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顺治的废后,日子过得比孝庄都潇洒!

清朝的未解之谜,有一半都与顺治有关。他自己,到底是死了还是出家了?如果是死了,死因是什么?出天花还是其它疾病?这些现在也

清朝的未解之谜,有一半都与顺治有关。他自己,到底是死了还是出家了?如果是死了,死因是什么?出天花还是其它疾病?这些现在也没弄明白。

与他相关的,顺治母亲孝庄有没有下嫁多尔衮?顺治最喜欢的妃子董鄂妃,究竟是名妓董小宛,还是顺治弟弟襄亲王的妻子,或者像清朝官方史料说的,内大臣鄂硕之女,选秀正常入宫,现在也说不清。

除了这些,顺治还有一个谜团,就是他的第一任皇后被废后去哪了?

顺治一共有四位皇后,前两位都是蒙古公主,孝庄的侄女。第三位就是董鄂妃,死后追封。第四位是康熙的生母。

这四位皇后,后三位去世时间都有明确记载,但第一位却连住在哪里都说不清。

顺治六岁登基,当时就是个傀儡皇帝,国家大事都是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说了算。14岁大婚,多尔衮给他安排的妻子是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的女儿,也是孝庄皇太后的亲侄女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多尔衮虽然霸道,但客观地说,这桩婚事不错。顺治是入关后第一位皇帝,大清江山还不安稳,满蒙联姻势在必行。而孟古青是蒙古科尔沁首领的女儿,身份足够。还是孝庄的侄女,顺治的表姐,亲上加亲。

但是,顺治不喜欢她。多尔衮活着的时候顺治不敢说话,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就一门心思想废后。孝庄自然不同意,这是她娘家侄女,还代表满蒙联姻,不能废。但是顺治不管,我看着她就想起多尔衮,一定得废了。

无论哪朝哪代废后都是大事,顺治想要废后的风声传出去后,前朝大臣全都反对。在朝臣眼中,皇后没做天怒人怨的事情,不具备废后条件。并且家世显赫,绝对不能轻易废后。

顺治不管这些,坚决要废后。他还给出三点理由。第一个自然就是皇后是多尔衮选中的,多尔衮罪大恶极,都被鞭尸了,他选中的皇后自然也不能留着。

第二个理由,朕主张节俭,但皇后生性奢侈,她还善妒,我们性格不合,分居都三年了,早就过不下去了。

第三个理由,皇后这个人能力不行,后宫管理的乱七八糟,德不配位。

这三条其实说起来只有一条,朕不满意皇后,要换个顺眼的。孝庄不同意,朝臣也不同意,他们列举了一大堆理由,主要观点也只有一条,皇帝不能随便废后。

宋仁宗,多好的皇帝,但是他废后,这就是失德,后来连个继承人都没有,皇帝你得三思啊。

顺治表示自己早就三思过了,态度十分坚决。最后顺治赢了,皇后成了静妃。

废后也是皇帝的女人,肯定还得在皇宫生活,但是《起居注》中关于静妃的记录从此消失,甚至代表皇族家谱的玉蝶中,顺治妃子一栏没有静妃的名字。

关于静妃的去处,有好几种说法。

第一种当然是静妃一直住在皇宫,死后葬在清东陵。本本分分的,没有一点传奇的部分。

第二种说法是朝鲜《李朝实录》中记载的,说静妃出宫了,回了蒙古,还生下一个顺治的孩子。清朝多次让他们把孩子送回北京,静妃不同意。

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最明显的矛盾就是,顺治自己都说他们分居三年了,静妃怎么会在回到蒙古后生下一个顺治的孩子?

第三种说法,静妃回蒙古了,还过得相当滋润。

朝鲜使者写的《燕途纪行》中说,静妃应该是回蒙古了,因为就在她被废前后,科尔沁亲王吴克善进京了。清宫文献也写“前日所废皇后,今月因其父入朝,许以带还。其父乃帝之表叔云”。《清世宗实录》中也明确记载了皇后被废后,蒙古亲王进京。

但是,静妃回到蒙古后并没有一直住在蒙古,竟然还回过北京,康熙元年内务府奏销档《口奏绿头牌白本档》中记载过几件事。

说康熙元年,把静妃从蒙古护送到北京的侍卫和婢女没有夏天的衣服。如果静妃一直在皇宫,她身边的人绝对不会换季了没衣服穿。

还有,康熙元年,对护送静妃进京的官兵进行了封赏,静妃离开京城时,内务府还讨论应该送给静妃多少匹牲畜,怎么处理静妃在京城时居住的蒙古包。

如果这种说法是事实,那么静妃的生活质量很好。

她先是离开了压抑的紫禁城,在天高云阔的草原纵马驰骋。后来又回到京城住一阵子,然后离开。这样的生活,比被困京城回不去故乡的孝庄都潇洒。静妃应该是历史上幸福感最高的废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