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点击右上方“关注”,准时接收每日精彩内容推送。
活体肿瘤细胞疫苗(TCV)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显示出了希望。微针阵列提供了一种工具,通过无痛的皮内注射方式提高疫苗的免疫反应。然而,使用微针阵列进行活体TCV的皮内递送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来自四川大学的苟马玲团队开发了一种冰微针阵列递送活体TCV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持续分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用于癌症治疗。这种冰微针阵列由冰微针和一个匹配的聚合物支架组成,它们通过静态光学投影光刻(SOPL)技术定制制造。活体TCV由经过辐射处理并转染了纳米颗粒介导的GM-CSF质粒的黑色素瘤细胞组成。在通过冷冻保存过程轻松加载到冰微针后,活体TCV可以通过微针装置高效地递送到真皮层。与皮下注射相比,皮内给药在接种部位招募了更多的树突状细胞,并增加了肿瘤中CD8+ T细胞的浸润。冰微针阵列递送的皮内TCV显著抑制了黑色素瘤的生长,并有效地防止了黑色素瘤的复发,而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这项工作展示了一种有前景的黑色素瘤治疗方法,这将激励未来的癌症免疫治疗研究。相关工作以题为“Intradermal Delivery of Cell Vaccine via Ice Microneedles for Cancer Treatment”的文章发表在2024年11月05日的期刊《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1.创新型研究内容
本文利用SOPL技术快速制造了定制的冰微针(ice MNs)。这种冰微针能够皮内递送活体肿瘤细胞疫苗(TCVs),并保持其活性。为了进一步增强活体TCV的免疫原性,本文通过一种有效的非病毒基因递送系统对其进行了修饰,使其表达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图1)。与皮下接种相比,皮内给药在接种部位的真皮层招募了更多的树突状细胞,并引发了肿瘤微环境中CD8+ T细胞浸润的增加。此外,冰微针递送的TCVs显著抑制了黑色素瘤模型中的肿瘤生长,并防止了肿瘤复发。这种用于皮内递送TCVs的冰微针装置展示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能够激发有效的抗癌免疫反应。
图1 冰微针(MNs)用于将修饰过的全肿瘤细胞疫苗(TCV)递送到真皮层的示意图
【冰微针的定制制造与表征】
冰微针是通过微模塑技术制造的。借助SOPL技术,主模具在3秒内设计和生产完成,大大加快了制造过程。这种灵活且可控的方法使得可以创建各种形状的定制冰微针贴片,包括环形、圆形和五角星形(图2A)。通过数字光处理(DLP)3D打印技术制造了一个树脂材料的支架,与模具精确匹配,并在冻结后易于脱模。在这个支架的底部,均匀分布有直径400微米、高度400微米的空心圆柱体,作为与针头的紧密连接(图2B)。冰微针贴片具有13×13的阵列,针尖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尖端的高度约为900微米,宽度为400微米(图2C,D)。因此,3D打印技术为快速制造定制冰微针提供了一种先进的方法。
图2 冰微针(MNs)的定制制造
本文研究了冰微针在室温和体温下的稳定性。从-80℃取出后,冰微针的尖端出现霜冻,并保持其形状长达120秒(图3A)。当贴片轻轻放置在人的手臂皮肤上时,它迅速融化(图3B)。冰微针阵列的机械性能是决定其穿透能力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压缩测试以研究阵列的机械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冰微针在压缩后没有显著断裂(图3C)。与负载B16-F10细胞的冰微针相比,仅含有PBS或低温培养基的微针表现出略高的抗压能力。PBS和低温培养基组的最大抗压力平均为0.4 N/针,而细胞负载组为0.38 N/针,超过了皮肤穿透的要求。此外,将含有罗丹明B溶液的冰微针贴片插入到一只6周龄小鼠的侧腹皮肤中,以检测其是否能够到达真皮层。孔洞和罗丹明B信号证明了皮肤穿透(图3D)。平均穿透深度测量范围为300–500微米(图3E),达到真皮层。此外,使用载有Cy-5标记的B16-F10细胞的冰微针进行的实验证实,贴片可以将细胞输送到真皮层(图3F)。经过冰微针处理后,与贴片形状匹配的可见微孔阵列在皮肤表面快速愈合,在3分钟内恢复(图3G)。
