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晚,王格格气场全开,韩雨彤很端庄,余茵姜十七太网红了

凡阳观娱 2025-03-15 22:18:32

这事儿有意思。昨天刷到苏州红毯的现场视频,几十个短剧演员集体亮相,场面堪比菜市场里办巴黎时装周。有人西装革履走得像华尔街精英,有人裹着亮片裙活脱夜店气氛组,真应了那句老话:人靠衣装马靠鞍,可有些鞍子套在马背上,怎么看都像驴拉磨。

先看台上那位穿墨绿色丝绒西装的韩雨彤。188cm的个头往红毯上一杵,活脱脱从都市剧里走出来的职场女强人。人家这半年接了三部正剧,据说片场导演都夸她"自带三分戏"。旁边赵佳更绝,浅灰色高定往身上一套,举手投足都是影视剧女二的派头。这二位算是给同行打了个样:短剧演员想上位,光会瞪眼嘟嘴可不行,得把角色刻进骨子里。

可转头看到余茵的造型,我手里咖啡差点洒键盘上。这姑娘顶着两斤重的假睫毛,脸上粉底厚得能刮腻子,活生生把红毯走成了直播间。更绝的是姜十七,明明在短剧里演清纯校花挺自然,偏要画个欧美截断式眼妆,远看像被人揍了两拳。有网友毒舌评论:"这是要转型当美妆博主?"

我特意翻了几部她们的短剧作品。余茵在《替身新娘》里演女反派其实挺带感,姜十七在《校草爱上我》里的哭戏也算可圈可点。可到了红毯这种考验个人气场的场合,愣是把七分演技糟蹋成了三分廉价感。这让我想起去年某位转型成功的短剧演员说的:"镜头前能装三分钟叫演技,装三小时叫本事。"

数据更说明问题。某平台统计显示,近三年从短剧杀入影视圈的演员里,83%都接受过专业形体训练。有个典型案例是去年爆红的李梦然,拍短剧时专门请中戏老师辅导台词,现在已经在正剧里挑大梁。反观那些只会比心的演员,多半还在同类型短剧里打转。

这现象背后藏着行业暗流。现在短剧市场日活破3亿,但真正能出头的演员不足1%。有个制作人跟我透露,他们选角时最看重"可塑性":"观众看短剧是图爽,但资方看演员是看未来十年的可能性。"这话说得直白,却也现实。

记得去年某电影节,有位短剧出身的演员穿着定制西装亮相,媒体愣是没认出来。后来才知道他提前三个月请造型团队,把历年获奖影片研究了个遍。这种用心程度,活该人家现在片约不断。反观这次红毯上某些敷衍了事的造型,真应了那句老话: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

说到底,短剧演员正站在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有人把红毯当跳板,有人把红毯当终点。这让我想起影视圈那句老话:"观众或许会为你的颜值停留三秒,但会为你的演技驻足三年。"在这个快餐文化盛行的时代,或许我们更该给这些"预备役"演员多点成长空间,毕竟谁不是从青涩走向成熟呢?

0 阅读:80

凡阳观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