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川渝地区持续高温,夏季的天气已经打破了有史以来当地的最高记录。个别地区气温高达45℃,就连傍晚温度都没有降到30℃。就连武汉、长沙等地都没有重庆温度高,不少网友表示已经承受不住高温天气。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认为天气持续高温与三峡大坝的建设有直接关系。
那么,川渝地区出现高温和三峡的建立到底有没有关系?三峡大坝的建立除了防洪和发电,真的有许多隐藏的危害吗?
三峡大坝的优点背后有缺点吗?三峡大坝从开始建设到正式投入使用,一共花费了十二年的时间,其宽度达到两公里,长度更是高达六百公里,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大坝建成后,不仅改善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也给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居民可以通过发电的方式为大家提供电能,给大家带去光明和希望。
每年三峡大坝的发电量极为可观,能够提供超过一千亿千瓦时的电力,缓解了中国当下的能源需求问题。不仅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还能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国家也十分重视这项工程,一直派人随时关注三峡大坝的情况。一旦发现有任何不对的地方,便立刻派专人前去检查维修。
三峡大坝建成后,不仅减少了长江航道的维护成本,还降低了其运输成本,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长江沿线地区的发展。
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处就会有坏处。三峡大坝的建设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建设时耗费的成本巨大,无论是初期投资还是后期维护费用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另外在三峡大坝建立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大坝的稳固性,必须进行大量的爆破和土方开挖,导致当地的土壤质量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大坝在蓄水时还会出现淤积,给下游地区带来一定影响。当地居民只能搬迁到其他地方生活,甚至有人居无定所,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除此之外,在建设三峡大坝时改变了河流的自然流动,对当地的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大量鱼类因水流变化而迁徙,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也因此被破坏。
再加上建设三峡大坝所在的地区地质十分复杂,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风险较高。三峡大坝建设后,很有可能会增加当地收到地质灾害的频率,给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隐患。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有些人对三峡大坝始终持有不好的看法,认为应该将其拆除,大家对三峡大坝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
川渝地区高温真的是因为三峡大坝吗近期川渝地区气温持续升高,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监测,重庆等地扔维持大范围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4℃,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35~39℃。
不少人表示是因为建设三峡大坝的缘故,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导致天气炎热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其中地理因素和城市热岛效应是主要原因。
就拿重庆来说,重庆的常住人口超过了三千万人,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这里不仅有中国最大的汽车产业集群,就连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也位居前列。
在人工、交通、科技等方面都能释放出极大的热量,从而形成了热岛效应。因此地面温度持续上升,热辐射效应不断增强。
再加上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重庆的北边是大巴山,这里是北亚热带气候和中亚热带气候的分界线。大巴山的阻挡作用削弱了北方冷空气的侵袭,使得气温难以下降。
除此之外,重庆周围还有武陵山、巫山等,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城市。它的海拔大多都在一百五十米到四百米之间,这种地形使得冷空气难以进入重庆地区,而下沉气流则容易在此聚集和堆积,从而加速了温度的上升。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副热带高压被人们称为“高温使者”,气流不断下沉导致温度不断升高。再加上副热带高压上升运动较弱,导致当地大多都是晴朗少云的高温天气。
因此持续高温情况与三峡大坝没有直接关系,相反,在1997年时,中科院的纪委专家学者还蹭到三峡库区对气象、地理等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三峡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库容393亿立方米。
不仅如此,专家表示三峡大坝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水利设施,还将成为“空调”,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天气炎热时,水库中的水体能够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并在高温条件下通过蒸腾作用促进降水,从而有助于降低局部气温。
而当天气寒冷时,水能够释放出热量,增加周围空气温度,让川渝地区真正实现冬暖夏凉。它不仅能够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还能让积水增多、植被更加茂盛,为动植物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生存空间。
如果三峡大坝真的能够起到制冷的效果,那么为什么川渝等地的气温丝毫没有下降的趋势?
三峡大坝为什么没有起到空调作用方子云曾表示,三峡水库确实能够对局部区域的气温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但这种影响的范围相对较小,且气温变化幅度有限,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之所以沿海城市夏天气温较低是因为海洋性季风带来的冷却效应。它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辐射能量,利用风向将能量输送到陆地,从而达到降低气温的效果。
而三峡水库的面积为1084平方千米,仅占重庆总面积的1.3%。想要用这个空调给重庆降温,实在是有些异想天开。再加上三峡水库形状细长,每个尺度的水体很小,进一步限制了其对周围地区气温调节能力,根本实现不了给周围地区降温的作用。
其次,三峡大坝与重庆地区的温度差太小。长江上游地区的昼夜温差非常小,空气和水体之间也无法形成较大的温度差。
了解物理的人应该都知道,只有温度差大的时候,热交换才会更明显,吸热和散热的效果才会更好。而在温差较小的情况下,热交换的效果则相对较弱。
所以,当周围天气气温过高时,对三峡大坝而言更起不到降温作用,反而会加剧气温的升高。
最重要的是,三峡水库的影响范围很小,只有在周围1到2公里才能感觉到气温的变化。在这个范围内根本没有多少人居住,所以即便能够起到一点降温作用也没有人能发现。
最后,大气流动是气温变化的关键因素,它就像天气的“风向标”,能决定一个地方的气温变化。而重庆这个地方有个像大暖气的副热带高压,它的移动轨迹能影响很多天气现象。
但是三峡水库不同,它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小,好比在一个空间很大的房子里,那里气温很高,但只放了一台小功率的空调,并且窗户和门都是开着的,那这台空调的作用就几乎感觉不到了。
所以,三峡水库对整个气候的调节作用也是挺有限的,想要靠它来给川渝地区降温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结语通过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利弊,在看待问题时要用全面的眼光,不能仅靠一个方面。
三峡大坝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在建设过程时给当地居民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困扰,但给国家和人们的生活却带来了很大好处,这是无法拿到一起相提并论的。
川渝地区的高温并不是因为建设三峡大坝导致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在提出个人观点时,应该从长远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利益或短期效应,更不能乱下结论。
同时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温室效应现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度过眼下的难关,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高温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参考资料:
《三峡工程三十而立: 长江防洪体系的“中流砥柱”》—楚天都市报—2024-7-13《西方媒体持续渲染“三峡大坝灭绝生态”说 三峡首批建设者回应》—中国青年网—2021-4-23《重庆发布高温红色预警》—光明网—2024-8-30《40℃、41℃……周末重庆仍是晴热高温天气 外出注意防暑》—华龙网—2024-8-30
重庆三千万人,要是他们都开着空调,一人一天十度电,就是有三亿度空调热排放到环境中,如果没有风,这些热量堆积,温度自然就上升了!所以,我建议川渝地区的人尽量少开空调少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