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淮南民谣
淮南王刘长一封书信平定南越之后,刘恒又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自己的弟弟,淮南王刘长。
刘长,是刘邦的小儿子。
刘邦称帝后,有一次路过赵地,时任赵王是刘邦的女婿、鲁元公主的丈夫——张敖。
为了讨好自己的皇帝老丈人,张敖就向刘邦进献了一名美女——赵姬。
该说不说,刘邦的身体是真的好。
只临幸了赵姬一夜,就播了龙种。
张敖怕丈母娘吕后生气,就没敢把赵姬送到宫里去,而是偷偷建了个宅子把赵姬供养了起来。
天有不测风云。
次年,因贯高谋反,张敖被抓,赵姬亦受牵连被囚。
赵姬对狱卒说:“我现在已经怀了陛下的孩子,希望陛下能网开一面。”
狱卒一听,这还了得,赶忙层层上报,把事情告诉了刘邦。
刘邦当时正在气头上,并未理会此事。
当是时也,审食其和吕后关系特别亲密。
于是,赵姬的弟弟赵兼便找到审食其,拿出钱财,请审食其把赵姬怀孕的事情告诉吕后,希望吕后转告刘邦。
但审食其只是向吕后提了提这件事,见吕后不想说情,就没有再坚持。
后来,赵姬生下小刘长后,怀恨自尽。
当狱卒抱着小刘长,见到刘邦时,刘邦追悔莫及,非常伤心,就下令把刘长交由吕后抚养,并将赵姬厚葬于故乡真定县。
刘长长大之后,被封为淮南王,再加上一直由吕后抚养,因此在吕后当政时期,并没有被波及,反而过的逍遥快活。
长大之后,刘长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开始对审食其怀恨在心。
再后来,汉文帝刘恒成了皇帝,而刘长就成了皇帝唯一在世的弟弟,地位尊贵,
刘长长得人高马大,力能扛鼎,很是英武。
汉文帝三年,刘长入宫朝见皇帝大哥。
朝见完大哥之后,刘长就带着一个随从前往辟阳侯府,去见辟阳侯审食其。
审食其一听说淮南王来访,赶忙慌慌张张出来迎接。
谁知一见面,刘长就从袖中掏出一把铁锥,对着审食其的脖子就是一锥。
审食其吃痛不住,瘫倒在地,刘长就命令随从当场将审食其斩杀。
杀完审食其之后,刘长脱光衣服,肉袒见皇帝认罪。
刘恒本来就不怎么看得起审食其,而且凶手又是自己的亲弟弟,便以“伤其志为亲”为由,赦免了刘长。
好家伙,当众把一个侯爷杀了,最后还啥事没有。
这下,宗室、大臣都害怕淮南王刘长,就连刘恒的太子刘启也害怕自己的这位小叔叔。
而刘长自己则更加骄纵。
这时候,文帝时期的名臣,袁盎劝谏道:“诸侯太骄,必生患”。
但是刘恒并没有理会袁盎的劝谏。
这个袁盎可不是一般人,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他的话,那就只能是“正直”。
袁盎其人作为文帝时的名臣,袁盎一生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劝谏。
按理说,皇帝最讨厌的大臣就是爱劝谏的大臣,毕竟谁都不愿听人叨叨。
但是汉文帝却从不讨厌袁盎,反而还非常喜欢这个家伙。
因为袁盎是一个大儒,他的中心思想,就是劝谏皇帝遵循“礼”。
而袁盎口中的礼,绝不是那些用来束缚皇帝们的迂腐之礼。
而是——大权独揽。
袁盎认为,按照礼的原则,天子是天生大于群臣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诸侯王?丞相?大将军?匈奴?南越王?
对不起,不管你头衔多大,你永远都是臣。
什么?你不服?那就只好来硬的。
所以,袁盎就形成了自己的政治纲领:
削藩、集权、攘夷。
对于诸侯王,袁盎劝文帝削藩;
对于丞相,袁盎劝文帝集权;
对于匈奴,袁盎劝文帝征伐。
这可正中文帝的下怀。
可是,汉文帝毕竟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袁盎的这些想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不可能实现。
但这并不妨碍刘恒喜欢袁盎。
好了,让我们把镜头转回刘长。
谋反在刘长被汉文帝赦免之后,刘长就越来越放肆了。
放肆到什么程度呢?
