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人民的一种传统习俗“禾晾”,专门用以晾晒农作物的牌架,家家户户都用它

银子体育 2019-01-01 20:10:23

大家好,我是小编亮哥哥聊娱乐,今天我给大家介绍我国少数民族侗族中的一个风俗习俗,一种专门用心晾晒作物的牌架,人称“禾晾”,是侗族独有的一种晾晒作物的工具。

如果你第一次来到龙胜侗乡,一定会对寨外的一种建筑感到惊讶。那就是,在清清水溪傍,绿绿村坡下,屹立着一排排整齐而连贯的、排坊式的牌架。这是寨栅吗?不是。它联串围寨而立,有一丈多高,每排由两根杉柱和两块穿方构成,中间横穿着一二十根圆木的活动桁条,可取可安上。这些牌架是各家各户自起的,排顶都盖着两边一尺宽人字形的杉木皮,牌架上横贯的桁条是放晾东西的。这一沿溪或绕寨的牌架与风雨桥、鼓楼、木楼一组合成了别具一格的山寨奇景。

这就是侗乡独有的'禾晾”,侗语称为“两莽”,意思是单排的“禾晾”。(“禾晾”,也称为“禾廊”。)

侗族人民聚居在高寒山区,多种糯禾、黄粟、糁子。珍惜禾粟,已成传统。各家各户都必选定受光长、通风良好、附于寨边的地方建牌作架,专作晾晒禾把、黄粟、糁子穗之用。由于侗族人民素来团结同心,所以,禾晾也就一排紧靠一排,一直把溪旁寨边围满,自然构成一个连心架,寨中的鼓楼遥遥地成了“圆心“。

在旧社会,侗乡的“禾晾”分为两种:少数殷富人家起的是“晾屋”,木楼式,不是单牌;多数贫苦农民,田地少,禾把也少,只能起一个单排“禾晾“。在后生传唱的情歌里有这样的歌:

我家的“禾晾”象我一样孤单,

难比你家“晾屋”宽宽占半屯。

我家的屋和喜鹊的窝差不多,

你家的扒锅就可盖住我的房顶。

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差别没有了。寨寨木楼瓦房,鳞次栉比;甘村“晾排”规划整齐,沿溪环寨,真是一派雅致的风光。

每逢金秋时节,糯禾伏垄,黄粟戏风,穆穗成拳。侗家男女磨亮禾剪,入垌开剪,闹得山欢水笑。待到傍午或是夕阳返照,哥妹们在长辈的指挥下,把沉甸甸的、比金子还黄的禾把挂满“禾晾”里间,将黄粟、糁穗挂在外间。这时看去,绕寨的禾晾,就俨然一道新筑的金色长城。

每逢冬季,禾把被太阳晒够,风干吹透,这就是侗家放禾下晾,盘点入仓的时候了。家家宰肥鸭,杀羊牯,到别寨请来亲朋,接回姑姨,共庆丰年。鼓楼岩坪,芦笙响彻,笛音缭绕,溢满升平盛世的节日气氛。

小编认为,透过侗乡的风俗习俗“禾晾",让我们看到了侗家人民那种不但勤劳、勇敢,朴实而同心,而且侗族人民的那种公道公正,品德高尚的情操。要不然一年的收成怎能久久地晾在寨外日晒风干呢?

对于侗族的这种风俗习俗“禾晾”,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

0 阅读:0

银子体育

简介: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体育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