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安石与苏轼的恩怨情仇

卧山君历史 2024-09-27 01:39:41

众所周知,北宋最不注意自身形象,不讲究个人卫生,不修边幅,甚至连口脸都懒得洗就上朝的宰相,那就是性情古怪、我行我素的拗相公王安石。

他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北宋士大夫天团。他的家族一门八进士,真可谓书香门第、官宦世家。虽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留下的诗句堪称宋诗的压卷之作。但却替后朝的两代无道昏君,背了亡国之耻的大黑锅,成为活生生的大冤种。

在人才辈出的北宋,王安石与大文豪苏东坡,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名垂千古的人物。二人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并占据显赫地位。只是王安石年长苏轼16岁。

按常理说。王安石出道比苏轼早,算是苏的前辈。然而,谁曾料想,同样作为千古才子的两个人,一生之中大部分时间,都因政见不合,而相互攻讦,形同水火。

两个人所结下的积怨梁子,是从苏轼的父亲苏洵就开始。

王安石比苏洵的年龄稍小,但成名比苏洵要早。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名扬天下的时间仅次于欧阳修。

宋仁宗庆历二年(即范中淹完成《岳阳楼记》的前四年),王安石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也是唐宋八大家高考成绩位置比较靠前的一位。

而此时的苏洵还在家中奋发苦读,备战来年的高考。

到了嘉祐元年(1056年),翰林学士(正三品)欧阳修宴请天下名士,王安石和苏洵也位列其中,奇巧得很,二人还是相对而坐。这也是苏洵与王安石第一次会面。

此次相遇,彼此之间都给对方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苏洵十分嫌弃、厌恶不拘小节、不修边幅,衣着简朴、蓬头垢面、邋里邋遢的王安石。

而席间所有人谈笑风生、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唯独王安石滴酒不沾。就连身为东道主的欧阳修屡次敬酒时,王安石依旧无动于衷,不近人情,不给面子。这让性情中人的苏洵极为不爽,文人的修养使苏洵没有即刻发作。

宴会结束后,宾客各自打道回府。出于好心的苏洵却留下来单独提醒欧阳修:“自古以来,不近人情者大多会祸乱天下,王安石必定是那样的人,望欧阳兄最好早点与他绝交,以绝后患”。

欧阳修十分了解王安石的个性特征,并未太在意。后来此话传到了王安石的耳朵里,王安石与苏洵便因此结下了梁子,埋下了结怨种子。

到了嘉祐二年,即公元1057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苏轼弟弟)参加了进士考试。

这一年的进士会试,名士辈出,堪称古代科举考试最牛叉的一届。

主考官是欧阳修,副主考梅尧臣(徽州宣城人)。

考生有曾巩、苏轼、苏辙兄弟俩、程颢、张载、吕惠卿等,数不胜数的名宿大腕云集考场。

考试结果出来后,苏轼排名300之中、而苏辙排名400之中。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苏氏兄弟俩感到十分意外,于心不甘。

于是在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苏辙又参加了难度更大的考试。结果,苏轼、苏辙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

放眼观望整个宋代。高考成绩达到前三甲者,仅有49人。由此可见,苏轼的确才华出众。

王安石苏东坡金陵之会

当时,王安石负责起草任命官员诏书的工作(相当于组织部长)。

由于王安石与老苏家有宿怨,导致王安石对苏家兄弟俩的任命诏书下达,迟迟犹豫不决。

不过,王安石对苏轼并没有太大的意见,二人同为放荡不羁的人,性格颇为相似。王安石也并非气量狭义之人,本着惺惺相惜,就将任命诏书下发给了苏轼。

而苏辙的性格特征,文风套路,处事风格与父亲苏洵极为相似。因此,苏辙的任命诏书迟迟未发,等待皇帝另派他人颁发。

此曲一闹,老苏家与王安石的梁子,结得更深了一步。

两年过后,王安石的老母亲病故。当朝文武百官都悉数前来吊唁。

如此悲伤时刻,唯独苏洵不忘伤口撒盐补刀,竟写下了一篇《辩奸论》,痛骂王安石是乱臣贼子。

此事之后,王安石对苏家父子的厌恶憎恨之情达到极限。毕竟在治丧丁忧期间,竟敢口无遮拦,有失圣人之道,于情于法能以容忍。觉得苏洵的行为太幼稚可笑,有失文人大雅。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主政朝野,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安石变法”。

苏轼四次上书痛骂王安石。王安石也回敬:“轼才虽高,但所学不正”。

熙宁四年,苏轼主持操办科举考试。出考题时,含沙射影攻击王安石独断专行,祸乱朝纲。

王安石一怒之下,奏本神宗将苏轼逐出京城,贬到了杭州。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苏轼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危机。

王珪、赵挺之、李格非、王定、沈括等人构陷苏轼,苏轼面临杀身之祸。

此时,王安石却挺身而出,不计前嫌,力保苏轼,才得以保全性命。

后来。苏轼感慨万千:万万没想到,在命悬一线的关键时刻,救自己性命的人,竟然是自个的最大政敌!

王安石晚年退休闲赋时期,苏轼被朝廷由黄州再贬到汝州。听闻王安石正在自己的必经之路~金陵城。

于是,寄书信表示想到金陵南京拜访探望王安石。王安石得知后欣喜若狂,早早就在江边等候苏轼的到来。

苏轼见到风烛残年的王安石,内心五味杂陈,作揖道:“今日子瞻敢以野服见大丞相”。

王安石打趣道:“这世间之礼俗,岂能适用我等二人?”

欢迎仪式结束后。王安石拉着苏轼的手回到了府邸。

二人一起观风景,数星星,看月亮,饮酒品茗,促膝而谈。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二人“相逢一笑泯恩仇”。

送别时,王安石送苏轼上了江船后,不禁感叹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这次会唔被后世称为:“金陵之会”,传为天下美谈!

两年后,王安石病逝,苏轼写了《王安石赠太傅制》。称王安石: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王安石与苏轼既是政治宿敌,也是忘年之交。二人虽然政见不合,但是却有英雄般的惺惺相惜,是君子之争,非小人之斗。一生的恩怨情仇,如过往烟云,烟消云散。

两个名垂千古的文人,各怀博大胸襟,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传为千古佳话。

惜哉、哀哉,王荆公千古!哀哉、惜哉,苏公千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