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广西标杆国营厂,曾两次改命,最终彻底告别

风见听闻 2025-01-22 03:27:20

为什么我总喜欢写旧工厂?

因为它们都快被遗忘了。但几辈人的青春和贡献,和那些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

本文记录一个走过半世纪的氮肥厂,是否有你的记忆?

(本文实拍图由suraimu提供,不胜感激!)

01

窗外已是2025年,窗内还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空荡而凌乱的办公室,只有阳光和灰尘时常光顾。

逐渐暗淡无色的藤椅,不知道是多少人奋斗过的岁月。

摆满瓶瓶罐罐的实验室里,那些专注的身影已不知所踪。

老式打印机、老式座机被丢弃在角落,布满了灰尘。

发黄的日历、掉落的门牌、各种办公用品,就如几代人的青春散落一地。

外面是有年代感的办公楼,以及杂草丛生的庭院,爬满藤蔓的房屋。

它叫做武鸣氮肥厂,曾支撑武鸣工业的半壁江山,以上只是一隅,偌大的生产区已荡然无存。

1969年建成投产,2018年宣告永久关闭,2020年标志性大烟囱轰然倒塌。

轻描淡写的几笔,是武鸣氮肥厂长达半个世纪的跌宕起伏。

02

在大兴农业的时代,我国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两家氮肥厂。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西大大小小的氮肥厂达70多家,初期主要生产尿素、合成氨等肥料,大大提升了粮食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1969年,国营武鸣氮肥厂建成投产。

此后的几十年里,它一直都是武鸣县数一数二的大型国企,1987年年产氮氨46万吨。

氮肥厂的烟总是熏得人难受,但进厂上班却羡煞旁人。

工厂建有自己的子弟学校、工会、宿舍楼等,还有直达的公交车,时常人来人往,无比热闹。

上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经济结束,市场经济冲击之下,大部分氮肥厂陷入生存困境,举步维艰。

武鸣氮肥厂没能躲过这一波冲击,1993年亏损达531万,但仅仅一年后,就迎来命运的转折。

武鸣氮肥厂紧跟时代,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迅速扭亏为盈,还研究成功优质氮肥。

此后其更是兴建水泥生产车间、与区烟草公司合资开发年烟草专用肥生产线等,走向化肥综合加工道路。

彼时武鸣氮肥厂,一跃成为广西标杆企业,是何等风光。

03

后来国企改制,加上国内化肥产能过剩,武鸣氮肥厂再次陷入困境,资产被法院拍卖。

2003年,广西苍鹰化工投资有限公司接手武鸣氮肥厂。

国企变成民企后,武鸣氮肥厂在节能降耗上进行设备和技术的升级和改造,进入新一轮繁荣。

其主要生产“黑白”牌液氨、氨水和碳酸氢铵等产品。

随着武鸣人口增加、城区扩张,环保问题备受关注。在武鸣总体规划(2013-2030)中,氮肥厂所在地被规划为住宅用地。

再加上武鸣氮肥厂毗邻饮用水源——灵水湖,显然已不符合时代发展。

2018年,武鸣氮肥厂与政府签订关闭协议,还武鸣一片碧水蓝天。

2020年,武鸣氮肥厂生产区被拆除,只剩人去楼空的办公区,以及迈入暮年的生活区。

故事,散场。

0 阅读:0

风见听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