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期间,房地产市场展现出积极的回暖迹象,新房认购活动显著升温,而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的改善尤为明显,标志着近期出台的政策措施初步成效显现。具体而言,新房认购领域在国庆假期内的项目平均认购量超越了前一个月的水平,显示出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同时,二手房市场在国庆假期的表现同样亮眼,全国16个主要城市的日均成交套数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了74.3%,凸显了市场活跃度的显著提升。
近期,为挽救房地产市场,政府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政策措施,形成了密集的政策支持体系。继“517新政”后,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在中央层面,央行于9月24日宣布了一系列金融支持措施,包括调整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增加对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的支持力度以及延长相关金融支持政策的执行期限,旨在缓解房企资金压力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市场注入强心针。随后,10月8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又进一步强调了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具体措施。
地方层面,一线城市率先行动,以广州、深圳、上海、北京为代表的城市纷纷发布新政,其中广州更是全面取消了限购政策,而深圳、上海、北京等地也通过放宽限购条件、降低首付比例等措施,积极释放市场潜力。一线城市的政策放松举措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针对市场实际的政策加码出台,以持续推动楼市实现“止跌回稳”的目标。
然而,当前房地产市场仍面临多重挑战,主要包括居民收入与就业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房价预期的变化。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的进一步复苏。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宏观经济具有深远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市场硬着陆带来的风险。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硬着陆,不仅会导致普通家庭资产大幅缩水,还可能引发烂尾楼问题以及加剧就业压力等社会问题。
回顾上一轮“517”政策组合拳的实施效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5、6月份市场指标的短暂回升,但政策效果的持续性并不理想。7、8月份新房成交再度回落,“金九”旺季未能如期而至,凸显了政策放松节奏与力度尚需优化的现实。国际经验表明,政策的大力、迅速且有效落实是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的关键。因此,未来应继续加大政策力度,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如组建规模庞大的住房银行进行收储操作,以低利率、长期限、大规模的方式为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从而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短期内,为迅速扭转市场颓势,建议采取以下三项关键举措:
一是组建超5万亿规模的大型住房银行,利用其资金优势进行市场收储与调控;
二是确保贷款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以减轻购房者负担;
三是延长贷款期限并扩大贷款规模,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综合运用,有望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在探讨房地产政策的优化路径时,我们必须秉持公平与效率并重的原则。将库存商品房有效转化为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多赢的策略:它既能有效减轻地方财政的承重负担,促进资金流动,缓解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状况,又能避免烂尾楼现象对居民权益的侵害,同时为社会各阶层提供稳定的居住保障。
此外,持续推动利率下调,并辅以税费及中介服务费用的减免措施,旨在实质性降低购房者的经济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的消费活力。同时,全面取消限购政策,让市场机制发挥更大作用,是释放刚性需求与改善性需求的必要之举。鉴于广州等城市已率先实施全面放开政策并取得积极成效,建议其他一线城市也应适时跟进,逐步实现限购的全面解除。
从长远视角审视,构建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模式,应围绕“城市群发展战略、金融稳定性强化、人口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房地产税收体系的完善以及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等核心要素展开。这些策略旨在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可持续且能够满足多元化居住需求的房地产生态系统。
至于将中国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与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相提并论,实则缺乏充分的可比性。彼时,日本的城镇化进程已近尾声,城镇化率高达77%,而当前中国仅为66.2%,预示着未来仍有约15个百分点的城镇化提升空间,潜在地吸引着至少2亿人口向城市转移。因此,只要政策调控得当,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挑战完全有可能得到有效化解,并为未来的持续增长预留广阔空间。
至于是否会重演日本“失去的三十年”,则需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加以分析。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其人均GDP已高达三万美元,且早在70年代就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相比之下,2023年的中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2000美元,仅为当年日本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表明中国经济在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上仍具有显著的后发优势。因此,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引导与市场调节,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仅有望避免重蹈覆辙,更能在未来实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发展。
在当前经济环境中,对于房地产市场是否适宜购买的问题,我们可从三个维度进行理性而专业的分析:
首要考量在于宏观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影响。若股市能够维持其上涨趋势,这通常预示着资本市场的活力增强,进而可能引发财富效应,促进消费者信心的回升。此背景下,经济有望逐步走出低谷,实现触底反弹,伴随着就业市场的改善与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摆脱下行压力,趋向稳定乃至回升。
其次,着眼于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化趋势。长期来看,人口流动是决定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关键因素;中期视角则需关注土地供应与城市规划的协同性;而短期内,金融政策与资金流动性则直接影响市场热度。因此,人口持续流入的一线城市及部分具备强劲发展动力的二线城市,其房地产市场有望展现出更强的恢复与增长潜力。相反,那些面临人口流失、库存积压严重问题的低层级城市,其房地产市场或将经历更为漫长的去库存与调整周期。
最后,政策层面同样不容忽视。鉴于房地产市场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要求政策调控更加精准与灵活。短期内,政策层面已明确传递出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的信号,尤其是通过“人地挂钩”等市场化手段,有效平衡不同区域的供需关系,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这一政策导向旨在避免市场出现全面且不可持续的暴涨,为市场信心的逐步修复与经济的持续复苏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对于房地产市场是否适宜购买的问题,需结合宏观经济状况、区域分化趋势及政策导向进行综合判断。我们期待通过这一系列综合措施的有效实施,能够一鼓作气,提振市场信心,最终实现从政策底部向情绪底部、市场底部乃至经济底部的全面过渡,推动经济的稳健复苏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