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们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米,炒米与奶茶是绝配

团仔聊美食 2020-08-23 18:28:37

美食天下行之走进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一)——炒米

今天我们美食天下行将开启全新的篇章,走进我们美丽的内蒙古,在这里我们将了解到内蒙古各个城市的特色美食以及他们的做法。

首先,我们进入的第一站就是拥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呼伦贝尔市,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座城市

呼伦贝尔市(Hulunbuir),内蒙古自治区下辖地级市,以境内呼伦湖和贝尔湖得名。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之间。东邻黑龙江省,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相接壤,是中俄蒙三国的交界地带,与俄罗斯、蒙古国有1733公里的边境线。呼伦贝尔市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山东省与江苏省两省面积之和。市境内的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接下来我们就正式开始探索呼伦贝尔市的第一道特色美食——炒米

简介

炒米,蒙语叫做"胡日阿巴达",就是蒙古米的意思。它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清香爽口,充饥耐饿,是别具风味的传统食品。

食材做法

炒米是用糜子做成的,要经过煮、炒、碾三道工序才能做成炒米。

首先是用锅煮。锅里盛上水,烧到八分开时将稷子倒入锅内。盖上锅盖继续加热。

烧开后,揭开锅盖,上下翻动均匀,盖好锅盖,轻火焖,六、七分钟后,再上下翻动。

这样连续翻动三至四次后,即可出锅。出锅的稷子粒鼓胀发圆,有透明感,但不能张嘴,否则影响炒米质量。煮稷子时,稷子和水的比例一定要适宜,达到稷子煮好水即干的程度最佳。

炒炒米要选用好砂子。撮回砂子用筛子筛一筛,筛过的砂子再用箩子过了土,就可以使用了。

砂子如不太干净,还要用水淘洗一次,晾干以后再用箩子过一遍土。

炒炒米时一次顶多放三碗糜米(七烧锅),却要放五碗砂子。砂子烧红时,将晾出的糜米倒入,待大气冒过,米粒快噼噼啪啪爆起来,赶紧连砂子倒在筛子里,下面接上盆子。

筛子一摇,砂子落在盆里,炒米留在上面。将砂子倒回锅中炒热,再加入新晾出的糜米,如此连续作业,那一点砂子可炒许多炒米。末了把砂子装在口袋里,下次炒时再用。

必须注意,仅仅是炒熟的炒米是不能直接食用的,必须经过去皮的处理。在古代一般是用石碓去壳,将米放入石碓中,脚踏驱动杆,倾斜的锤子落下时砸在石臼中,来回数次,就可以去掉稻谷的皮了。去皮后,用竹编簸箕去大糠,再用箩子去细糠,此后,就可以食用了。

食用方法

炒米是蒙古族人的主食,在蒙古语中,炒米被称作"胡列补达",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在日常生活中,牧民们不可一日无茶,也不可一日无米。因为炒米是他们的传统食品,在蒙古族家庭中,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吃炒米。吃时将米置于碗中,用奶茶泡至柔软时,拌着奶食品吃,或者用奶嚼口加糖拌着吃,或者用鲜奶煮炒米奶粥吃,也可以煮炒米肉粥吃。也可以干嚼着吃。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