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相当于学业时期里最为关键的日子,尤其是上了高中之后,学科的深度要比初中上了好几个台阶。
就算是高一的同学,也很容易因为难以适应而掉队。这个时期不能全身心地专注于学习,等于逆水行舟。可矛盾是同学们普遍到了青春期,交往太亲近成了隐患。学校的招数可不少。
中学“拒绝早恋”标语引起争议,女生比喻成二手货学校里的横幅、标语,是比较典型的校园文化,每个时代和不同地区,都能反映出相应的特色。这往往也透露着学校的管理思维。
比如鼎鼎有名的衡水中学,标语里经常写着诸如“考上清北孝爹娘”、“宁吃百日苦不留终身憾”等句子。因为那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去大城市、去名校是改变人生的机会。
但是对于更多普通水平的中学,由于生源的起点有限,学校需要引导的可不只是学习动力的问题。中学男女生早恋,是让德育主任相当头疼的问题。
那些知道在老师面前收敛的学生,已经算“孺子可教”了;有些同学甚至都“不背人”。操场、后院、小卖部等地,成为他们相约秀恩爱的“重灾区”。
学校是学习的场合,就这样搂搂抱抱的成何体统呢?其他同学和老师看到,别提多尴尬。为解决类似的问题,某所高中在校内设置“拒绝早恋”的宣传语。
不过用词却引起很大争议。他们把这类女生比喻成“二手货”,说是“买了便宜、用了恶心”。又将男生说成“渣男”,诅咒他们“终得恶报”。
标语过于偏激和片面,很多家长反倒表示支持就学校的初衷来说,没有什么问题;高中这么关键的时期,谈朋友的学生99%都会影响学习,以后想起来多半会非常后悔。
但高中生阅历有限,当时可能并不清楚后果,学校的管理和纠正有着必要性。然而,这样“恶毒”的语言,是不是太偏激和片面了?
从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心理角度,到了中学的年龄,对异性产生兴趣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他们、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而不是谈虎色变或者嘲讽挖苦。
确实有“不良少年”和“不良少女”,但是把早恋的学生都说成二手货、渣渣,存在歧视和对人格的攻击。笔者认为这有失教育的初衷。
如果说这就叫“二手货”,那么家长和老师都能保证自己当初就是“一手货”吗?有时候成年人的思想比中学生龌龊。
不务学业确实愧对父母,应该纠正学习态度。可是这样就叫“渣男”,真的合适吗?中学生大多存在逆反心,有时越不尊重他们,教导的效果越适得其反。
但很多家长倒是比较支持,觉得这些话说的难听,但很真实。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一些“没皮没脸”的同学。
反对这种标语,不代表支持早恋,希望少些缺乏意义的说教网友的评论中,大家分成了两派。有些家长觉得这种标语说得好,就该这样让学生“清醒”。看到有其他家长不认可,他们的反驳理由是:没见谁希望自己子女早恋。
笔者认为这是混淆逻辑。之所以反对这种“毒舌式”的校园标语,是对其教育方式的质疑,而并非对初衷的质疑。更不代表反对的人就支持学生们谈朋友。
只是这种标语,透露着“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对学生们人格的侮辱;放在旧时代等级森严的文化体系下,可能备受认可。
但时代在发展进步,教育的思维和方式也不该退回到“不把学生当人看”的境地。退一步讲,哪怕学校明确规定杜绝早恋的校规,对学生进行适当惩罚,也不该说出这样的语言。
既缺乏实际意义,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叛逆;也涉及人身攻击。学校的职责包括育人,必要的监督手段可以有,但前提应该是“把学生当人”,而不是“掉在粪便上的钱”。
【话题】你认为这种标语合适吗?
发芽的幼苗不让出土,幼苗永远不能茁壮成长,何必以个人意愿打着高尚情操的名益去压制人情感。教育应该是正确引导,而不是人为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