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青梅侃史
编辑|青梅侃史
前言颐和园修建于清朝乾嘉15年,于光绪12年重修,至今仍是全国现存最完好的御花园。颐和园博物院的纸质书画收藏中,有不少是清朝著名书法家所撰写的宫廷装饰艺术品。
这些作品中,有144个内檐的匾额,题字的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感情,它们的字体都是馆阁体,在形式上,大多是三言、四言的匾,还有一些是皇帝们歌颂自己的多字匾。
其中,以颐和园正厅仁寿堂的那一块,是历代帝王所重视的徐郙,陆润庠,张百熙,郑沅等著名人物。
这是一块“翠融梧竹”的内檐匾额,是清朝大书法家陆润庠写的,很久以前就挂在颐和园的仁寿殿上,匾额的左边写着“陆润庠”三个大字,落款是他的亲笔,是一块写得很清楚的内檐匾额。
匾芯上写着“翠融梧竹”四个大字,就是为了纪念这两个大字。匾后背纸最外层有签条两个,上书此匾在仁寿殿内的具体悬挂位置,但均已破损,信息残缺不全。
由于早期悬挂破损,这些年被收藏在颐和园博物馆的古物室中,颐和园博物院为使这一珍贵的藏品得以更好的保管,也希望能找到有关颐和园内部匾额的详细资料,于是,经过专家们的共同努力,这一块匾额得到了很好的恢复。
在复原的过程中,我们还在牌匾内部找到了两张纸条,上面写着牌匾早期的挂饰,从四张纸条的信息和摆放的位置来看,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它的早期悬挂位置。
这对恢复后的“翠融梧竹”牌匾在仁寿殿的原始展示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也将为研究清朝御花园中的内檐牌匾的书写形式和用途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文物现状说明该匾额(图一)的匾架分为内外两个部份,全长174公分,宽83公分。材质为松树,木材材质优良、质地紧实,没有明显的开裂和损坏迹象。
内框包有书心和匾额背面的纸张,六纵二横木构架,保存状况良好。外层是双灯草线包着红绿两色的锦缎,因为双灯草线上有突起,所以这里的锦缎受损比较厉害,而匾额四角的锦缎也有很大的损伤。
框架的内部和外部的框架都有很多灰尘和污渍,需要清理。匾额背面的纸张是用桑羊皮纸制成,已经损坏得很厉害(图2),背面的纸张上有一个标记,上面写着这个匾额的用途,但是已经残破了。
因纸是较为易碎的有机物,故霉变、开裂及缺损现象较为常见。这件匾芯是一种很好的保存方式,因为它被放在了文物的保管仓库里,所以它的上面有很多的尘埃,所以对纸张的清洗、修补和加固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文物保存中的最低干涉原则,只有当文物的状况对文物的保存和陈列造成了很大的损害时,方能对文物进行修复(图三)。
尤其是在进行纸质藏品的清洗和漂白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选用不会对纸张及书写色料产生不利影响的清水或物理附着、无氧化漂白等方式,而对纸张进行修复增强时,也要注意修补的可逆性等问题。
修复方案通过对该作品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维修计划:
①将该文物彻底清除灰尘,将匾额框架后面的覆盖纸全部揭开,保持外部的标签,清除匾额内侧的灰尘。
②用清水从匾额的周边上水,用少量多滴的方式将匾额周围的浆糊涂满,直到它的粘着点消失,才能将匾额的红布和匾额的中心部分去掉。
