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怎么不知不觉就1000万了呢?

小龙评历史 2023-06-12 07:41:02

高考结束了,该说一说1000万毕业生这个话题了,这个话题比较复杂,要说的稍微多一点,微头条可能说不清楚,所以就写一篇文章吧。

今年年初,网上流行一组数据:2022年新生儿900多万,高校毕业生1000多万,当年的高校毕业生比新生儿还多,这事看起来很离谱,当然,这里说的高校毕业生不止包括大学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专科也被包括在内,但即便如此,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急速膨胀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再叠加去年疫情导致的就业岗位减少,很多人称去年为最难就业季。

今年的毕业季又来了,不用想,毕业生肯定又是1000多万,防疫政策调整后,经济有所回暖,但是欧美经济疲软造成的外需走弱,国内以往的龙头行业,包括房地产、互联网等达到瓶颈又抑制了内需,总之,内外部环境都不太好,这1000万毕业生也要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由于中国社会变化太快,以至于一些人在提起大学生时,脑海中还是会闪现出那个词汇:天之骄子。

在一些老一辈人眼中,大学生依旧个个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杀出来的好汉,只是不知不觉中,这好汉竟有了1000万,而且是一年1000万。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了,这不知不觉间,高校毕业生他怎么就这么多了呢?

其实,你把以前发生的事,和现在正在发生的一些事往深处想一想,就能明白其中的逻辑。

人的意义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操集团与刘备集团名将尽出,轰轰烈烈的汉中争夺战打响,经过2年鏖战,刘备集团最终击败了实力更强的曹魏集团,夺取了汉中。

要知道,刘备当了曹操一辈子的对手,赤壁之战前几乎就没赢过曹操,但汉中一战刘备却一雪前耻,将曹操赶出汉中,是刘备的军事能力有了快速提升?是诸葛亮的妙计安天下?

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是后勤。

汉中一战,刘备集团要从蜀地运粮,而曹魏集团要从关中运粮,两条粮道相比,曹魏的更难走一些,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

汉中之战时,曹魏是防守方,蜀汉是进攻方,也就是说此时汉中已经在曹魏政权手中了,曹魏集团为什么不直接用战区的粮食,而要费力从关中运粮呢?

这就要从曹操的一个统治习惯说起了,曹操如果打下临近敌方势力的地区,他非常喜欢干一件事就是进行人口大迁移,把当地的居民迁到自己已经能够牢牢掌握的地区。

曹操这样做的原因是要建立军事隔离区,如果被打下来的地方仍有大量居民居住生活,则敌方进攻时,就可以就地获得补给,以战养战,但如果该地区的人员都被迁走了,地方就算打到这样的无人区也不能就地获得补给,补给还是得从后方运,这样一来对方的后勤就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汉中之战不过是场意外,刘备杀过来的实在太快,曹操只是迁走了当地居民,军事重镇和后方屯田区都尚未建设完成,曹操的大军反而因为战区没有居民不能就地补给,不得不承受更大的后勤压力。

是不是稍微看懂一点了,在三国时代,最最重要的资源不是粮食、兵器,甚至不是土地,人才是最最重要的资源。

永恒扩张

或许直接把人称为资源并不合适,那么让我们换一种说法,能够给一个组织赋予能量的最关键因素,是人,一个组织有多大能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有多少人。

如果还以三国时代举例,没有比东吴集团的权力格局更能说明问题的了,陆逊是江东四大家族陆家的族长,陆家手上土地、钱财众多,但是陆家最大的能量来自于一种叫部曲的神奇事物。

所谓部曲,就是一群依附于世家大族而生存的人,他们平时为世家大族种地,战时为世家大族作战,陆逊能够走上东吴大都督之位,很大原因是其在剿灭山越武装时,收获了大量部曲,陆逊日后的能量与话语权都来自于这些部曲。