出入的仪仗规格,和皇帝一样。
最后,果然如袁盎所说。
刘长越来越骄纵,竟然在大汉律令之外,在淮南国自己制定法律,并强制施行。
同时,将朝廷任命的大小官吏全部驱逐,自己任命官吏。
按理说,这几样,不管哪一个都够杀头的罪,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刘恒竟然全部默许。
除此之外,刘长还窝藏逃犯。
很多在长安犯了罪的人,都逃到淮南国。
逃到淮南国后,淮南王刘长不仅不抓他们,还给他们饭吃、给他们房子住。
有特殊本事的,刘长还封给他们爵位。
根据记载,当时,刘长给这些罪犯们封的最高爵位,竟然关内侯。
要知道,汉武帝时代的李广,打了一辈子的仗,也没能封个侯。
卫青第一次出兵打匈奴,仗打得那么漂亮、取得了那么多的战果,也就只是封了个关内侯。
刘长越做越过分,刘恒也不能不管了。
刘恒派舅舅薄昭,写了一封书信,斥责刘长。
薄昭毕竟是刘恒的长辈,当然也就有资格教训刘长。
在信中,薄昭指责了刘长近几年的所作所为,并要求刘长主动上书请罪。
薄昭虽然是刘恒的舅舅,这封书信也算文采飞扬,但是,比起刘恒写给南越王赵佗的信来,可是差得远。
刘恒对南越王赵佗修书一封,南越50万大军当即罢兵。
薄昭对淮南王刘长修书一封,刘长直接拉着70来人、40多辆战车造反了。
刘长此时年仅24岁,年轻气盛,不受委屈。
当然了,对于刘恒来讲,70个人、40辆车的反叛,就只是小孩子的荒唐胡闹。
结果不言而喻,刘恒一纸诏书,就有人把刘长绑了,送到了长安。
刘恒把刘长交给大臣们定罪。
第一次,是时任丞相张苍为首的高级官员们,给刘长定罪,罪名是:“弃市。”
刘恒没同意,理由是“不忍心”,然后又让两千石以上的高官全部参与进来,再讨论刘长的罪名。
两千石高官议论的结果,依然是“弃市”。
这群人是完全不体会自己老大的用心啊。
其实怎么处理刘长都没问题,但是不能直接朝堂定死罪。
原因很简单,刘恒绝不允许自己背上杀弟的恶名。
于是,刘恒给出了自己的处理意见:废除王位,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所谓活罪,在普通人看来,那也是享受:将刘长迁到蜀地,给他盖一所房子,老婆孩子全都跟着去,还允许刘长带美女、侍卫十人,每天供应五斤肉,二斗酒,放在囚车里一路从长安拉到蜀地示众。
当然了,那70个跟着造反的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全部被诛杀。
对于这个结果,大臣们虽然不满意,但是毕竟是自己老大亲自下达的,也不敢有异议。
但是袁盎站出来了,袁盎当然是不会反对自己老大的,相反,袁盎是为了老大着想。
他对汉文帝说:“淮南王性格刚烈,从小也没受过辱,您这样把他从长安一路囚车示众,拉到巴蜀,恐怕他受不了屈辱而自杀,到时候陛下恐怕会背上杀弟之名啊!”
刘恒说:“我就要让他吃一点苦头,长长记性。”
最后事情果然如袁盎所料,刘长刚出长安不久,就因不想受辱,绝食而死。
汉文帝的心事刘长的死讯传来,刘恒非常伤心,饭也吃不下去了。
他又把袁盎找来,对袁盎说:“我真后悔没有听你的话啊,让我的弟弟就这样丢了性命。”
接下来,袁盎就表演了一番史诗级的操作——如何劝皇帝。
袁盎说:“陛下宽心就行,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您后悔也没有用。”
刘恒没有理会他,继续哭。
袁盎接着说:“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刘恒立马不哭了,连忙问道:“我有哪三个高世之行?”
袁盎说:“第一件事,当年太后生病时,陛下衣不解带侍奉三年,每次吃药您都亲自尝过之后才允许给太后吃,就算是曾子这样的圣人也难以做到,这个叫至孝;后来诸吕诛灭,陛下又以万金之躯,来到长安这个腥风血雨的地方,继承宗庙,这叫至勇;陛下即位时,向西推辞了两次,向南推辞了三次,当年许由也才谦让了一次,陛下却五让天下,这叫至谦;此次淮南王事件,陛下的本意其实就是让他吃点苦头,磨练心志,只是路上的侍卫侍奉的不周全,导致淮南王丢掉性命而已。以陛下至孝、至勇、至谦之德,难道还会有人怀疑你杀了弟弟么?”
这通话一说,刘恒立马就不伤心了。
这段记载非常有意思,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而《汉书》、《资治通鉴》中都没有记载这番对话。
想来,大概是班固和司马光,觉得这番对话太露骨,有损汉文帝仁厚的形象,因此不记载。
但是,这件事大概率是真的,因为,汉文帝一直都特别在意自己的名声。
说到底,刘恒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优秀的皇帝,无论是帝王心术,还是政治手段,还是治国能力,绝对在中国历史上是数得着的,但是,如果非要给刘恒找一个缺点的话,那就是太在意自己的名声,太在意自己的羽毛。
这个缺点,也让他今后处理与诸侯王的关系、与匈奴的关系的过程中,顾虑太多,无法取得像汉武帝那样的丰功伟绩。
纵观汉文帝的一生,可以说是完美,但淮南王刘长之死,则是抹不掉的污点。
六年后,民间有一句歌谣传唱:“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春。兄弟二人,不相容!”
文帝闻之而病。
汉文帝对于刘长妥妥的就是捧杀,他知道刘长骄纵故意惯着他,就是等着犯下大罪在找机会除掉刘长。而那70人40量战车造反之事最为诡异,刘长虽然比较幼稚但也不是傻子,70个人怎么能造的了反,真相早已不可窥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