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力:我国首位女中将,结婚时5位开国元帅到场祝贺,丈夫是上将

茶阅史记 2025-01-24 12:34:59

放眼全世界,“将军夫妻”都是极为少有的。但在我国就这么一对“将军夫妻”,即聂力中将和丁衡高上将。其中,聂力还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位女中将,也就越发引起世人的关注。

出生于1930年的聂力自幼长在上海嘉定县一户贫困农家,13岁时进入日本人统治下的上海嘉丰纱厂当起了童工。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农家女一样,聂力难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一切在1945年之后得到了改变。

那是一个寻常的一天。一个人到访了聂力所在的这户农家,自称是周总理派来的工作人员,现下要将聂力接回解放区和生父相聚。

原来,聂力竟是聂荣臻和夫人张瑞华的女儿,她是在1935年,5岁多的时候被寄养在了这户人家,住了将近10年。

聂荣臻和张瑞华无法亲自看顾女儿聂力,有一定的现实原因。

首先,聂荣臻自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就被党组织派往上海,协助周总理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之后辗转多地,长期从事了艰险的白区斗争,可以说是每天都做好了被捕、牺牲的心理准备。

1931年12月,聂荣臻更是接到党组织下派的任务,为了革命工作,不得不离开张瑞华和当时年仅1岁多的聂力,到红1军团报到,此后投身于工农运动和抗日工作,更是将满腔热血都洒在了晋察冀土地上。

这种情况下,即便他很是思念妻女,依旧无暇,也不能回到后方和妻女相聚。

其次,张瑞华虽然留在上海独自抚养幼女聂力,却也因被布告通缉,在安全上面临着极大的威胁。1935年,组织上安排她去天津转苏区同聂荣臻相聚,为了行动方便,更为了聂力的安全,她只能将聂力秘密寄养。

1946年4月,聂力重新回到了父母身边。

在父母的支持下,1947年,17岁的聂力开始了她的求学生涯。因为知晓自己起步很晚,她在学校十分刻苦,取得了很好的成绩,1954年更是考取了留苏预备班,于次年顺利前往苏联留学,主修精密机械和光学仪器。

聂力的爱情也是在苏联学习期间悄然降临。1957年,26岁的丁衡高被组织上选派到聂力所在的学院攻读研究生,两人在相识之后很快相爱,他们倾慕于彼此出众的才华和质朴的品格。

20世纪60年代,聂力和丁衡高前后脚回国,开始在钱学森领导下工作,一心扑在国防科技事业上,到研究室、车间去搞科研生产。

1962年,感情越趋稳定的聂力和丁衡高向组织提交了结婚申请,获得同意后,在广州幽雅的留园里举行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

说婚礼简朴,是因为当时国内物资匮乏,他们也不是讲究排场的人,就没有做多少金钱投入,多是前来祝贺的亲友带上一点儿吃食一同分享。

说婚礼隆重,是因为当时到场的宾客个个都不简单,竟然聚齐了5名元帅,其中就包括聂力的父亲聂荣臻元帅,以及朱老总、罗帅、陈老总和徐帅。

可以说,在红二代中数来数去,恐怕只有聂力达成了婚礼上聚齐5名元帅的“成就”和殊荣。

聂力毅然参军并投身国防科技事业,其实受到了父亲的极大影响。聂荣臻要聂力真正把自己当成新中国的建设者,把国家的强盛、民族的荣耀同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坐享父辈打下的天下。

1960年,聂力从苏联回国后,聂荣臻告诉她:“苏联专家撤走了,祖国急需科技人才”,要她留下来投身于国防科技事业,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也即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工作,从实习员、技术员当起,一步步协助我国搞出导弹、原子弹等国防尖端武器。

和聂力一样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开始导弹研究工作的还有一批同样从苏联留学归来的学生。丁衡高自然也在其中。两人后来一人被授予中将军衔,一人被授予上将军衔。

参考文献:《金镜头 共和国领袖家庭生活大特写》

1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