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家孙女就不跟我亲近啊,明明是我一手带起来的娃,结果她外婆一来就不要我抱。这还不算,前几天把她送到外婆家,我心里想的很,就去看她,结果这娃理都不理我。你说,给外人看,还以为我虐待她了似的”!
晚上大姑来我家,跟我妈吐槽最近的不愉快,提到孙女跟她“不亲”的表现后,还抹起了眼泪。眼看一向要强的大姑难受的掉眼泪,我妈和我妹赶紧安慰。

一个说:“肯定是孩子小,现在才1岁啥也不懂呢,别较真,过两年长大了又天天在咱家,自然就跟你亲近了”;
另一个说:“大姑,估计是因为她姥姥身上有妈妈的气味,这孩子想妈,所以才跟外婆亲近。”
你一言我一语中,大姑的情绪慢慢地平复下来。妹妹转头问我:“姐,你有经验,说说你家娃是不是跟奶奶更亲近”。
“不是!据我观察,他们跟咱妈咱爸更亲!”
隔辈亲,孩子跟谁更亲近?大姑认为自己天天带孙女,再加上血缘关系,孙女理应跟自己更亲近些。因此一旦发现孙女跟她的外婆更亲,心理上就非常难以接受。
不止大姑一个人,我在微信中向100+朋友做了一项关于“爷爷奶奶是否在意孩子跟外公外婆亲近”的调查,结果有64人回复家中奶奶在意过这个问题;有18个人表示孩子是由外婆带,奶奶没有参与;剩下的几位则表示没有听奶奶提起过。

这项数据是要求大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的答案,可以看出生活中很多的爷爷奶奶都会在意孩子跟外公外婆更亲近,而是奶奶会尤其在意宝贝跟外婆亲近。老人觉得自己与孙子孙女,有着割不断的血缘,理应跟自己的关系更亲近!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来看科学家们关于孩子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谁更亲近的研究调查:
调查一:美国卢瑟学院,进化心理学家托德·德凯对200多名大学生,做关于家长四位老人的亲密程度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大学生与外婆的互动更为频繁;
调查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也对英国的4000多名青少年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家中4个老人对于孩子的投资,无论是物质还是时间上,外婆都位居榜首,奶奶次之,爷爷则排在最后。
从两项研究上可以看出,孩子更亲近的人的确不是爷爷奶奶,而是外婆。是不是挺意外的?
孩子为什么跟外婆更亲近?为什么两项研究都表明外婆与孩子的关系最为亲密呢?我通过自身的经历与翻阅多项资料后,得出两个很重要的关键点。
关键点一:基因问题
家人在安慰大姑候,提到一句说:外婆身上有妈妈的味道,其实这理由也并非没有根据。妈妈是外婆所生,身上带着外婆的基因。
对于年幼的小宝宝来说,他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却没有办法明确爸爸是谁。虽然四位老人都与宝宝有血缘关系,但人体中的mtDNA(线粒体)只通过卵细胞遗传给下一代,也就是说外婆遗传给妈妈,妈妈遗传给宝宝,因此从基因方面来看,孩子会与外婆更亲近。

关键点二:情绪问题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全世界都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婆媳问题。虽然奶奶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与儿媳妇之间的关系,始终不如女儿一般亲近,对于儿媳来说也是同样如此,婆婆也始终是外人。因此一旦彼此之间有一些问题,往往就会体现在情绪上。

大人总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对于情绪很敏感,能够从大人的表情,说话的声调中感受到情绪的变化。
奶奶即便再亲自己的孙子孙女,遇到婆媳问题的时候,还是会将一些负面情绪不经意的体现在孩子身上。相反,外婆即便与女儿有矛盾,也不会将情绪带在孩子的身上。因此,这也是孩子与外婆亲近的原因。
与外婆亲近不是“白眼狼”其实很多老人不会理会研究,也不愿意换位思考,只是单纯地觉得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变成与外婆更亲的“白眼狼”。
隔壁的王婶就是这样,因为孙女自小喜欢往外婆家跑,就经常对孩子说她养了个“白眼狼”。这样的称呼,加上奶奶严厉、不满意的样子,让孩子委屈又恐惧,结果更不愿意来奶奶家了。原先还是一周来一次,后来变成一个月,有时候看到孩子过来也是满脸的不情愿。

难道与外婆亲近就是“白眼狼”吗?这样的称呼对孩子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都说小孩赤诚,谁对他好,他就跟谁好。他们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判断与感知力,所以无论是血缘关系,年龄大小,还是线粒体的因素,都不能成为判断孩子跟谁亲密的依据。
而且作为大人,更不应该给孩子灌输跟谁更亲密的观点,而是应该让宝贝明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一样爱他。
类似大姑这样的奶奶们,因为孩子跟外婆亲近难受,其实是内心非常地疼爱孩子。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外公外婆,大家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既然这样,就不要因为孩子跟谁亲近而“吃醋”,更不要问孩子“跟爷爷奶奶亲,还是跟外公外婆亲”。

作为长辈要做的是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给孩子积极正向的引导与和谐的生长环境。只有家庭和谐,孩子才能够真正在爱的环境中长大。
Tips:如果奶奶在意外婆,外婆又嫌弃奶奶,那么孩子必然会从双方长辈那里感受到压力,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的!
凌晨妈妈来叨叨:
有句话说“庸人自扰”,有时候人们被情绪所困,往往是自己给自己设想。如果家中奶奶会因为孙子孙女与外婆亲近而吃醋的话, 希望各位爸爸妈妈或者其他家人,能够给予他们正确的开导。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