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马克·米奥多尼克《迷人的材料》书评

饮冰听雨 2023-05-26 09:39:50

在我炫耀那种“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的购书照片时,有一次周小小同学看到后问:《迷人的材料》是啥材料?我随口回了一句:一本化工方面的科普书。后来发现我说得不准确,本书其实是材料科学方面的科普读物。从它的副标题“10种改变世界的神奇物质和它们背后的科学故事”来看,我们就应该知道它大致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十分愉快的,读的快点,一天之内就能读完,慢一点,三天也够看一遍。这要归功于作者的语言通俗幽默,切入贴近生活,叙述形式多样,知识浅显易懂,比喻化繁为简,因此并不会给读者造成太大的阅读障碍。故此我认为这是一本优秀的科普读物,所谓面向大众的“科普”,你除了有“科(学)”以外,还得能“普(及)”啊。

我以前评价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有一种小说风格,物理学的争议“硬生生能写出华山论剑的风采”;相较之下,《迷人的材料》就颇具散文的色彩,作者从一张日常生活的照片入手娓娓道来,照片中的物品就包含了书中即将要写到10种材料(钢、纸、混凝土、巧克力、发泡材料、塑料、玻璃、碳材料、瓷器和植入物),结合自身的生活工作经历和见闻,深入浅出地把人引入到材料世界中来。用作者形容玻璃的一句话说:“……玻璃本质上是毫无特色的材料,它光滑、透明而冰冷,少了几分人味”——本书恰好与之相反,拥有一种特色的亲和力。

正如序章中所讲:本书每一章不但会介绍一种材料,而且会提供一个认识材料的不同角度。有些主要从历史出发,有些来自个人经验;有些强调材料的文化含义,有些则强调科技的惊人创造力,每一张都是这些角度的独特混合,理由很简单,因为材料有太多种类也太多样,我们跟材料的关系也是如此,不能一概而论。

这让本书的行文看起来较散,但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构架写法。比如第一章《不屈不挠的钢》,是从酒吧里遇到一个想要发明电动磨刀机的“民科”布莱恩谈起;第二章《值得信赖的纸》,侧重的是生活中的用途;第三章《作为基础的混凝土》,伴随着碎片大厦的建筑过程来行文;第四章《美味的巧克力》(话说,为啥巧克力也是一种材料?),描写了人的感官;第五章《不可思议的发泡材料》花大笔墨写了气凝胶创始人契史特勒(Samuel Kistler)的探索过程和气凝胶的星尘号之旅;第七章《透明的玻璃》写了玻璃的历史;

第八章《坚不可摧的碳材料》,则是从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碳专家海姆(Andre Geim)办公室的经历开始;第九章《精致的瓷器》,是用一套骨瓷茶具见证了米奥多尼克家族几代人的婚姻;第十章《长生不死的植入物》,我们发现作者也和普通人一样,深受牙疼、骨折等病痛影响,没有什么比一个韧带断裂的材料学家更有资格来评价膝盖里的钛螺丝了。什么,你说第六章?第六章《充满创造力的塑料》我觉得是赤裸裸的炫技写法——因为作者在这一章直接写了个有头有尾的小剧本,来说明糖果塑料包装跟电影《虎豹小霸王》的关系。

但也不要过多地被这种行文所迷惑反而忽略了重点。你要对材料科学有个宏观的把握,离不开两组关键词:实体与性质,结构和尺度。因为在材料科学的语言中,涵盖所有材料的概念是:就算某种材料看起来只有一种颜色,摸起来只有一种感觉,就算它外表只有一个模样,那也只是一种幻觉。任何材料其实都是由许多不同实体组成的,而这些实体会在不同尺度上展现。“设计不同尺度的结构让我们有能力发明新材料。但21世纪真正的难题在于结合所有尺度的结构,形成人的尺度的物体。”

具体的观点怎样可以留给其他专家学者判断。我还想要说的是,本书的一些描写和翻译十分富有文采。我们不提“假设原子是一座体育场,原子核就是场中央的一颗豆子,电子就是周围看台上的沙粒(P167)”这种看起来很俗的比喻,看看作者怎么描写纸袋:那东西原本是平的,但店员把它的底部往外一推,发出如雷贯耳的声响,原本像屏风一样折好的侧边就会挺出来,让那东西立在柜台上,有如刚破茧而出的蝴蝶,完美、自在又优雅(P59);

或者瓷器的烧制:结晶间的部分原子将形成一条玻璃河。现在粗胚绝大部分已经变成固体,但仍部分呈液体,外观就像茶杯上有液态玻璃形成的血管流过(P211);

乃至于情书的意义:情书唯有独处时才能写,而纸又为爱意添加了感官色彩,因为书写本身就是一种碰触、宣泄与倾吐,是窃窃私语,是絮语呢喃,是拜托了键盘字体的个人表达。墨水化为热血,要求吐露与倾诉,让思绪奔流挥洒在纸上(P69)。

这种略带闷骚的文字在序章中,作者写他曾经遭遇的一起抢劫案中就初现端倪了,他写道:“我自己也有小刀,知道那种刀很难割穿我身上那么多件衣服,包括我引以为傲的皮夹克、灰色羊毛西装制服、尼龙V领毛衣、白色棉衬衫,外加打了一半的条纹制服领带和棉背心内衣。”让我当时就在空白处写下了对本书的第一句评语:时刻不忘装哔。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