如果认为古代的例子太难懂,不妨想想现代企业,很多大企业在发展一定阶段后都容易患上一种大企业病,大企业病的特点是什么呢?人员臃肿。

接下来的问题要稍微费些脑子来思考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单元,支付员工工资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支出,所以对于企业主来说,理性的做法是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尽量少招人,但为何企业稍微做大一点,都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人员臃肿的问题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受益人的问题了,企业利润高,成本低,受益人是谁?当然是企业主或者说是股东,但一个企业内部,不是每个人都是老板或股东,甚至很多企业的部门管理者并不是企业的股东,所以他们的获利方式并不一定要捆绑企业利润。

那么这些不是股东的管理者,他们获取利益的方式是什么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拥有更大的能量和话语权,而获取更大的能量和话语权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除了做大利润外,还有重要的一招就是扩大自己领导部门的规模,简单说,自己部门的人多,自己的话语权就大,自己话语权大,与老板的议价能力就高。

这才是企业的部门领导者都希望自己部门不断扩张的原因,人就是能量,就是话语权。

但在这个逻辑链条中有一个前提:部门的管理者不是股东,增加人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是的,只有不用去考虑成本的人,才会热衷于通过扩张人员数量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以上这些可以概括为一个现象:对于一个自己不用承担成本的机构领导者来说,他们大多希望自己管理的部门,人越多越好,因为部门里的人,就是他的能量和话语权。

企业的管理者,多少还是要考虑一些成本问题,但是有些机构,却完全不用考虑成本问题,对于这些机构来说,增加人员规模,完全就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如果再给扩张人员增加一个漂亮的理由,那可就更妙了。

对,大家可能已经想到了,大学扩招对于大学的管理者来说,就是这样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无人吃亏

中国的大部分大学的办学经费都是财政差额拨款的,不要以为大学就无欲无求,竞争在任何领域都是存在的,那么大学之间如何竞争呢?办学经费是重要的一项,有了更高的办学经费才能建设更好的实验室,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聘请各高水平的教授,提升大学的综合实力,在与同类大学的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

那么一个大学获得多少办学经费的依据是什么呢?学生的数量当然是重要的一项。

套用上面的理论:一个大学有多大的能量和话语权,与其学生规模是有着很大关系的。

近20年来,中国的大学又都吃到了时代的红利,这份红利一方面来自于国家对教育的巨大重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家长们对于“大学生”的近乎狂热的迷恋。

好了,现在大学教育领域呈现出这样一种态势:家长们热切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而大学也热切地希望通过多招生来提升自己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能量与话语权,双方一拍即合,几乎所有大学都开始大张旗鼓地扩招,因为中国家长的热情太过旺盛,无论大学扩招多少倍,都会被渴望涌入大学的学生们填满。

既然社会需求存在,那还犹豫什么呢?专科升本科,学院变大学,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学扩招运动就此展开。

公立学校因为财政拨款的原因,国家还能对其限制一些,但是很多民间资本发现,即便绝大多数公立大学都扩招了,学生之于大学仍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态势,于是各类民办大学开始涌现,他们当然拿不到太多财政拨款,但是没关系,他们有自己的高招,这高招也简单粗暴,就是提升学费,中国的家长们在让孩子提升学历这方面是很舍得花钱的,所以一些民办大学学费动辄一年数万,但依旧不愁生源。

让我们看看大学扩招这件事中的各方吧,短期来看,大学扩招都不是双赢,它是三赢。

对于国家来说,大学扩招提升了整个民族的受教育水平,是件好事;对于大学来说,通过扩招,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经费,科研能力以及话语权都明显提高;对于学生及家长来说,大学扩招,给了很多原本没能力考上大学的学生一个上大学的机会,而代价不过是多付出一点银子,家长们看来这简直太值了。

在这场大学扩招的大戏中,所有人都高兴,似乎他们都是受益者,但它带来的问题是潜在的,而且是不断积累的,这个问题不爆发则已,一旦爆发就是惊涛骇浪,不,惊涛骇浪这个形容并不准确,因为惊涛骇浪毕竟就那么一会,咬牙挺过就能好上很多,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泰山压顶,它所带来的压力是连绵不绝的。

