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地走访来看,安徽的发展有着全面的提升。
无论是省会合肥综合实力的稳步推进,还是芜湖产业实力的持续转型,甚至是皖北地区城乡细节的逐步投入,都彰显了这些年安徽崛起的真实声音。
十三五时期以来,合肥更是以顶尖的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链协作,探索出裂变与聚变两种产业链的培育路径。
合肥兴,则安徽强,侧重省会的战略如今也已在安徽顺势展开。
文件显示,预计五年之内,安徽的GDP总量将挑战7万亿,人均GDP也将达到11万元以上。
当地学者坦言,多年来培育的科创能力,也为安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底蕴。
十四五期间,安徽将继续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亿亩以上、产量820亿斤以上。
一种观点认为,无论各类产业发展的如何,一座省份最终的实力关键还是得看下辖各大城市的发挥。
数据显示,安徽整体的城市级别并不突出。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入围数量来看,安徽甚至不如黑龙江、辽宁等省份。
而在中部地区,安徽整体的城镇化发展并不强,未来还需全力提升。
同期,郑州、武汉、长沙等省会城市,都已经轻松入围了特大城市。短期来看,武汉甚至有望挑战超大城市。
文件显示,特大城市的城区人口在500万-1000万,而超大城市的城区人口在千万以上。
文件标准中显示,我国大城市的城区人口范围为100万-500万。
根据最新的七普数据显示,合肥全市的常住人口为937万,已经强势领先了南京。
而在合肥全市的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70.9万人,占比82.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6.1万人,占比17.7%。
同期,合肥的城区常住人口仅为378万,距离特大城市还有一定距离,但稳定入围大城市是毫无悬念的。
数据显示,阜阳、马鞍山的城区人口都为86万,其实将来成为大城市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七普数据显示,阜阳全市最新的常住人口为820万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阜阳全市增加60万人,年均增长率为0.76%。
截至目前,阜阳全市共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很明显,阜阳如果提升城镇化水平,那么城区人口必然将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