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四万首诗为什么不如刘邦的两首出名?皇一代和皇N代的差距

你若喜欢怪人 2022-08-06 22:10:38

乾隆一生写诗四万三千多首,却不如刘邦的两首诗出名,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开国皇帝与躺在祖宗功劳簿上的皇帝的差距吗?

据不完全统计,乾隆一生所做的诗词竟然超过了四万首,要知道,在诗歌繁盛的唐朝,全部诗人加起来的作品也不过才五万首而已,可见乾隆的产量有多么的惊人。

一般而言,量变会引发质变,可是这个规律并没有出现在乾隆的身上,他所写的诗词基本上不怎么出名。那么乾隆这么多首诗,为什么不显人前呢?其实这是有原因的,比如说下面这首《咏花》:

一朵两朵三四朵,五朵六朵七八朵。

九朵十朵十一朵,飞入草丛都不见。

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出,乾隆在写诗上真的没有天赋,他所写的诗更像是现在朋友圈里的打油诗。乾隆活了88岁,却作了四万三千首诗,平均每天写1.3首诗,真是难为了这位“十全老人”了。

相比较而言,文盲皇帝刘邦一生的诗作就少得可怜了,仅有两首。但是这两首却能力压乾隆的四万三千首,流传甚广。

刘邦的第一首诗是《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诗都不能算完整的一首,仅仅只有三句,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曾背诵过这首诗。当时刘邦刚刚建立汉朝,百废待兴,但是淮南王英布却起兵叛乱。

朝中将领老的老,死的死,英布又骁勇善战,所以刘邦不得不亲自出兵平叛。在战胜英布后,路过自己的故乡沛县时,刘邦召集沛县的父老乡亲一起饮酒。酒酣之际,刘邦一边击筑,一边创作了这首《大风歌》。

这首诗虽然仅有三句,但全诗却浑然一体,语言质朴,大气磅礴。第二句便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当时得刘邦踌躇满志。而第三句则换了层意思,表达了天下初定,刘邦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这首诗也是刘邦最出名的作品,沛县还因为这首诗建造了一座“歌风台”,用来纪念刘邦写诗的故事。

而刘邦的第二首诗则是《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翮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与《大风歌》相比,刘邦的这首《鸿鹄歌》就没那么出名了。因为在《大风歌》中刘邦说的是国事,而在《鸿鹄歌》中说的却是家事。

刘邦在建立汉朝后,立吕后所生的长子刘盈为太子,但是刘盈为人过于仁厚软弱,刘邦一直觉得刘盈不像自己,所以并不喜欢他。这时深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便趁机鼓吹耳旁风,怂恿刘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

晚年的刘邦也多次动了另立太子的心思,但是一直犹豫不定。这时吕后听从张良的建议,请出了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

刘邦见刘盈羽翼已丰,这才打消了另立太子的心思。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写下了这首《鸿鹄歌》。这首诗原本是做楚歌歌词用的,是戚夫人跳舞时的伴歌。

正如诗中所写“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太子羽翼已丰,即使是心爱的戚夫人,他也无力改变这种格局了。刘邦驾崩后,戚夫人也遭到了吕后的报复,被做成了人彘,下场不可谓不惨。

其实从刘邦的诗词中明显可以感受到开国皇帝那种独霸天下的气场。相比较而言,乾隆的诗作更给人一种附庸风雅的既视感,这也是他四万三千首诗词不如刘邦两首诗词出名的原因吧?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