③对原有匾额框架内的锦进行加固和清洁,并用稀浆清水冲洗匾额框架,并在冲洗过程中进行加固。
④把匾额和匾额一起洗干净,然后把里面的红绸给拆下来,用红宣纸把锦缎的边上再贴上,压在墙上,然后在锦缎的边上做方正的裁剪。
⑤将匾额的背面用凉水冲洗干净,将其上的损伤连接起来,然后将白纸背面的背面贴上白纸撕掉。将匾额的缺陷用同样的材料和纸张的纹路修补好,然后在匾额的背面铺上一层宣纸,然后铺上羊皮,几天后贴在墙上。
⑥对木制框架进行古色宣底布上皮革,压平干燥。
⑦在匾额的下面切下一块木板,然后用胶水将匾额的外层涂上胶水,然后将匾额的主体部分用红绸包裹起来,并附上匾额背面的签名。
修复过程将该件置于凉爽、干燥、通风的地方,用松软的毛刷子轻轻擦拭,以除去表层的尘土和污迹。再清理器物背面,将镜架背面的纸张仔细揭开,在揭开时要避免镜架下方的镜架。
这样的内檐匾额,因为是在皇宫中长久地挂着的,所以在揭开匾额背面的纸张时,要留意背面是否有其他的匾额。
当所有的背纸都被剥开后,里面还放着三块签条,这次的出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件东西在近百年来的历史。
然后再用刷子对匾额的内部框架和匾额背面进行清理,将上面的灰尘清理干净,但是因为匾额是用粉纸制成的,而且上面有很多的裂纹,所以要仔细清理,尽量减少白粉的掉落,以免刷子把破孔的断口给弄坏了。
清洁好背面之后,用刷子将匾芯和外框的锦缎从前面擦干净,把粘在匾额前面的污垢和灰尘清除掉。
将清洁好的匾额移动到修理台上,匾额心向天,下面要加贴纸张,以免匾额后面的铁环把桌子表面砸破。
然后用消毒过的水,用刷子在匾额周围的墙壁上刷上水,直到匾额周围的浆糊都没有了粘性,才把上面的红绸去掉;
标记好自己的位置,把它放在墙上,让它在墙上找一个平整的地方,然后从左边到右边慢慢地把匾额上的匾额给揭下来。
对已潮湿的匾芯要进行修补,以避免由于受潮而使匾芯产生水迹。首先要用凉水清洗匾芯,应该是从周围往中心慢慢喷洒清水;
确保匾心周围的区域都是潮湿肿胀的,等所有的水都被水浸透之后,再用一块湿布将其卷起,然后从中间往外翻滚,把脏水排出去。
因为这个匾芯有很多的缺口,所以在翻滚的时候应该用一块布将损坏的地方进行固定,确保碎片对齐,并且要注意碎片的叠加排列,尽可能的不露出断裂的白色边缘。
如果匾芯上出现了一些绿色和黑色的霉斑,可以用软的毛刷子轻轻擦拭,将上面的霉斑清除掉。该清洁工序重复3遍,直到牌匾上的污迹完全清除为止。
匾额的前面已经洗干净了,然后用棕色刷子把湿润的纤维纸刷到上面。为了保险,必须用两层人造纸张来涂。
然后把匾芯整个翻转过来,把后面的化学纤维纸撕掉,然后把匾芯的背面撕掉,把后面的背纸仔细地处理一下,然后把背片撕掉,同时保持原来的叠加方法。
这匾额上的孔洞虽多,但并没有完全断裂,所以在揭开匾额背面的时候,可以先将匾额的命纸层去掉,然后按照破损的地方切下同色的碎纸,然后在两面的周围划出一道口子,将碎片填满。
然后在白纸上涂上一层薄薄的浆糊,待干燥到剩下30%的湿度时,再将背面的命纸覆盖在匾额的核心上,再用高丽纸的棕色刷子,轻轻重新排列。
然后在白纸上涂上浆糊,浆糊比白纸上的浆糊要厚一些,用相同的方式给匾额盖上背面。然后在匾芯后面的边角上贴上浆糊,沿着匾额的方向把匾额的侧面压到墙上,把背纸的界面尽可能地放在一边。
因其总体材料优良,无开裂现象发生,因此,对其进行修补的重点是装饰层。这件匾额上的锦缎是青红相间的,外面的两条灯笼草纹是红色的,其他的都是蓝色的。
该织物的整个表面与匾架粘合良好,但有局部的脱落和污迹,所以这一次的外部修补工作,是对织物的清洗和脱浆处的糊料的回填。
