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栗頿
编辑 | 栗頿
古代可没有监控这玩意,要想抓捕一个罪犯谈何容易,我们常在一些古装剧中看到通缉令,那上面的画像是专门请画师画的,而画师就根据案发现场见过罪犯的人的口头描述来画像。
当然千人千面,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罪犯体貌特征的描述都是有差异的,这时候就要考验画师的能力,尽可能地复原罪犯的样貌。
但这很容易出错,在现代也有这样的职业,叫做模拟画像专家。在我国就有这样的“神笔警探”——林宇辉,他是一位退休警察,他曾在章莹颖案中凭借自己出色的观察力和画工,最终根据视频资料绘制出犯罪嫌疑人的肖像。
有不少网友质疑,古代通缉令上犯人的画像和本人完全不像,那怎样还能抓住罪犯?今天就为大家解答一下。
给罪犯画像的起源犯罪心理画像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由意大利医生切萨雷·龙勃罗梭提出。而在我国古代给罪犯画像则起源于通缉令的使用,通缉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
在中国古代,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治安,官府会发布告示以追捕罪犯,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通缉令。
通缉令不仅包含了文字描述,如姓名、籍贯、性别、身高和特征,有时也会包含画像。
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这些画像是目击者根据记忆描述。这种罪犯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法经》中的“捕法”篇章就是专门规定对盗贼进行追捕的法律条文。
战国时期的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就开始以法规的形式详细规定了对罪犯的追捕和奖励制度。这种制度不仅鼓励民众积极告发罪犯,还通过悬赏奖励的方式,激励民众捕获罪犯,以杀敌立功。
具体到通缉令的实物,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通缉令是在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的《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这份通缉令是在甘肃省金塔县境内的额济纳河上的肩水金关旧址出土,被包含在“居延汉简”当中。
古代的通缉令与现代的不同,它们更多地依赖于文字信息而不是画像。详细的文字描述使得嫌疑人难以隐藏,因为无论他们逃到哪里,都需要与人交流,难免会透露出真实信息。
通缉令上的画像在古代,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通缉令上所绘制的肖像往往与实际人物存在较大差异,这使得单纯依靠画像来识别和捕捉逃犯变得颇具挑战。
为了提高通缉效果,官府在发布通缉令时,除了附上逃犯的肖像,还会详细提供其姓名、年龄和籍贯等个人信息。众所周知,在那个时代,伪造个人身份信息相对容易,但这并不意味着逃犯能够轻易逃避法律的制裁。
《明史·黄绾传》中记载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明朝嘉靖十三年,山西大同发生了一场兵变,礼部侍郎黄绾负责签发了带有画像的通缉令,用以追捕首恶分子。
这些通缉令上的罪犯肖像,通常画得相当粗糙,与真人相貌相去甚远。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缺乏现代复印技术,每位画师的绘画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他们只能根据上级提供的样本进行临摹,导致画像在一次次传抄过程中逐渐失真。
尽管如此,逃犯们最终还是难逃法网,这实在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实际上,即使画像不够精确,画师们通常还是能够捕捉到逃犯的一些显著特征,如脸上的刀疤、显眼的痦子等,这些特征使得人们在实际辨认时有了一定的依据。
在古代,人口流动受到严格的限制,人们不能自由迁徙。以明朝为例,民众若需远行,必须持有当地官府签发的“路引”,即一种通行证。
古代社会多为封闭的熟人社区,一旦有陌生人出现,便会引起官府的注意,他们会被要求出示路引,若无则可能被拘留并进一步调查身份。因此,对于外来者而言,想要逃避官府的监控并非易事。
在追捕通缉犯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莫过于悬赏金。古代官府在发布通缉令时,除了提供逃犯的相关信息外,还会明确标注悬赏金额,如“凡抓捕犯人者,赏银多少两”。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即便通缉令上的画像难以辨认,只要赏金足够诱人,逃犯仍难以逃脱。那些向官府提供线索的人,都能获得相应的赏金,而直接举报或抓获逃犯者,则能获得更多的奖金。
有时,官府会根据逃犯罪行的严重程度来确定赏金的数额,罪行越重,赏金越高,有时甚至高达几十两白银。
在那个时代,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开销可能只需二两白银,因此几十两白银的诱惑力极大。在高额赏金的驱使下,人们会格外留意周围可能出现的可疑人物。
群众的力量不容小觑,就像北京朝阳群众曾协助政府破获了许多重大案件一样。因此,尽管逃犯的真实面目与通缉令上的画像可能存在巨大差异,但在法律的严密网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最终仍难以逃脱正义的审判。
古代抓捕罪犯的方法通缉令只是官府抓捕罪犯的方法之一,除了通缉令,古代官府还会利用捕快这一职务来维护社会治安和抓捕罪犯。
捕快是专门负责捉拿罪犯和维护治安的官员,他们会深入民间搜索罪犯,并将其抓捕归案。捕快的职责不仅限于追捕罪犯,还包括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古代社会实行宵禁制度,除了宋朝以外,晚上外出的人很容易受到巡夜官兵的盘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罪犯的活动空间,使得逃亡在外的罪犯难以找到藏身之处,从而增加了被捕的风险。
古代官府通过上述这些方法来抓捕罪犯,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古代社会的法律执行和治安维护体系。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措施在古代中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不同朝代、不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古代的法律执行和犯罪追捕机制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
虽然通缉令中的画像肯并不十分精确,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画像在追捕犯罪嫌疑人时没有实际用途。
实际上,当时的官府在追捕当时的官府在追捕罪犯时,会张贴告示,而这些告示上通常会附有罪犯的画像。
这些画像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展示一个高度精确的肖像,而是为了传达出罪犯的基本体貌特征和外观信息。
所以,即使在古代,即使画像与实际相貌有所出入,只要能够提供足够的辨识信息,官府仍有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抓捕到罪犯。这就是古代即使画像不像,也能够抓到犯人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