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鼎盛时期之一。唐朝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以及唐末五代十国时期。
贞观之治(627年-649年)是唐朝最早、也是最著名的盛世之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为主。唐太宗在位期间推行“开元之治”,制定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政策,大力推进官僚制度、税收制度、科举制度等的建立和完善。在文化方面,唐朝出现了大量优秀的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等,被称为唐代文化的黄金时期。
开元盛世(713年-756年、763年-804年)是唐朝的第二个盛世,以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为主。唐玄宗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外交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荣、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这一时期,唐朝与吐蕃、高丽、突厥等周边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也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中东、欧洲等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安史之乱(755年-763年)是唐朝最大的一次内乱之一,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导致唐玄宗被迫迁都至蜀地。这场内乱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和人员伤亡,对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60年)是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则是指南汉、南唐、南楚、吴越、闽国、前蜀、后蜀、荆南、南汉和楚国等十个小国家。在这个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割据和动荡状态。

橙色部分为唐朝较稳定的疆域,其他部分则是唐朝曾短暂管治及影响力扩张到波斯极限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