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媒体报道,5月,湖南李先生开着新购未满一个月的小米SU7汽车在停车过程中,刹车疑似突然失灵,车内发出警报声,屏幕随后出现“制动系统故障”等4条异常信息。
因为倒车速度慢,车辆自动停止后,李先生呼叫车内的SOS急救系统,又遇到长时间无人接听的情况。相关信息在被报道后,受到了广泛关注。
对于这起制动系统故障的案例,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相关的软件误识别故障已经进行修复,并表示这是小概率事件。
小米公关给出详细的解释
按照王化在其微博上的解释,人们基本可以梳理出这辆小米SU7制动故障的全貌。这也是看到的迄今为止所有厂家中给出的制动故障相关案例中最为详细的说明。
按照王化的说法,导致车辆制动出现失效的原因是,当时车辆的制动主控制器(DPB/BCP)系统出现误识别使得车辆触发了制动系统降级。整车转而使用备用的制动策略,并由制动辅控制器(ESP/BCS)直接响应制动需求为车辆提供刹车减速的情况,同时车辆大屏开始提示制动系统故障。
此外,由于制动辅助控制器接管了车辆的制动,因此ESP开始从DPB中抽取制动液,这导致制动主缸压力降低,这也就解释了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时感到“脚感力不足”的问题了。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主缸内的缸内压力值为0,并不意味着车辆丧失了全部制动力。因为ESP的介入,车辆最终也能够顺利完成泊车刹停。对于用户来说,不过是虚惊一场。
对于小米汽车来说,要修复这样的软件问题并不复杂。所以人们可以看到在相关问题出现之后的几天时间里问题就已经得到解决,后期通过OTA软件升级,小米汽车的其他用户应该不会再遇到同类问题。
但对于当事人来说,他们可能并不会意识到在彼时的情况下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发现屏幕报警制动失效,加上踩踏制动踏板没有反馈,心中肯定会非常慌乱。即便是汽车行业的专业人士,如果不是制动系统工程师,那么他们也很难搞清楚备份制动系统起作用的情况和表现。加之事后车内SOS紧急电话长时间没有接通,消费者有质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谁都无法避免故障
电动车由于没有内燃机,因此需要使用电子真空泵来取代传统的真空助力泵来触发整个制动系统的工作。
同时,像小米SU7这样的电动车在前期设计阶段就需要在硬件层面考虑到日后自动驾驶/智能驾驶的部署。因此,现在的智能电动车都是采用线控系统底盘,包括线控制动和线控转向。和传统的制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相比,这种电信号的可靠性面临的挑战更大,因而需要进行更多且更加充分的验证。
一旦线控信号出现失误,那么制动/转向系统就会失效,对于行车安全可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就这次事件来说,用户由于是处在泊车过程中,车速较低,所以没有酿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可如果这种问题出现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那么即便车辆本身有备选策略,也会让驾驶员手忙脚乱一阵子,极有可能出现交通事故。
要想克服这些问题,就需要在经过大量的测试,从系统级到整车级来将各种可能的失效情况在前期都发现出来,并加以解决。这对于国内的新势力车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相比于欧美那些百年跨国车企巨头,新势力车企在过往积累的各种失效案例肯定有限。不过新势力车企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没有传统车企那种冗长的内部流程,而且整车电子电气架构都是自研。在发现问题之后,尤其是软件相关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就加以解决。
SU7的上市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小米汽车还需要对于车辆进行持续的测试和消费者相关的数据进行收集。这次制动失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前期保有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各种测试工况依赖于整车厂和供应商各自过往的积累,因此选用大厂的零部件能够把问题出现的概率降低到最低。
后期随着消费者保有量的增加,那么各种前期没有预计到的失效情况就需要厂家及时把补丁打起来。之后可以通过建立内部FMEA体系,来逐步构建起自己的质量问题的数据库。这是一个长期体系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解决问题的态度是第一位的
相比于某些品牌在制动失效之后的三缄其口,至少小米汽车在这次发生制动故障后在第一时间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在后续处理方面,小米的工作人员也是也可以支持用户的退车/换车诉求,并且厂家也愿意覆盖因退换车而产生的包括等待期代步车在内的各种费用,同时安排原订单号优先排产。不得不说,在解决问题的态度上,小米汽车已经做到了最好。
对于现在的小米汽车来说,它吸引了国内最大的流量和关注度。这么大的流量和关注度在带给小米可观的销量的同时,也会把小米放在放大镜下来检视。一旦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会在网络上引发高度的关注。
但是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几乎不可能不出问题。无论是奔驰宝马这样的豪华品牌,还是丰田现代这些以可靠性立足的日韩品牌,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有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方面;而出现了问题之后,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就是另外一方面。
消费者往往也会更加关注自身体验感更强的后者。如果说整件事情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应该就是400未及时接通问题。不过针对客服坐席紧缺问题,小米汽车也已经开始加速招聘。
当下,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激烈的竞争在考验车企打价格战的同时,车企加速新车的投放来抢占市场占有率也成为大家普遍的做法。在新车大量推出的同时,如何保证前期验证的充分,是对每一家车企的考验,尤其是对小米汽车这样新势力的考验。
造车经验是需要大量的项目逐步积累的起来的。新势力车企能够做到的是怎么在前期开发时采用最高的设计标准使得产品的鲁棒性更强,能够应对更多的问题;在制造时尽可能使用更好的设备来避免人为失误的出现。通过设计和制造两个方面同时着手,让车辆出现质量的问题的概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