把匾额的正面放在上面,用毛笔在上面涂上一层浆糊,把上面的锦缎固定好。等干燥之后,再用一把毛刷沾着稀浆的清水,将其涂抹在匾架上,等将其弄湿之后,再将一张长的化学纤维纸拿出来;
然后将其压在锦面上,再用刷子轻轻地刷一下,等将化学纤维纸全部覆盖住并且使之变得潮湿之后,再将化学纤维纸仔细地掀开,这样重复几遍,直到匾框的整个包裹都被清洗干净,污渍也被清除干净。
等匾额晒干之后,再看看有没有脱落的地方,若是有脱落的地方,就重新用毛笔沾上胶水,直到将匾额全部粘在匾额上。
将贴合好的匾芯从墙壁上拆下来,根据匾额内部框架的大小,将匾额周围的废边裁断。将内嵌红绸从墙壁上拆下,以绸带的边沿为边界,将红边剪的整整齐齐。
在内框体周围涂上厚的浆糊,浆糊的厚度是内侧边框周围的1/3,浆糊的密度以浆糊处于固体状态时不会移动为好。
涂完浆糊后,把匾芯按一定的方位放置在匾架上,这一步要讲究匾额的垂挂方位,以匾铁环背面的上边为准。
等匾额干透了,和匾架粘在一起之后,再在红绸的背面涂上一层浆糊,然后把红绸的边缘重新粘到匾额上,再把匾额盖上(如图4)。
将已完成的匾额背面的纸张用水湿润,然后在匾架背面再涂上较厚的浆糊,浆糊的密度也要保持在固体状态时不会移动。
将背纸古色贴面向上放在匾框的背部,周围要平整,然后将纸张的四个角都裁出一个小开口,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背纸烘干时匾额边角会翘起来。
待匾额背面的纸张晒干之后,再将先前清扫时取下来的匾额用标识的次序粘贴在匾架上(图5)。全面检查维修状况,做好维修后的清理工作。
“翠融梧竹”匾的使用情况分析时代最早的四号签条为毛笔墨字书写,根据文字大意,我们可判断内容为“某年三月初四摘下的悬挂于仁寿殿北配殿西里间北罩间上南面位置的‘翠融梧竹’匾”。
再从三号签的字形和字迹来看,第四张签上的“上南”应该是“向南”,这一差异可能与修复皇宫的匠人们的书写习惯有关。
第二根签条是用毛笔写的,上面记载着这面牌匾曾经在仁寿殿的南厢房里使用过。
由于宫中匾额并没有同一块匾悬挂于不同殿宇的做法,而且第二张签条贴出来的时候,第三和第四张纸条都被一张空白的背纸遮住,应该是匠人们也不知道这牌匾的准确摆放,便将牌匾放在了南偏殿。
至于缺失的那一块,可以参照陆润庠所写的另外一块大匾,上面写着:“谐趣园函远堂殿内西罩上向东用扁式字横批一回净高二尺六寸宽五尺五寸三寸边在内臣陆润庠敬书。”
从上面的文字来看,按照现代计量衡的标准,匾净高83厘米、宽174厘米,匾外框宽9厘米左右,可见当时度量衡应该采用的是清朝时期度量衡,即一尺为32厘米,所以此签条应为还在使用清代度量衡的时期所贴。
结语“翠融梧竹”匾额的修缮,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严格遵守“最少干涉”和“可逆性”两个基本原则,力求在不损害现有情况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确保“延寿延年”,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持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内檐饰匾的价值不仅包括匾文本身的艺术美,而且能够很好地展示其在清朝皇宫中的特殊的装饰功能,因此它的悬挂状况和使用位置信息都是与文物并存、共荣的宝贵历史资料,是一种不容丢失的信息。
以期对该匾额的复原和利用资料进行挖掘,为研究清代馆阁体书学提供新资料,并为原有的博物馆展示增添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