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那一年,在高考的最后几分钟,我撑着脑袋望着窗外斑驳的树影,想起入学的时候,新生代表意气风发地站在阳光下演讲。从站上应试教育的跑道起,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这个场景,但当这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远没有我以为的那样五味杂陈。
没有结束长跑的如释重负,没有一个时代结束的感慨万千,甚至可以说,那一刻我的内心十分平静,没有任何波澜。我在那一刻明白了,这世间的一切在离别时总是淡淡的,连招呼都不打一个。
人生有无数场的大考,高考不过是其中的一回,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为这一场酣畅淋漓的战役画一个漂亮的句点。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感激一直前行的自己。愿一切顺利,梦想成真。
很多业务能力出色的人在成为新晋管理者后,常常会走入新的瓶颈期:“空降”到一个团队,无法快速摸底聚气;交代下属的任务完成不理想,事事都想亲力亲为;不会争取和分配资源,怨声大行动难。
其实你缺少的是一套管理团队的方法论,很多管理学书籍、管理学课程都偏向理论,实践起来还是力不从心,这本书的方法实用接地气,我愿称其为一本超全面的管理字典,提供了43个带团队的实用工具,让每一个新手leader随查随用。
职场教练汤君健将“管理”拆解为“管人”“理事”两个部分,围绕目标、过程、能力和意愿四大要素,通过方法+案例+工具+练习的结合,辅以管理者日历打卡,手把手带你完成从业务骨干到管理高手的成功转身。
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破除众多的历史书写的规则,王笛教授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历史叙事。他将历史放在显微镜下,聆听普通人的声音,将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历史展现给我们看。
《碌碌有为》《历史的微声》《街头文化》《茶馆》……每一本都体现着强烈的现实关怀。
王笛教授一贯的风格是个案研究,这本《走进中国城市内部》将历史研究的具体问题放到更宏观抽象的层面上,是王笛关于中国城市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
利用文学和图像作为历史研究资料的方法论、新文化史的取向、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以及新城市史研究的路径、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研究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等,书里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一战后到1940年,避免新的冲突是欧洲各国最普遍的愿望,“不要重蹈覆辙”的口号在欧洲人耳边久久回响。
为了本国利益,以英国为主要推手的欧洲各国积极推行绥靖政策,通过一次次“绥靖希特勒”的谈判,采取对侵略不加抵制,姑息纵容,退让屈服,以牺牲别国为代价,同侵略者勾结和妥协的政策。
在这个故事里,政客们秉持不同的立场开展种种行动,一心求和的张伯伦、坚持备战的丘吉尔、虚与委蛇的希特勒,还有诸多在本国与德国之间活跃着的外交家们,在虚假的和平下不仅牺牲了小国的利益,也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布弗里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探讨了英国绥靖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影响,表明最终走向战争的结局并非是少数人的盲目选择,而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多方面作用的结果。
本书作者阳志平是心智工作坊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认知科学和知识管理方面的领军人物。他以其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和对复杂知识系统的独特见解吸引了大量读者和学者的关注。
《工作的心智》聚焦于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认知工具提升工作的效率和个人成长,结合最新的认知科学研究,探讨了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专注力和生产力,以及在复杂和多变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心理健康和积极心态。
不仅提供了理论基础,还结合了大量实用案例和方法,使读者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我们拥有的时间并不短,浪费的却不少。为了提高效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我们创造了无数种时间管理方法,这些方案往往大同小异,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时间的浪费、优化行动等方面入手,但实行时就会发现,很少有人能通过这些技巧获得持久的效果。
关于时间,有这样的3个真相:
即使使用时间管理术,工作效率也没那么容易提高;
越在意时间效率,工作效率就越低;
“管理时间”几乎是不可能的。
