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做才能摆脱NPD给感情带来的痛苦?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陈曼心理 2024-09-06 13:24:37

自从网络科普文章把自恋型人格障碍(NPD)这个术语带进大众视角,抖音微博上无数“如何对抗NPD”、“如何与NPD相处”、“如何治疗NPD”的词条便层出不穷。而NPD似乎也成了解释一切情感冲突的关键词。因此,后台有许多朋友留言,希望我们讲一讲婚姻中NPD的特征。

甚至有人提问,我有时也感觉自己处处在理、处处完美,在感情和工作中不愿做道歉的一方,而一旦“被迫”道歉就会感到自尊受伤,我会不会也有NPD?

其实,“自恋型人格”这个词原本其实是一种中性词,然而在网络热潮的渲染下,却已经逐渐只剩贬义。

这种心理学专有名词的“通货膨胀”近年来尤为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自恋型人格的明暗两面。

为了保证专业性,本文将会涉及部分心理学词汇,以及过往研究数据。信息量较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收藏,慢慢消化。

小学一年级的第一堂课,当班主任询问同学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年仅七岁的孩子总会得出各式各样的答案,有的想做总统,有的想做航天员。

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电影《步履不停》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才25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们始终在面对不同的考验。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面对无限的年龄焦虑,有限的青春,因为生活的压力和境遇的局限感到束手束脚,又因为自信和自尊感到无所不能。

可面对过去和未来,究竟什么样的心态才是健康的、积极的?是该自信乐观,对未来展望无限可能;

还是该活在当下,洞察自身的局限,并承认自己的短板?

台湾大学的李庭阁教授曾针对231位澳大利亚大学生,和531位台湾大学生进行一项为期数年的跟踪调查,他发现具有全能自恋(grandiose narcissism)特征的大学生有更高的几率成功创业。同时,他们有更高的几率在此后维持乐观和信心,并最终成为企业家和领导(Lee et al., 2023)。

这项研究的结果似乎与许多把“自恋”一概而论作为缺陷的理论背道而驰。

其实,人的性格本身就是矛盾且复杂的,就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一个个矛盾的结合体。这世间也没有那么多可以说得清的好与坏。

自恋的人,敢于冒险尝试、勇于决断、不惧责任风险。在创业打拼的阶段,这样的性格会体现出很强的执行力,推动着一切从无到有。

在婚姻中能够看清自身的优势,并尽可能成为另一半的“依靠”“避风港”,在生活中做到不怯懦、不认输,也未尝不会让爱情更甜蜜。

大学时期我曾经认识一位朋友,他为人健谈,侃侃而谈时又总有一种“自命不凡”的气质,虽然并不铺张,但总会用有限的生活费将衣着打扮做得十分得体。

导师问起他将来想做什么,他说希望成为企业家,开自己的公司。

这位朋友从小便不爱被人管束和批评,喜欢做一切事情的决策者,甚至有些自负。

多年后的同学聚会上,我得知他虽然走过许多弯路,吃过不少苦,但最终的确开了公司,做出了一番业绩。

而再见到他时,虽然他已经不像从前那样锋芒毕露,但自负转换为自信后,依旧对一生所追求的事业乐观而执着。

相比之下,那些听话懂事、谦虚谨慎的同学们,不是入职公司,就是考上公务员,即便曾经有过创业的想法,最终也会回归稳定的职员生活。

或许你曾经听过,自恋(narcissism)对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都有诸多负面影响,例如自恋终究会妨碍我们爱人的能力,自恋会使我们失去正常交往的能力。

在《自恋,一个新理论》中,精神分析师塞明顿提出,自恋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

一些自恋的确是病态的,却依然有一些类型的自恋被心理学家划分为健康性自恋。

01“全能自恋”是成长的必经过程,但病理性自恋可能源于童年创伤,可能源于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高估(parental overvaluation)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问题,“自恋”却未必是心理问题。

“全能自恋”是指当一个人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完美无缺,认为世上任何难题都可以被解决、攻克,认为周围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每个人在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某个阶段,都曾经拥有这种“全能自恋”。

最为常见例子莫过于校园恋爱。在这种恋爱关系中,双方往往会错误估计自身对未来生活的掌控,认为在爱情滋润下,只要敢想敢做,婚姻都会向期许的方向发展,而自己有绝对的选择权和主动权。

