的糖分含量过高造成的。它可以直接感染骨骼,导致骨髓炎,即骨骼中的炎症或肿胀。如果早期诊断出来,可以用抗生素治疗。
医学成像和核医学研究使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 和不同的放射性药物来检测糖尿病足。带有氟脱氧葡萄糖 (FDG) 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如磁共振)已成为检测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有用方法——成像测试有助于诊断骨骼问题并确定感染是否活跃。
糖尿病并发症之~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与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尤为重要。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代谢紊乱造成脂代谢障碍所致的肾微血管病变。其病理改变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导致:
1)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蛋白尿(很多长期糖尿病的患者会发现自己有泡沫尿);
2)毛细血管狭窄,部分闭塞,肾小球滤过率减低,引起肾小球硬化、肾功能损害。
-肾动态显像及肾图-
肾动态显像包括肾血流灌注显像和肾实质功能动态显像两部分。既可以显示双肾位置、大小及功能性肾组织形态,也能对分肾血流、功能及上尿路通畅性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测定,尤其在判断肾功能方面敏感性高、准确性好。同时还可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
在临床上,肾动态显像的同时,其显像示踪剂到达双肾,被肾脏摄取和排除的过程以时间-放射性曲线的形式表示,称为肾图。
肾动态显像及肾图的优势
肾功能肾动态显像GFR血BUN、Cr测定正常正常减低正常中度受损减低正常轻度受损明显减低部分异常中度受损显著减低异常分肾功能测定能不能肾动态显像与肾图比血BUN、Cr测定灵敏。故肾图作为早期判断糖尿病肾病的一项检查明显优于血生化检查。肾动态显像不仅能够较早反映肾脏损害的程度,还可以反映分侧肾脏改变及分肾功能,其敏感性高于IVP,有助于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双肾功能进行准确评估。
糖尿病并发症之~
-心脏病-
许多糖尿病患者会经历心脏疼痛。这是由于血糖水平高而损害血管。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得到诊断和治疗,这种损害会导致心脏病。通过进行一种称为心肌灌注成像(MPI)的医学成像技术,并注射相关的放射性药物,可以进行比较,以评估心脏功能是否正常。
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容易出现SMI(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其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7倍,且预后更差;文献报道:在未明确诊断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中,有高达56%的患者存在SMI;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导致患者对心绞痛感觉的阈值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是2型糖尿病发生SMI的主要原因;早期筛查、诊断以及干预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价比。
研究显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性死亡和心肌梗死最强的独立预测因子。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在无症状糖尿病患者中更早检测出冠心病(CAD),有1/3的糖尿病患者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上出现隐性CAD,但没有异常的心电图表现或外周动脉疾病的证据。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对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较其他无创检查有明显的优越性。
多项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梗死不容忽视,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是评价糖尿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梗死最具效价比的检查方法。
03、如何平稳血糖?
01、饮食
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需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日常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少吃高糖、高脂肪食物,如冰淇淋、蛋糕、油炸食品等;
02、运动
运动可以消耗摄入的热量,同时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如进行一些适当强度的运动,建议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做广播操、练太极拳、打乒乓球等,避免剧烈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等。需注意老年人应根据身体状况、有无并发症以及心肺功能状态来选择锻炼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
03、药物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并定期监测血糖。建议遵医嘱及时、按时、定量服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加药、换药,防止血糖波动过大。此外,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遵医嘱定期复查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04、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5、生活方式
日常注意合理作息,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来源:核医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