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收官,国内钢材市场迎来戏剧性转折。黑色系期货主力合约集体下挫,螺纹钢、铁矿石等品种周跌幅超 2%,现货市场更是一片低迷。本应处于需求旺季的 "金三" 行情,却在供需博弈中黯然收场。随着 "银四" 帷幕拉开,钢价能否触底反弹?市场各方正拭目以待。
旺季不旺:供需矛盾激化引跌势数据显示,3 月全国镀锌板卷价格呈现震荡下行走势,区域价差持续收窄。华东、华南、华北三大主产区价差较月初缩小 50-80 元 / 吨,钢厂产能释放与资源投放差异加剧市场分化。华南地区新增产能集中释放,叠加华北民营钢厂激烈竞争,导致供大于求局面愈发明显。
从品种价差看,镀冷价差已连续半年处于倒挂状态,3 月下旬进一步收窄至 35 元 / 吨,逼近冷轧原料成本线。热轧基料价格重心下移,叠加锌锭价格回调,虽短期缓解镀锌成本压力,但终端需求复苏乏力使得价格传导受阻。国营与民营钢厂价差则逆市扩大至 400 元 / 吨,国营资源因流通量少维持坚挺,民营产品则陷入 "跟跌不跟涨" 的恶性循环。
多重压力:需求端成最大拖累当前钢材市场面临 "三重压力":其一,终端需求恢复节奏低于预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放缓,基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不足,导致 3 月建材成交量同比下降 15%;其二,库存去化速度放缓。板材库存降幅收窄至 3%,钢厂高产量与贸易商低囤货意愿形成鲜明对比;其三,成本支撑弱化。铁矿石港口库存增至 1.3 亿吨,焦炭第二轮提降落地,原料端价格松动加剧市场悲观情绪。
值得关注的是,期货市场资金博弈加剧价格波动。3 月下旬黑色系主力合约移仓换月期间,多头获利了结引发踩踏式下跌,进一步放大现货市场恐慌情绪。
"银四" 展望:反弹空间取决于需求成色尽管短期利空云集,但市场仍存结构性机会。首先,钢厂挺价意愿增强。主流钢企 4 月出厂价普遍上调 100-300 元 / 吨,成本支撑逐步上移;其次,库存周期进入主动去化阶段。随着制造业 PMI 重返扩张区间,建材库存连续两周下降,若需求环比改善 10% 以上,价格存在修复空间;其三,政策预期升温。多地稳增长政策细则落地,专项债发行提速或带动基建用钢需求。
不过,市场风险亦不容忽视:若 4 月中下旬需求仍未放量,高产量叠加高库存可能引发第二轮降价潮;国际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不确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或加剧市场震荡。
总之,短期看,"银四" 钢价或呈现 "前抑后扬" 走势,上旬仍以消化前期跌幅为主,中下旬若需求验证复苏逻辑,价格有望迎来阶段性反弹。但从中长期视角,产能过剩与需求转型的深层矛盾尚未根本解决,行业整合与绿色转型将成为影响钢价的核心变量。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 4 月中旬的成材表需数据,把握波段机会的同时,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温馨提示:以上资讯分析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