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历史课本中学到的许多“变法”,大多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比如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等。但事实的确如此吗?
作为中国古代最早变法之一的商鞅变法,是秦国崛起的根本,其成功的要诀是什么?
总结起来就8个字:“强君弱民,举国耕战”。其中的军功制、保甲制、连坐制、郡县制,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它的核心目的只有两个:
1,加强君主集权。废除贵族分封制对君权的限制。
2,钳制思想、限制行为。最大程度地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驭民五术)。使百姓从思想和行动上都无从反抗,让整个国家变成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如此一来,不断扩张就成为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帝王的野心也得到了充分地满足。
在集商鞅思想大成的《商君书》中,去强、弱民的篇章历历在目。这本书也因此成为2000多年前的民间禁书。
为了推行变法,恐吓百姓,商鞅最多一天仅在渭水边就杀了700多名反对者(渭水大刑)。
恐惧的气氛在当时的秦国迅速蔓延,老百姓噤若寒蝉,生怕一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落得杀头之罪。在强权的高压下苟且,是活着的唯一办法。
事实上,这种治国理念与现代法西斯军国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墨索里尼治下的意大利,希特勒治下的纳粹德国,天皇治下的日本,莫不如是:
他们洗脑民众,灌输极端爱国思想,奉行彻底的先军主义,对外侵略性极强。可一旦国家资源不足以支持战争时,内忧外患就会接踵而来,政权也轰然倒塌。
秦国也不外乎如此。畸形的治国理念,注定秦朝会成为短命王朝,二世而终。
另外,从辩证角度看,秦朝的统一,很可能是中国历史的一次大退步!
先抛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当时的诸侯国,为何不效法秦国,“师秦长技以制秦”呢?
因为六国在野蛮与文明之间,选择了后者。作为华夏文明根基的“贵族分封制”和“礼乐文化”,本身就与军国主义格格不入。
分封制之所以奠定了周王朝800年国运,核心要义有两点:
1,文人治国思维。文明在扩张过程中,除了靠刀枪剑棒,还靠先进的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去征服蛮夷。说直白点:萝卜加大棒,更容易让人接受。单纯的暴力,百姓迟早要反。
2,地方自治和权力的分割。贵族分封制将国家权力层层分割,对君权产生极大的限制。形成多个互相牵制的权力中心。这也成为了诸侯竞争、人才流动、新思想迸发的根本所在。
所以,那个时候的齐、楚、赵、燕、韩、魏,根本就看不起秦国,并蔑称其为“虎狼之国”。
在《战国策·赵策三》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齐国谋士鲁仲连的描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
意思就是:“秦国是一个抛弃礼义,专事侵略的国家。他们用手段对付知识分子,视百姓如奴隶。如果秦国称帝,把制度推广到天下。我鲁仲连就算是跳入东海自杀,也绝不做他的顺民。”
这也正是“仲连蹈海”和“义不帝秦”两则成语的来源。成为后世国人反抗强权、绝不苟且的代称 。
人民的眼光也是雪亮的。
在战国时代,思想自由,民众亦可自由迁徙。他们的定居选择,也最能说明实际好恶。
在《商君书》徕民中有一段描述:秦王感慨自己的国土广袤,却地广人稀,而韩、赵、魏三国虽国土狭小,却百姓众多。他不得其解,于是问大臣。
得到的回答是:“民不西者,秦士戚而民苦也”。意思就是:大家之所以不愿意西行来秦国定居,是因为知道这里的文人和百姓都过得很凄苦。
所以说,商鞅变法所造就的巍峨大秦,早在战国时代就被所有人鄙视了。后来一句“天下苦秦久矣”,也成为推翻秦王朝的第一块骨牌。
现如今,很多人谈论起秦朝,总是大肆吹捧,无外乎这几点:
1,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
2,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3,开疆拓土,修筑长城,增强了国防能力。
这无非是根植在思想深处的“大一统思想”,回首“祖朝”带来的循环论证罢了。它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体验、人格的塑造,全无任何关系。所以,秦朝最大的“功绩”,其实是“教化”万民,直至今天都在深刻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
实际上,中华文化真正的瑰宝,智慧的结晶,百家争鸣中诞生的孔孟之道,以及无数文人一再倡导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忠孝廉耻勇”,无不是发端于“大一统”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才我们的传承。
可悲的是,在群氓成为常态的当今社会,它们几乎快被国人丢光了。
秦朝的统一,的确是历史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