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教育局发布新消息,从2026年起中考计分科目从十科减为七科,化学、地理、生物不计入总分。而河南省是从2025年起,生物、地理改为各省辖市自行组织,学完即考,不计入中招录取总分。北京早在2023年起就将中考改为了6科,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不计入总分。
中考又出新变化,多地考试科目减少,地理生物不计入总分是好事吗?取消四小门过于简单粗暴,也让教的和学的不知所措,如果能设置相对较低的考察标准,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然后可以自选一科优势学科深入学习,计入中考,是不是学习会更有动力和成效?现在的学习目的性太强,孩子们已经不会因为学到知识而快乐,因为分数的压力压的家长和学生喘不过气来,功利性让学习这件事变得面目可憎。
也有不少家长认为,真正该改的是英语,从小学到大学英语耗费学生多少精力?但就业后有多少人在用?即使用AI秒搞定。英语从根本上就是个语言工具,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工具就有很多方法解决,没必要单一必学。应该改为选修课。把道德与法治作为重要科目,其实是形式主义。设置这门课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但为了考试,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一些概念和条文,道德水平不见提高。个别老师在教这门课时,甚至教学生怎样舞弊。历史和道德合卷,物理和化学合卷,实验操作、美术音乐和英语选修,体育考查即可,初中的孩子重要的是健康的体魄和正常的心理状态。
人无完人,术业有专攻。 语数英物理化学生物,可以根据专业自由组合,3+1或2+2,其他的只要及格就行。 地理、历史、政治只有少数专业必考就行,其他只要掌握就好,作为基础课及格就行。 当然高校筛选人才,分数从高到低招生,还有特长生,可以只看重要的几门课。
也有家长认为,为什么要降低强度?把那些不愿意学习,学习能力差,身体不好的人淘汰掉不好吗?人本来都是适者生存的。一个初中生,正是全面发展,构建自己完整知识体系的重要阶段。生物、地理、历史恰恰是最重要的学科知识。不要起哄说什么减负,连这么点知识掌握起来都费劲,这种为学渣喊屈的行为,完全背离了国家选拔人才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