极限

将教育比作产业并不合适,但是近些年大学扩张的速度的确令人咋舌,甚至很多企业都不能及,让我们再看一看大学扩招的逻辑闭环吧:

大学要想获得更大的能量与话语权,第一步就是多招生,学生多了,办学经费自然多了,办学经费多了,大学能干的事也就多了,建高级实验室,聘请高水平教师,这些事提升了大学的综合实力,大学的综合实力提高了,能量和话语权也就上去了,然后大学又可以开新学院,招收更多学生,这是一套完整的正反馈循环。

由于有大把的学生等待入学,社会环境对大学格外有利,他们的每次扩招几乎都能成功,民间资本有样学样,涌入这个市场,给那些即便公立大学扩招依旧不能进入大学的学生们一个上大学的机会,家长们需要付出的代价仅仅是高一些的学费。

那么,是什么让愿意扩招的大学如此成功呢?当然是愿意上大学的考生整体多于大学招生人数的现实,只要这一现状不改变,这个游戏就能一直玩下去,但大学扩招也是有极限的,即便入学标准一再降低,适龄入学人口总数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坎,如今,高考的入学比例已经达到了85%,这个比例已经非常高,提升空间非常有限了,“人均大学生”已经初步实现。

中国大学的扩招走到这一步已经非常接近极限了,再看看近几年的生育率,在未来等待着这些扩招起来的大学的是什么其实不难猜,但是正如次贷危机前,高盛CEO说的那样:当音乐停下来,一切都会变得麻烦,但是只要音乐还在,就要继续起舞。

音乐还在,考生还没断崖式下降,所以,还要继续。

在大学扩招这场大戏中,学生们感受到压力往往比学校要早。

路径依赖

请大家想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大学扩招的速度之快让人咋舌,那么在过去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为什么大家并不感觉到这会是一个巨大社会压力呢?

答案在蓬勃向上的中国经济上,大学扩张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在快速发展,虽然大学扩招的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但是毕竟二者都在涨,大学生的快速增多带来的社会压力也就没那么大了。

但是一旦经济增长放缓,大学生过多的问题立刻就会显露出来。

请注意,毕业生与经济之间的正常逻辑应该是这样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产生更多社会需求,大学们根据社会需求决定设置专业,毕业生们从学校里学到本领后参与社会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应该是因,大学扩招是果,而不是相反。

在经济发展好的时候,大学适当扩招是没问题的,但相应的,经济发展放缓时,大学的扩招速度也应该相应放缓,甚至停止扩招或收缩,但由于大学扩招这一招实在是太好用了,在现实世界中,往往出现反向操作。

经济增长稍微放缓的时候,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学校不但不缩招,反而扩招,这事实上就是在赌,拿时间换空间,赌未来这群扩招出的学生们毕业时,社会经济会回暖,会足够消化这扩招出来的人群,在中国经济整体上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的时代,这样的赌局往往能赢,但是请注意,在这样的时间换空间的赌局中,往往能赢,甚至大多数时候能赢也是不够的,只有每次都能赢,这样的游戏才能玩的下去。

由于大学扩招这个手段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是如此的立竿见影,以至于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种路径依赖,经济形势一不好马上想到的办法就是高校扩招。

2022年和2023年的毕业生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占比高于往年,为什么会这样呢?2020年受疫情冲击,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不小压力,怎么办呢?研究生扩招分流就业压力,短期来看,这又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国家的就业压力缓解,大学的研究生院扩大了,能够获得更多资金从事更高水平研究了,大学毕业生们,从大学生升级为研究生了,多好呀,但是也正如上文所说,扩招的本质就是在赌,赌几年后的经济形势好于当前,一旦这个前提消失,扩招的结局就是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升级为研究生找不到工作。

