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韩信、张良人称“汉初三杰”,是刘邦打天下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才。
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战必胜、攻必克、伐必取,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保障后勤粮草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但这三人都为我所用,所以我得了天下”。
信持其首,谒高祖於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後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史记》
可是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刘邦得天下后,以私藏项羽旧将钟离昧之名,要逮捕韩信。韩信带着钟离昧的头颅,去陈地向刘邦请罪。
换来的下场依旧是被武士抓捕,被关进囚车押进长安。这时韩信才意识到,钟离昧只是一个幌子,容不下自己继续称王才是真。
昔日百战百胜的“兵仙”韩信,在囚车上悲凉说道:“真如别人所说:狡兔死了,走狗也没用了;飞鸟被杀尽了,再好的弓箭也要被藏起来了;敌国都灭完了,还要这留着这帮功臣干嘛。如今天下已定,我韩信也该死了吧”!
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史记》
可是刘邦没有杀韩信,他多少还有念着韩信功劳的,只是容不得韩信称王。把他贬成淮阴侯,软禁为无牙的老虎。
但刘邦能容韩信,不意味着吕后能容韩信。对刘邦来说,他的威望远高于韩信,只是忌惮韩信百战百胜的能力。让韩信没兵了,他对刘邦就没威胁了。
但吕后不同,她想在刘邦死后临朝称制,就容不下一个百战百胜的大将军。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萧何、张良这些文官再怎么也翻不了天。
军中强者为尊,刘邦有皇帝、统帅双重身份,吕雉却没有。她想在刘邦死后乾坤独揽,就容不下才35岁的韩信活着。
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锺室。 ——《史记》
吕后就想把韩信召进宫里除掉,却又怕韩信不来。就找到了当年月下追韩信的萧何,给韩信写信:“就算你生病了,这次无论如何也要来”!
收到萧何的书信后,韩信进入了长乐宫。一进宫门就被吕后埋伏的武士拿下,一代兵仙韩信竟死于妇人之手,而知己萧何就是最大的帮凶。
所以韩信庙前有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一知己是说萧何成就了韩信,也毁了韩信;漂母救活了卑贱之时的韩信,他又在最富贵时死于吕后之手。
对于韩信的死,刘邦表现很矛盾——且喜且怜之。既为韩信的死高兴,又可怜这样的人,就这样死了。
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 ——《史记》
但刘邦终究没有怪罪萧何、吕后,还在韩信死后封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封地。没有怪罪萧何自作主张,私自杀害朝中大臣。
诸君皆贺,召平独吊。 ——《史记》
所以萧何的心情是高兴的,封赏不重要,重要的是杀韩信这么大的事,刘邦没有追究。从情感上来说,萧何也未必愿意杀韩信,但他就像风箱里的老鼠,吕后、刘邦都得罪不起。
只能为了自己,出卖了昔日知己。知道刘邦的态度后,很多人都跑来为萧何贺喜,连萧何本人也很高兴,只有一个叫召平的老头跑来为萧何哭丧。
召平说道:“相国您要大祸临头了!如今陛下风吹日晒在外平定陈豨叛乱,您却留守朝中没有任何危险。淮阴侯韩信刚死,陛下就派500卫士保护您的安全,您在京城有什么危险?这并非宠信您,而是连您也一起怀疑上了啊”!
原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史记》
召平还给出了解决方法,辞让这次封赏,并捐赠家财资助前线,陛下一定会欢喜的。萧何按照召平所说行事,刘邦果然很高兴,萧何这次转危为安。
但信任危机一旦打开,就没有那么容易弥合。在英布造反时,前线平叛的刘邦又猜忌起了萧何。最终萧何无奈“自污”名节,把自己在长安的名气弄臭,受了一次牢狱之灾。
相国年老,素恭谨,入,徒跣谢。高帝曰:“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 ——《史记》
到最后年迈的萧何,也是弄得垂头丧气,光着脚去给刘邦请罪。刘邦才给了萧何台阶下:“相国为民请命,要把朕的上林苑分给百姓,我不同意我是桀纣之君,您是好丞相。所以我把您打入大牢,只是想让百姓知道过错都是我这个暴君罢了”!
话是好听,但年迈的萧何,一场大牢要了半条老命。
当年宽宏大量的刘邦,英姿勃发的“汉初三杰”,终究还是因信任危机,在战胜了天下之后,赢不了自己的私心。
韩信死、萧何污、张良隐,留下一个无人可信的刘邦在病床上无奈,这样的争斗下谁又是赢家?
古往今来,无人人引萧何自污不死,而为处世经典之道;却不思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是谁打破了信任危机以致人人自危;人人皆为萧何的时代是时代的悲哀,人人敢为韩信的时代才是时代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