然而这种爱情时常事与愿违,最终被生活打败。青春时经历这种爱情是人生体验,是正常的成长过程。只是,成长后再因过度自恋而不善经营婚姻,则会成为向前的牵绊。

那么,是什么导致一个人在成年后依旧“全能自恋”?一种原因是童年创伤,一种原因是少年时期父母教育方式不当。

先说童年创伤,Dr. Efrain Bleiberg的研究显示,童年创伤会导致青少年无法将幼时的“全能自恋”蜕变为成年后的自信自爱。

这种创伤包括父母的忽视,同龄人的贬低,以及家庭冲突。这一理论被刊登在美国精神分析杂志,使得无数心理学家争相讨论。

那些童年时遭遇不幸,尤其是未能得到父母重视和爱护的人,在成年后有更大几率维系“全能自恋”。

而这种全能自恋已经转变为病理性自恋,过度关注自身的完美性,也过度估计自身的能力。

并且,这些人在后续的婚姻关系和工作关系中,都很难与人和睦相处。

你可能会问,作为父母,是否需要投入更多爱与关注,才能让子女免于病理性自恋?

的确,父母过度的关注与赞赏会让儿童时期的子女感到自己极为特殊、极为重要,这会让子女有充足的幸福感。

然而,当父母赞誉过多,这种高估(parental overvaluation)会导致孩子产生一种掌控世界的错觉。而这种错觉并不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退去,而会让成年后的个体依旧认为自己是全能的,完美的(Brummelman & Sedikides, 2020)。

父母过度的关注、频繁的赞许和对子女能力的高估不仅不会带来健康的心理发育,反而会导致成年后因为过度自恋而产生社交障碍。

这些始终存在全能自恋特征的孩子,在后续的亲密关系中通常存在沟通障碍,其婚姻关系也有更高的风险走向破裂。

曾经有一位来寻求帮助的朋友,与恋人在婚后短短两年矛盾层出不穷,但坚持是对方不会与人相处、不擅长经营婚姻关系。

于是我问道,那么你是否想过,你对这段婚姻的成败至少有一半的决定权,即便过错未必在你,你却可以分担这其中的艰辛。

这位朋友提到,在过去的成长经历中,父母曾经说过,她是完美的、天赋异禀的,有着与众不同的能力,任何人与她生活都会是一种幸福。

而这种过盛赞誉,不仅充斥了她的童年,也令成年后的她很难理解为什么她的爱人有时候会和她意见不同。

难道她这么完美,不该一直是对的么?

有时候,让我们在交际中遇到困难的并不是完美主义,也不是自恋,而是对于“完美定义”的执着。

优秀是种习惯,与此同时也会对旁人的赞美习以为常。

花团锦簇时自然百无不利,但是生活是现实且残酷的,人很难真的万事顺利,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优秀的惯性就会成为自我平衡的阻力。

就像成绩优异的孩子面对考试失利的打击会更加脆弱,反应会更为强烈,因为他们既承受了优秀到平凡的落差,也没有足够成熟的心智去面对“失败”。

02相较于全能自恋或其他病理性自恋,健康自恋不仅显著降低心理压力(mental stress),还能降低抑郁症风险

至此,我们并不是说全能自恋是错的,它该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是全面认识自我的必然过程。

早在1994年,美国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精神科医生Dr. Efrain Bleiberg便提出病理性自恋和健康自恋的区别,以及自恋(narcissism)在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Bleiberg, 1994)。

事实上,拥有无畏的自信、认为自身完美无缺,恰恰是青少年实现目标、取得成就的源动力。只有自信能推动一个人走向更高、更远的未来。

试问,如果你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你的爱人、亲人又如何依靠你?

我的一位朋友在感情中始终谨小慎微,他自认为是现实客观,可能是成长因素使然,也可能是天生相对悲观,他时常会说自己记忆力很差、生活能力又低、没什么个人魅力。我时常鼓励他,却也无济于事。

在工作三年后,有升职加薪的机会他不敢竞争,女朋友奔赴异地打拼他试图劝说对方停留在老家,因为这样最保险。最终两人只能异地分居,无论生活还是爱情都变成原地踏步。

我多次劝他学会欣赏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不要只注重短板。

因此,自恋在一定程度上会赋予一个人向前闯的勇气。

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成年时期如果完全不具备自恋的能力,会处处限制自己。

2019年以来,由英国心理学教授Papageorgiou博士主导的精神分析实验,曾多次验证了适度自恋,即健康自恋,对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预防作用。这也让学术界的注意力再度回归到对病理性自恋和健康自恋的区分,而不是简单将自恋划入贬义词。

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说到的,早在19世纪初期,以科胡特为首的精神分析学家便提出,全能自恋是成长过程中的必需过程,而成年后的自恋需要划分为病理性自恋和健康自恋。

在繁忙嘈杂的商场和街道,你一定遇到过肆无忌惮奔跑的“熊孩子”,你或许会认为他们旁若无人的行为源于家里管束不足。

但弗洛伊德的早期实验表明,童年时期的个体并不具备思考他人感受的能力,一种自我保存本能的利己主义,使得成年之前的个体认为自我是一切的中心,并认为自我是完美的、超越一切的。

