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并获得书坛至高无上的地位,是经历过波折的,在南朝宋、齐、梁、陈这段时间时间内,王献之的风头一点也不输给其父羲之,陶弘景就曾说,当时海内几乎人人皆知王献之,钟繇、王羲之的名字都没人提起了:“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
这种情况发生改变要靠一个人,他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正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王羲之的地位开始奠定,而献之则被“打压”。李世民本人和当时的书法家大力临摹、学习王羲之的笔法,并将其奉为“正统”,这些人中,褚遂良是最懂王羲之笔法的,甚至可以说是“唐代的王羲之”“接班人”。
王献之、智永学王羲之笔法但个人风格过于明显,唯独褚遂良能做到以假乱真,他与虞世南在御书院将王羲之真迹临了几百遍,当有人拿羲之伪作给他看时,褚遂良一眼就能辨别出来,而他的临王之作,如小楷《乐毅论》深得羲之原作精髓。
褚遂良的书法近学虞世南、欧阳询、智永,远则直入魏晋,除了专精王羲之,还吸收王献之、钟繇以及篆、隶笔法,时人称其字:“遒丽处似虞,端劲处似欧,而运以分隶遗法。风规振六代之馀,高古近二王以上,殆登善早年极用意书。”
正因为深得羲之笔法,太宗也对他高看一眼,称赞他是“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后世凡学羲之笔法,都绕不开褚遂良,颜真卿、徐浩也是如此,正是“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
晋人的小楷讲究韵致,其笔法丰富,处处“一搨直下”是从隶书向楷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唐代小楷虽然笔法完备成熟,但在丰富性上则少了一些。褚遂良的《乐毅论》则较为完美地再现了晋人风韵,正如名相魏徵所说“甚得王逸少体”。
小楷《乐毅论》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全卷46行、700余字,单字大小约2厘米。笔画温润遒媚,波磔舒展、转折圆转,结字端秀中和、笔致婉丽,撇捺舒展、左右呼应。既有骨力,又不失其肉,刚柔相济,真是古朴与窈窕兼有的典范,通篇气韵如苏轼形容“清远萧散”。
漂亮[点赞]
收藏了!
确实好
撇的笔划写得真好[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