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2年前,“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刘秀祥,现在他的故事更催泪

12年前,“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刘秀祥,现在他的故事更催泪2008年,山东临沂大学迎来一位特殊的新生,他皮肤黝黑,左手编

12年前,“千里背疯母上大学”的刘秀祥,现在他的故事更催泪

2008年,山东临沂大学迎来一位特殊的新生,他皮肤黝黑,左手编织带,右手牵着一位老人。老人神情漠然,乖乖跟在少年身后,仿佛他才是孩子。这对特殊的老少组合,也是当年被人民日报及多家中央媒体报道的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少年,名叫刘秀祥,老人是他的母亲。刘秀祥生于贵州望谟一个边远贫困山村,有人说上帝关门就会开窗,但对这个家庭,门关上了,窗也关上了。本就贫困的家庭,在刘秀祥四岁时父亲病故,接着是一连串的恶性连锁反应。母亲因父亲离世,精神受到重创,患上间歇性精神病。哥哥姐姐不堪窘迫的生活,相继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在破旧的老屋里,刘秀祥和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相依为命,他才11岁,但人生似乎一眼望到头都是黑暗。命运一直对我当头重击,那我就念出一身钢筋铁骨,这是一个11岁孩子不可思议的坚韧。刘秀祥开始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打工上学。他每天要给母亲洗脸,梳头,洗衣做饭,每天要想尽办法解决自己和母亲的温饱,他挖药材、捡废品、抬过钢筋、还睡过猪圈。即便如此,他仍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全县最好的初级中学,但他没钱读,转而找了一所民办中学的免费入学的机会,三年后顺利考入高中,依然带着母亲一起求学生活。高中课业繁重,但该打的工一份不少。刘秀祥只能牺牲休息时间,加上长期营养不良,他晕倒在工地脚手架上,险些丧命。身体一直超负荷运转,在高考前一周的关键时期,刘秀祥病倒了。

带病考试的成绩并不如意,坚忍如刘秀祥,也陷入绝望。他第一次觉得上天是如此不公,他早该这么觉得,但怨天尤人解决不了实际情况。特别是看到母亲,刘秀祥又告诉自己,我还有妈妈,多大的苦难都要撑下去。他调整状态,决心再复读一年,别人复读是把读过的书再读一遍,刘秀祥复读,是把吃过的苦再吃一遍。2008年,命运终于给刘秀祥露了个笑脸,他如愿以偿考上了临沂大学。开学前几天他还在工地,挣和母亲到山东上学的路费。上了大学,刘秀祥不仅打四五份工来维持母子俩的生活,还担任了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和团委宣传部部长。他本就是苦命人,却见不得别人受苦。从初中开始他就默默帮助三名一起拾荒时认识的贫困学生,进了大学,依然为他们筹措善款,这三个孩子中的两人后来都考上了大学。

2012年7月,刘秀祥大学毕业,北京、西安,多家企业为他提供岗位,但他最终选择回到家乡。那个曾经他拼尽全力逃离的地方,他知道贫困有多可怕,他吃过那种苦,他也知道穷病唯一的解药就是教育。自己已经走出来了,但家乡的孩子们,没人带着,就可能永远走不出来。想到这里,刘旭祥坚定地回到望谟,当一名人民教师。十年时间,他把千名贫困学子送进了大学校门。他经常被邀请到各地演讲,他的条件是可以不要额外费用,但必须资助,他家乡的两名学生,多年下来,他对接资助望谟县学生近2000人2018年他调任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他去前一年望谟县实验高中中考平均分才254分,他去之后,至2020年,望谟中考400分以上的学生从300多人突破千人。望谟县高考本科上线率从全州排名第八跃升到全州排名第三。刘秀祥就是学生们活生生的榜样,他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梦想的力量有多大?大到可以在太阳照不到的角落里,萌出芽,开出花,结出果。

那些迷茫的孩子或者像我一样困苦的孩子,人生一定要有梦,有梦之后就去努力地去拼搏。当在拼搏当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你就看看我。——刘秀祥

读书渡己,教书渡人,致敬奉子良师刘秀祥。

评论列表

孙月江
孙月江 4
2021-04-13 16:17
文章若属实,应让刘老师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