如今,就如同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接近极限了一样,高校扩招对于社会就业压力的缓解作用也已经接近极限,老办法已经越来越不灵了,不管愿不愿意,都得想一些新办法了。

时代大潮

宽泛来说,当前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是以往的经济模式达到瓶颈后产生的。

过去4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太快,于是整个社会的运行逻辑是这样的:

企业方面要举债扩张,因为经济一年比一年好,提前抢占市场份额将来会获得巨大利润,与之相比,当前的负债放在未来看也不算个事。

个人要负债买房,因为如果经济越来越好,以后个人的工资是越来越高的,现在看起来很高的负债,在日后看来就没多大压力了。

大学要提前扩张,因为社会需求巨大,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总能找到一份工作。

学生要尽量提升学历,因为经济环境越来越好,晚走上就业岗位反而容易获得更好的岗位,再叠加学历提升带来的增值效果,不断提升学历比早早走上就业岗位更重要。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段子:中产作死三件事:房贷背千万,配偶不上班,二孩上国际。

我们今天嘲笑这样操作的中产阶级是找死,但是大家想想,如果社会逻辑依旧是经济高速增长,这三条非得不是作死,反而是极为合理和聪明的。

但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时代已经开始变了,先是人口开始负增长,然后是过去稍微放松就蹭蹭往上走的房价如今给了这么多政策也不见动静,再然后是企业涨薪几乎停滞,再然后就是这一年一千万的毕业生。

经济逻辑的改变,其影响将蔓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以往经济逻辑下根深蒂固的观念在新的逻辑下可能变得不堪一击,有旧观念的人和有新观念的人都没错,只是时代变了。

人生大事

今年,网络上关于房地产的多空讨论非常激烈,多方认为,就算其他因素再怎么不利于房地产,中国的丈母娘依旧会要求女婿在结婚前买一套房子,这种思想根深蒂固,所以房价还会涨。

但这显然倒置了因果,丈母娘热衷于让女婿买房,然后加上自己女儿的名字,恰恰是因为在她们的印象中,房价永远上涨,只有房价永远上涨,在房产证上加上女方名字才是一件稳准不赔的事。

由于以前买房与结婚是强绑定的,结婚是人生大事,所以买房也便跟着成为了人生大事,在大学生稀缺的年代,考上大学意味着不错的工作,找到好工作是人生大事,所以上大学也便成为了人生大事。

但时代是会改变的,在新的形势下,每年一千万的大学毕业生会给就业市场造成巨大压力,如何缓解这个压力呢?

短期的做法依旧是产业升级,虽然房地产、互联网等传统头部行业哑火,但是新能源等朝阳企业却在大量吸收高校毕业生,只要中国继续产业升级,就还会有新的工作机会涌现。

但一个产业链一定包括上下游,它既包括上游的研发也包括下游的生产,持续增长的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生的数量,保证了研发岗位不会出现短缺,但是下游的生产同样重要,但我们国家有技术的产业工人不足,这就是人才在专业上的错配,它需要被纠正,但正并不容易,因为任何机构都是扩张起来容易,收缩回去难,但是有些事再难也得看,因为老路真是已经走不下去了。

那么这件并不容易做到的事要如何做到呢?最好的办法仍是交给市场,那些已经被市场抛弃的专业,就要让其取消,那些招不到学生的大学,就要让他们退出。事实上,在过去几年,大学扩招已经呈现出了一种扭曲的现象,而纠正这种扭曲的也一直是市场,市场的力量并不如何惊世骇俗,但它会持续给出正确的答案,它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它永远不会缺席,那些为了招生而生硬造出来的专业,很快就会在市场反馈下消亡,与它一起消失的,还将是人们对于学历的盲目崇拜,改变人的观念很难,只有市场提供的持久力量才能做到这一点。

时代大潮面前,躬身入局或随波逐流都没有问题,但是结局要等到大潮过去才能看到,待时代的剧变过去,社会的洪流重新归于平静,人们才能重置自己的价值体系,并在新的价值体系下找到新的人生大事。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