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光电极作为光遗传学技术的重要工具,正逐渐展现出其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光电极导电材料二氧化钛(TiO2)的低太阳光吸收率一直限制着其性能的提升。鉴于此,研究者用二硒化钨(WSe2)来取代二氧化钛。二硒化钨以其卓越的光吸收系数和能量转换效率,成为制造高性能光电极的理想选择。
二硒化钨图片
光电极,这一将光刺激与电活动记录功能完美融合的电生理器件,正逐渐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崭露头角。它配合光遗传学技术的应用,通过光源发出的光耦合进入光纤,照射在经过光基因转染的细胞上。当光强和波长适当时,细胞膜上的光敏离子通道被启动,引发细胞产生电活动。这种电活动的变化随后被光电极上的电极所记录,为科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数据。
然而,传统的二氧化钛半导体材料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其太阳光吸收率较低的缺点一直困扰着科研人员。这一局限性使得二氧化钛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性能光电极需求。因此,寻找一种新型材料来取代二氧化钛成为了当务之急。
光电极图片
在经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后,二硒化钨这一神奇材料终于被应用上了。它由上下各一层硒原子连接中间一层钨原子所组成,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二硒化钨具有出色的光吸收和能量转换性能。与二氧化钛相比,二硒化钨的光电转换效率高达17%,而二氧化钛只能吸收5%的太阳光。这一显著的优势使得二硒化钨成为制造高性能光电极的理想选择。
二硒化钨的出色性能不仅仅体现在其高光吸收系数和能量转换效率上。它还像石墨烯一样能够吸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电力,这一特性为光电极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