在数千万年进化的过程中,根据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人类始终维持自恋的能力,并且不可避免地经历全能自恋的阶段,这也意味着,自恋是对于我们是有用的(Papageorgiou, 2019)。

在Papageorgiou博士的研究中,具有健康自恋特征的参与者具有更高的耐挫能力。

相反,那些不具备任何自恋特征的参与者,更容易在挫折中被羞耻心和自尊心所主导,并陷入内耗模式,最终许多会患上抑郁和焦虑。

因此,自恋对我们的心理防线有着显著的保护意义。

譬如我一个我认识二十多年的朋友,从初中时期开始,无论成绩暂时落后,还是被老师当堂批评,他都不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

后来,他与初恋分开,又和现在的伴侣相逢,最终进入婚姻关系,我从未听他有过多的自我怀疑。

有次我问他,那如果和老婆吵架,他是否会反思、焦虑?

他说适当的反思是必要的,但过多的自责与疑虑,只是在折磨自己,却未必能给生活或婚姻带来益处,还不如相信自己具备爱人的能力,也相信矛盾的源头不是自己的过错、却也未必是对方的缺陷,而人和人总会有冲突,只需要解决,不必“上纲上线”地内耗。

在亲密关系中,具备健康自恋意味着一个人对自体(self)和客体(object)能够清晰划分,并在面对过度苛责和批判时启动心理自我防御(mental self-defense),而这种防御能力可以让成年的个体在经历情感波动甚至虐待关系(abusive relationship)时免于过度的负罪感(guilt)和羞愧感(shame)的关键(Cramer & Jones, 2008)。

简单来说,健康自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明析自己的优点、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因客观因素而陷入自我怀疑的内耗。这样明确责任、客观认识的自我才是独立、成熟的个体,不依附、不被他人所左右 。

03健康自恋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如果已经发现自己是全能自恋,我们能否将其转换为健康自恋?

首先,如果你正在经历全能自恋,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应该是完美的,应该受人尊重甚至敬仰,如果未能得到预期的赞扬或者超于常人的成果,你会感到失落,又或许你发现自己无法忍受任何批评和建议。

这些都是正常的,作为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阶段,全能自恋只说明你需要进一步成长。

01有意识地练习个体化(individuation)和分离

与父母保持距离,并在后续的所有亲密关系中维持个体化(individuation)是由全能自恋迈向健康自恋的重要过程。

你未必需要经历任何诸如分手、离婚的情感挫折,只需要维持适度的精神独立。

这个分离(separation)的过程一般发生在青春期,但也可以在成年后的任何阶段有意识地进行。

2008年,美国心理学家Cramer博士和Jones博士完成了一项长达80年的研究,在1928年到2008年之间,他们对156名参与者进行精神分析和观察,最终发现精神独立(autonomy)是区分病理性和健康自恋的主要因素。

那些早期与父母分离、并与爱人保持边界感的人,有更大的几率在余生拥有健康自恋。在这里,分离是指从原生家庭搬离,在成年后独居。

而这项长达80年的研究跨越所有参与者的一生,证明了那些不被称颂、也不在乎旁人评价的人,在成年后会因为健康自恋带来的勇气和热情比同龄人更成功,也更可能成为领导者。也因为自恋带来的自信,他们的婚姻有更高几率维系一生。

02减少关注他人的期待和评价,在任何关系中不期待“特殊待遇”

Cramer博士和Jones博士还发现,人际关系中的应对技巧是需要后天练习的重要能力,也是咨询师可以引导的一项习得技能。

那些在亲密关系和工作生活中学会不期待特殊待遇的参与者,尽管仍旧自我欣赏、认为自己有超常的能力,但不会因为过度自恋而陷入内耗。

在咨询过程中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因为爱人忘记自己的生日,一个女孩陷入长达两周的抑郁,并一度认为自己在感情方面很失败。

健康自恋的本质是以自我为中心,在自我认知、自我接纳、自我认可的基础上与他人产生的良性交互环境,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前期提到的“精神独立”的一种体现。

别人的忽视甚至批判,永远无法与你自身的价值画任何等号。

你可以很优秀,却依然不被欣赏;

一个人可以很爱你,却依然无法给你特殊待遇;

而在不能得到特殊待遇时不受影响,是一种需要后天反复练习的技能。

正如科胡特所说,只要保持自信、热情,你可以是特殊的个体,但不需要得到世界的认可。你不需要接纳自身的不完美,只需要接纳不被欣赏。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

0 阅读:7

陈曼心理

简介:专业解答情感问题,教你如何理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