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的强盛,是从胡服骑射开始的。
因此,赵国的骑兵,也就闻名于天下了。
然而,在对赵国命运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长平之战中,赵国的骑兵也似乎没有什么表现。
这是怎么回事呢?
胡服骑射后,强大起来的赵国骑兵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史记.赵世家》
赵国的强盛,直接就是从“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开始的。
变法开始,赵国很快就发展出了一支战略骑兵,并很快就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胡服骑射”的第二年,赵国就开始了对中山、胡地的战争。
赵武灵王身穿胡服,亲率骑兵出遗迹之门,西略胡地,至榆中,“辟地千里”,林胡王献马。赵武灵王委派代相赵固主持胡政并统率其军队。
同时,赵国又连续对中山国发动攻势,一举灭掉了中山国,“北地方从,代道大通”。
而在赵武灵王去世前,他已经在准备将其“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的战略意图付诸实施,也就是以骑兵力量为主,实施对秦的战略进攻。
可以说,赵国确实建立起了强大的战略骑兵,并以之为赵国的重要优势。
然而,在对赵国命运最有决定性意义的长平之战中,赵国的骑兵,却似乎没有什么表现!
长平之战中的骑兵表现长平之战期间,赵国骑兵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整场作战中,都没有赵国骑兵发挥作用的记载。无论是廉颇还是赵括,都没有“用骑”的特别交代。
相反,倒是对面的秦军骑兵,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白起对赵军的歼灭战中,白起部署了5000骑兵为快速机动部队,待赵军进攻部队陷入围困后,迅速插入赵军壁垒之间,牵制和监视留守在各营垒中的其他赵军,并择机打击其后方营地。
可以说,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包围战中,秦军这支规模不大的骑兵部队,起到了打乱赵军后方,封锁赵军粮道的关键作用!
既然赵军以骑兵闻名,为何在这样的决定性时刻,赵军骑兵没有什么作为呢?
长平之战中的骑兵1、骑兵比重较小。
后来,李牧在雁门大破匈奴军。
当时的参战部队,集结了善于冲锋陷阵的“百金之士”5万,“善射之士”10万,参战人员规模在15万以上。
然而,战马只有13000匹,战车1300辆。
即便所有的马都匹配给骑兵(实际上不可能),骑兵的规模也不及1/10。
而雁门之战的参战赵军,是代地之兵,是赵国,乃至天下当时骑兵比例最高的。
显然,长平战场,骑兵的规模是更小的。
何况···
2、长平战场地形不利于大量使用骑兵。
长平之战,是一场大规模的山地作战,不利于骑兵驰骋。
因此,长平之战中,骑兵的比例自然是更低的,而且,不容易发挥出特别作用。
所以,长平之战,骑兵不容易出彩,也就不足为奇了。
赵将的用兵特点,决定了赵军骑兵难有作为战国时期,由于马镫等装备尚未出现,骑兵战术主要以骑射为主。
骑者,军之伺候也,所以踵败军,绝粮道,击便寇也。故车骑不敌战,则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六韬.均兵》
当时的骑兵,尚不具备正面冲击敌阵的能力。相反,正面作战中,“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
当时,骑兵的主要工作是侦察、骚扰、破袭敌军粮道和后方,以及追击。
用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乱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利也。夫骑者,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闲,故名离合之兵也。——《孙膑兵法》
因此,骑兵能发挥多大作用,与将领的用兵特点有很大关系。
白起集结起5000精锐骑兵,插入赵军后方营垒之间,监视、牵制赵军营垒,破坏其后方,使骑兵充分发挥了作用。
也就是说,在白起的安排下,秦军骑兵“乘敌虚背”、“遮其粮食,绝其军道”、“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烧其积聚”,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作用。
然而,赵将,无论廉颇还是赵括,都没有为骑兵发挥创造出机会。
廉颇先是进行了艰巨的前沿阵地争夺战,然后进入堡垒对抗战;
赵括则组织了对秦军勇猛的正面冲击,被围后,也是组织猛烈的正面突围。
整个过程,都是正面对抗,骑兵因此始终是“一骑不能当步卒一人”。
如此,赵军骑兵在长平之战中没有什么表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赵国骑兵的主要力量,应该没有参与长平之战赵国的骑兵,多来自代地。
赵武灵王之后,赵国的重心一直在南,对北方的经营大幅减少。
而在楼烦等部被赵国压制后,匈奴逐渐崛起,九原等赵武灵王时期有效控制的区域被匈奴掌握,匈奴的势力直接威胁着代地,成为赵国的大患。
我们都知道,为了对付匈奴,李牧在代地装孙子装了很多年。
从时间来计算,长平之战前后,大约正是李牧在代地“装孙子”的阶段。
因此,代地骑兵,大多被牵制,没有参与长平之战,概率是很大的。
何况,长平之战,赵国可能缺粮,但并不缺兵,因此,没有大量骑兵调入参战也是很正常的。
赵国步骑协同在李牧时期才逐渐成熟尽管赵国“胡服骑射”扬名天下,但是,赵国在战术上的协同创新,长期不够。
赵武灵王变法时,“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变服骑射,以备其参胡、娄烦、秦、韩之边”···
也就是说,赵国建立舟师,以防御齐国;胡服骑射,主要是为对游牧地区加强控制。
所以,赵国的军事建设,是从战略上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建设,但对更精细的多兵种配合,则长期没有进一步发展。
赵国的多兵种配合,大约是在李牧时期才逐渐成熟起来的。
在雁门之战中,李牧将步、骑、车协同使用,才真正使赵军的战术水平成熟起来。
然而···那时的赵国,国力已衰了。
赵军虽然此后屡次击败秦军,但赵国的灭亡,已是不可避免了。
总之,在当时的中原,骑兵仍然不能成为决定性力量。
即便是以胡服骑射闻名天下的赵国,以养马出身的秦国,车、步兵依然是占据主要地位的。
至于骑兵,在当时,只有在白起、李牧,以及时代稍晚的项羽、韩信这种人物的手下,骑兵才能充分发挥其威力。
因此,长平之战时,赵国的骑兵没有什么发挥,甚至很可能参加的兵力不多,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赵国因为国力限制基本都是轻骑兵,而秦国大部分都是重骑兵,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