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莲灯》重映的那一刻,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妈妈,为什么他们都在笑?"小男孩指着银幕上沉香背着莲花和三圣母逃亡的画面,疑惑地问道。
"因为我们都看过这个故事,就像翻开一本尘封已久的相册。"坐在后排的妈妈轻声回答。
上海影城三号厅里,《宝莲灯》正在重映。这部1999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如今再度点亮了大银幕。
"还记得第一次看《宝莲灯》时,我还在上小学。"网友"小熊饼干"在社交平台上写道:"二十五年后重看,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那些年,陪伴我们的不只是一部动画片,更是一段永不褪色的回忆。"
时光倒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走过了75个春秋。从《大闹天宫》到《宝莲灯》,从《佐罗》到《企鹅大帝》,一代又一代的创作者在这里描绘着中国动画的天空。
89岁的高翔老人看到展映消息,主动请缨来给孩子们讲解《企鹅大帝》。他曾三赴南极,用镜头记录下帝企鹅的生活。"爷爷,企鹅蛋真的在博物馆里吗?"七岁的小李追问道。这份童真的好奇,正是电影最珍贵的馈赠。
在沪语版《乌鸦与麻雀》放映现场,一位老观众兴奋地和身边人讨论:"胡歌版的真像孙道临演的华先生啊!"她没发现,配音演员钱程就站在旁边,默默地听着观众们的讨论。
"你还记得童自荣为佐罗配音时的声音吗?"网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评论区写道:"那个声音里有我们整个青春。"
上影75周年展映单元里,31部经典作品串联起几代人的记忆。从《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城南旧事》,从《女篮5号》到《攀登者》,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昨天带女儿看了《宝莲灯》,她问我为什么眼睛红红的。"网友"春天的尾巴"写道:"我告诉她,因为妈妈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这场光影盛宴从上海出发,即将走进北京、西安、成都、杭州、广州。一部部经典电影,像是一封封跨越时空的家书,传递着我们共同的情感记忆。
"谁说动画片只是给孩子看的?"常光希导演在映前导赏时说:"希望今天来看《宝莲灯》的孩子中,有人能继续为中国动画创造新的精彩。"坐在电影院里,看着新老观众脸上相似的表情,我忽然明白:这些电影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它们是连接代际的桥梁,是永不褪色的童年,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文化基因。你说,再过二十五年,我们还会带着谁来看这些经典呢?在暮色四合的上海街头,离开电影院的观众们走向四方。银幕上的故事已经结束,而属于每个人的回忆,才刚刚被重新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