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历史形象建构:揭开史实遮蔽的面纱

生活热点闻 2023-05-19 22:48:38

全文共1904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它不仅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然而,在唐国史的编纂和传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史实被遮蔽、形象被构建的现象,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唐代历史的真相,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史实遮蔽的表现形式

1.1. 删改史实

唐代史书的编写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时会出于各种考虑,删改史实。比如,原有的史料与他的政治立场、学派观点相悖,或者可能给某些人带来不利影响,就会遭到删除或改写。另外,一些瑕疵和矛盾的地方也可能被删去,以减少读者对史书的怀疑和批评。

例如,《旧唐书》对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几位女儿,如安国公主、卫国公主、和阆国公主等,只字不提,而《新唐书》则记载了她们的一些事迹,这说明在《旧唐书》的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有关这些女儿的史料被删除的情况。

1.2. 推诿责任

在唐代的一些历史事件中,由于涉及到皇帝或者高官显贵的责任,因此在史书中往往会推诿责任,把罪名归咎于其他人或者外界因素,来掩盖他们的过错。这种情况在《旧唐书》中尤为突出。

例如,《旧唐书》对于唐玄宗的安史之乱,把责任全推给了玄宗的宠臣李辅国和李义山,而对于玄宗的不作为和玩忽职守却很少提及。这种推诿责任的做法,不仅误导了读者,而且也扭曲了历史事实。

二、形象建构的原则和方式

唐代历史人物形象的建构,也受到编写者的政治立场、学派观点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他们对人物形象的赞扬、批评、美化、歪曲等方面。在这些影响下,历史人物的形象被赋予了不同的特征和评价,甚至有些人物的形象因此而被扭曲了。

2.1. 政治倾向

编写者的政治倾向会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建构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编写者和某位历史人物的政治立场相近,他们往往会对这个人物的形象给予赞扬和美化,反之则可能会批评或歪曲这个人物的形象。

例如,在《旧唐书》中,对于唐玄宗、唐太宗等皇帝的形象都进行了大量的美化和赞扬,而对于那些与编写者政治观点不符的皇帝,如武则天,往往会被批评或歪曲。

2.2. 学派观点

不同的学派观点也会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建构产生影响。例如,儒家学派注重忠诚、孝道等传统价值观念,因此对于一些具有这些特质的历史人物,他们会进行积极的评价和赞扬。而道家学派则注重自然、无为等观念,因此可能会对那些具有这些特质的历史人物进行美化和赞扬。

2.3. 塑造形象的手法

为了突出历史人物的某些特质或形象,编写者还可能采取各种手法进行塑造。比如,通过描写历史人物的言行举止,体现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英明决策;通过塑造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和推崇;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情感描写,增强读者的共鸣和情感认同。

例如,《旧唐书》中对于唐朝名将李靖的形象进行了大量的赞扬和美化,把他塑造成一个忠诚、正直、能干的形象,而《新唐书》中则更加强调了他的智慧和战略头脑,以此表达对他的赞美和敬仰。

三、史实遮蔽和形象建构的影响

史实遮蔽和形象建构对于唐代历史的正确理解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这种做法会使得历史的真相变得模糊和不清晰,读者无法准确地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甚至会产生误解和偏见。其次,这种做法也会导致历史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有些人物的形象因此被赋予了错误的特质和评价,使得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

例如,在唐朝历史中,武则天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她曾经统治了中国长达十五年之久,成为唐朝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同时她也因为其手段残忍、专制等特质而备受争议。然而,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对于武则天的形象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前者把她描述成一个奸诈、残忍的女人,而后者则更多地强调了她的才智和治国能力。这种对武则天形象的歪曲,对于历史的传承和理解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使得她在后世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争议。

另外,史实遮蔽和形象建构还可能会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影响。如果历史中的人物形象被扭曲和歪曲,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也可能会被误解和扭曲。这种情况下,读者可能会对这些人物和价值观产生误解和偏见,甚至可能对历史的正确理解和传承产生影响。

四、结论

唐国史中的史实遮蔽和形象建构对于历史的传承和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编写历史的过程中,编写者的政治倾向、学派观点以及塑造形象的手法等因素都会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建构产生影响。如果这些因素被过度强调,可能会导致历史人物形象的扭曲和变形,甚至会对历史的真相产生影响。

因此,在对历史进行研究和传承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客观和真实地呈现历史的真相和历史人物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历史的传承和理解更加准确和深入,也才能让后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和智慧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