图3 冰微针(MNs)的表征
【活性TCV的制备与表征】
B16-F10和B16-F10-luc细胞接受了亚致死剂量的X射线(100戈瑞)照射,以达到肿瘤细胞失活的效果。通过体外和体内细胞增殖实验来评估照射后细胞的致癌潜力。如图4A和4B所示,将经过照射的B16-F10-luc细胞皮下注射到小鼠侧腹,以监测它们在体内的存活和增殖情况。植入后四天,与第0天相比,荧光强度显著下降了77%至97%。注射后18天,小鼠体内的荧光完全消失。此外,将照射过的细胞种植在96孔板中,并分别在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后进行监测。如图4C所示,与未照射的B16-F10细胞相比,照射后的细胞失去了增殖能力,同时保持了形态完整性。总的来说,本文结果表明,照射后的肿瘤细胞失去了它们的致癌潜力。
图4 活体肿瘤细胞疫苗(TCV)的表征
【冰微针疫苗在体内的抗肿瘤免疫效果】
为评估冰微针(ice MNs)传递的活体肿瘤细胞疫苗(living TCV)在体内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将5 × 105个B16-F10细胞皮下注射到C57BL/6小鼠的右侧腹股沟建立了黑色素瘤模型。如图5A所示,在第3天、第6天和第9天分别通过皮下注射(每剂量4 × 105个细胞)或冰微针疫苗(每剂量2贴,每贴含有2 × 105个细胞)给予三剂疫苗。与其他组相比,冰微针组显示出显著的肿瘤负担减少(图5B)。冰微针组的平均肿瘤重量为0.36 ± 0.23克,皮下疫苗组为0.92 ± 0.20克,对照组为1.33 ± 0.27克(图5C)。与皮下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接受冰微针疫苗接种的小鼠肿瘤体积增长趋势较慢(图5D–G),这表明通过冰微针进行皮内递送疫苗可以诱导更强的抗肿瘤效果。此外,各组小鼠在治疗期间体重保持稳定(图5H),表明冰微针疫苗在体内的安全性。
图5 冰微针(MNs)疫苗在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冰微针疫苗的预防性肿瘤免疫治疗在体内】
为进一步研究冰微针疫苗在免疫治疗中的预防潜力,本文建立了黑色素瘤模型。实验流程如图6A所示。如图6B所示,接受冰微针疫苗治疗的小鼠与其他组相比,生存时间显著延长。到第40天时,冰微针疫苗组有一只小鼠仍然存活,而其他组的所有小鼠都已被安乐死。同样,与皮下疫苗和对照组相比,冰微针疫苗治疗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图6C–F)。此外,实验期间各组小鼠的体重保持稳定,表明治疗的副作用有限(图6G)。同时,在治疗小鼠的脾脏中检测到了记忆T细胞。与皮下组相比,微针治疗组的效应记忆CD4+ T细胞(CD4+ Tem, 26% ± 3.4%,p = 0.004)和CD8+ T细胞(CD8+ Tem, 6.5% ± 2.1%,p = 0.001)显著增加。对于中央记忆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也观察到在冰微针(CD4+ Tcm, 9.1% ± 2.8%;CD8+ Tcm, 6.5% ± 2.1%)和皮下组(CD4+ Tcm, 7.8% ± 1.6%,p = 0.460;CD8+ Tcm, 3.9% ± 0.8%,p = 0.137)中百分比增加(图6H-N)。此外,收集主要器官(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进行H&E染色分析。未观察到显著损伤,证实了本文治疗的安全性。这些结果表明,本文的冰微针疫苗可以提供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预防肿瘤生长的方法。
图6 冰微针(MNs)疫苗在体内的预防性肿瘤免疫治疗
2.总结与展望
总之,本文开发了一种包含修饰过的TCVs的冰微针(ice MN)装置,用于在真皮层中持续释放佐剂以治疗癌症。本研究表明,冰微针疫苗是安全且易于使用的,它在体外和体内都引发了强烈的CD8+ T细胞免疫反应。与皮下接种相比,皮内递送的冰微针疫苗对黑色素瘤产生了强效、持久且有效的反应。未来,这种新颖的冰微针疫苗有望提供一种有效且个性化的癌症治疗策略。
了解更多
关注“EngineeringForLife”,了解更多前沿科研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