心理学领域关注个体差异对行为的影响,时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平等的,但“时间感觉”存在个体差异。
作者将时间人格分为8种类型,首先通过一个5分钟的小测试,了解自己的时间人格,从自我认知开始,对症下药学习掌控时间。(阿信是自信者哦~)
2017年,一篇《我是范雨素》横空出世,让大家开始关注皮村文学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来自天南海北,在北京做着送快递、保洁、维修的工作。
皮村文学小组成立已经有十年了,这些存在感不强的底层北漂聚集在城中村里阅读写作,在这里,他们的职业身份暂时被抹去,那些与文学有关的梦想肆意生长蔓延。
作者袁凌出入皮村文学小组已经有七年了,和皮村文学小组的交往让袁凌意识到,“社会发展得再高端,底层依然是靠人的劳力”,他也相信,“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未必就比上过大学的人少一些想法和感触。”
意识到皮村文学小组的现状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后,袁凌觉得,应该留下一份记录,“毕竟虽然已经有了那么多的报道和拍摄,多数工友的人生故事和梦想仍旧处于聚光灯之外”。于是有了《我的皮村兄妹》。
这个乌托邦也许很快就会随着城中村的改造计划结束,但眼下,它还在继续。
李安的电影丰富多元,很难归类,但不管拍什么样的作品,他总能收获一大批忠实影迷。
李安的电影介于艺术与商业之间,观照东西方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影片表达出的感情丰富而细腻,这得益于他对叙事和人物的关注。
张艺谋曾感叹:“像李安那样能拍中文、英文电影,在东西方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行走的导演,恐怕华语影坛里只有他一人。”
本书是李安的英文访谈合集首次译成中文,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收录了李安的十九篇重要访谈。涵盖了《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在内的经典影片背后的创作故事,以及李安对电影艺术、文化冲突和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
本书首次译为中文出版,不仅为影迷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李安宇宙的窗口,也为电影学者和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你喜欢在哪里读书?
书房?书店?地铁?咖啡厅?
2022年一档叫做《我在岛屿读书》的节目在海南分界洲岛搭建起一座“岛屿书屋”,邀请作家余华、苏童、西川、旅行博主房琪作为常驻主理人,程永新、叶兆言、祝勇、欧阳江河、黄蓓佳、肖全等一众文艺界好友作为嘉宾一一来访。他们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聊文坛往事、谈阅读、写作与生活的意义。
第一季逾2亿次的播放量,豆瓣评分9.1,第二季2023年开播,豆瓣评分已经达到9.2分。
本书脱胎自综艺《我在岛屿读书》,在书中,作家的话,作家的书,海岛的风,桌边的茶都带向你的书房。话题提炼和梳理,回归阅读本身,随阳光海风、主理人与嘉宾的侃侃而谈中,进入迷人的书之世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还原作家与文字最本真的力量。
“我不能说对你一见倾心,没那么猛烈,更不能说日久生情,我等不及。只是在恰好的时刻,你冲进我的脑海,尽情舞蹈,只留下一片圣洁的白色,从此我的生命里,除了空虚,就只剩下你。”
谁能说脱口秀演员不懂深情呢。
工业区、火车、漫长的寒夜、废旧的游戏厅……最近几年的“东北文艺复兴”为我们留下的老东北大抵如此,班宇在序言中告诉我们,在梁彦增的故事里,属于东北的辉煌已经过去,这片土地上更年轻的人用更年轻的视角,注释着踉跄的时空。
梁彦增的故事往往以他的家乡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为背景,从远方回望家乡,从未来回望过去,写下十个真实又魔幻的故事,关于十种追忆。
在双鸭山长大的孩子们走向天南海北,有人只能在北京做一个绕着小区开车的出租车司机;有人要在生命结束前赶回家乡,听逝去的青年时代唱一首歌,来证明自己不曾遗忘的迟暮老人。一些真实,一些小人物,一些记忆里割舍不去的片段,一些曾经的自己的幻影,被生活慢慢磨碎揉搓,塑成遥远陌生的形状,站在我们面前。
2001年,凭借一本《大败局》,吴晓波证明了商业财经写作也能成为畅销书,他的企业史系列像一幅长长的画卷,串联起了从古至今的兴衰更替。
《激荡三十年》记载了中国1978-2008年间的企业变革,作者细致地描述了中国企业变革的草莽时代,人们从他的文字中可以重温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和整个社会的躁动与不安,年广久、步鑫生、袁庚等早期中国改革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一一重现。同时,作者对海尔、联想、万科等知名企业的创业期有非常生动的记录。
作者在完成了《激荡三十年》后,溯源再上,亲笔力作《跌荡一百年》,此为下卷,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作者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
《浩荡两千年》的写作,是作者从中国企业公元前七世纪到1869年这两千多年的商业历史中寻找这些事关当代的问题的答案的过程。在本书中,这些问题有的已部分地找到了答案,有的则还在大雾中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