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人与之间最铁的关系列为四种,其中就包括了“一起扛过枪”,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起当过兵,打过仗的战友关系,只有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才会让人更能体会到战友情谊的可贵。
我军将领中,却有这么两个人,他们不仅是战友,而且还是同乡,可在建国后,两人却老死不相往来,说起来你也别不信,这是个悲伤的故事,造成这样的结果,只因为一套“猪下水”
参军只为报仇开国少将李文清是贺龙麾下的一员猛将,由于他的右眼完全失明,有时候贺龙与其他的老战友也会亲切的喊他“李瞎子”,作为一起从枪林弹雨下走出来的老战友,对此李文清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认为这个绰号还不错。
实际上,李文清后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成为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并非是他最初的本意,而他最初参加红军,完全是为了报仇,而不是因为他思想觉悟高,是为了革命事业。
李文清是湖北松滋人,与独臂上将贺炳炎是老乡,不过由于贺炳炎的名头较大,因此知道李文清的人倒是少了些,不过,这并不妨碍李文清传奇的革命人生。
李家在当地很穷,全家靠租地主家的七亩薄田为生,家里人口不多,李父为了想要让家里好一些,就决定给儿子李文清娶亲,女方倒也是熟人,是李文清的表妹周幺妹。
那个时候,并没有什么“近亲不能结婚”的说法,连吃饭都是问题,而且都是穷人家的孩子,哪有那么多的讲究呢?成了亲,李文清觉得自己也是个大人了,就下定决心好好干活,争取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可这一年,松滋却是遇到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全家七亩薄田的粮食产出,微乎其微,为了减轻家里的压力,李文清特地前往百里外的公安县一户地主家当了长工,而他的妻子周幺妹,则是去地主家当了佣人。
本是美满的一家,却因为当时“吃人”的社会,一切都变了。
周幺妹被地主李学武霸占,李文清得知后,什么活也干不下去,他穷人一个,命也不值钱,拿着刀就想去要个说法,可人家有钱有势,吃亏的还是李文清。
尽管李文清后来又好心好意的去示好,可李家依旧不依不饶,没有办法的李文清气的头疼,他得知附近有红军队伍行动后,他当即跑到红军队伍里,要参军给自己报仇,毕竟在当时对方有人有钱,自己只有小命一条,如果想报仇,必须得有外援,参加红军,成为了他最好的选择。
那个时候的李文清,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革命,红军队伍的目的是什么,他只知道自己要报仇。
一年后,当了排长的李文清带着一些红军兄弟就返回了家乡,找李学武报仇,可李学武得到消息后就跑了,无奈之下,李文清只好将李学武家给烧了,解自己的心头大恨。
回到部队后,李文清就受到了领导的批评,领导虽然理解他,但还是耐心的为他解释,之所以他的身上发生这样的惨事,是因为当时不公平的社会造成的,红军是要推翻这个吃人的政权,为全国穷苦老百姓主持公道。
在领导的教育下,李文清的思想水平提高很快,他也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他的心境也提高了很多,他知道自己革命不单是为报仇,而是要创建一个新社会。
李文清的觉悟提高的快,他打起仗来也更加玩命,几次战斗他都轻伤不下火线,也凭借着自己的这份狠劲,他逐渐成长为了贺龙麾下的得力干将,南征北战,屡屡立功,最终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要说在革命的过程中,李文清做过什么愧疚的事吗?当然,李文清觉得自己一生最对不起的人,就是他的同乡老战友,周树槐。
一套猪下水周树槐与李文清刚参加红军时,两人认识后,感情相当好,据了解,歌剧《洪湖赤卫队》刘闯的原型其实就是周树槐。
只不过周树槐在队伍中没有李文清表现的出色,而且他参加红军后主要干后勤工作,所以两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大了起来,后来周树槐分配到李文清的连队当炊事班长,两人再度相逢,那可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1932年春,部队打了胜仗,缴获了一头大肥猪,李文清当即下令将这头猪杀了,犒赏大家,作为炊事班长的周树槐一时兴起,就带着人将一套猪下水给先弄来吃了。
猪下水这个东西,也就是现在比较贵,在之前,很多人都不吃的,甚至都是要扔了的,红军时期,部队比较困难,能够有一个吃的,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周树槐根本不想浪费,这才“近水楼台先得月”
不管怎么说,周树槐确实是办错了,而李文清得知这个情况后,也很恼怒,他一点也没有顾及两人之前的情谊,直接派人将周树槐吊在树上,进行体罚,还派人打了他。
可让李文清万万没想到的是,手下人居然打的太狠,将周树槐的腰给打折了,让周树槐留下了终身的疾患。
因为这件事,周树槐简直是恨死了李文清,李文清内心也愧疚,他也想解释,可他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其实从某一方面来说,这确实是李文清做的过分了。
“不是冤家不聚头”,建国后,李文清与周树槐都在成都军区工作,一个是副司令员,一个是后勤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司令员黄新廷曾想调和两人,可是周树槐始终耿耿于怀,不肯原谅李文清,两位战争年代的老战友,就这样过上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生活。
历史恩怨随风去特殊时期,由于李文清是贺龙的得力下属,他也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有人得知了周树槐与李文清的恩怨后,就找到了周树槐,让他去“诬陷”李文清。
周树槐作为入党多年的老党员,尽管他与李文清有个人恩怨,但在这个时候,他坚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他始终不肯说假话。
后来李文清得知这件事,他的心里更是复杂、愧疚。
“九一三事件”后,李文清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不过因为之前的疾病,隐患,他不得不住院休养,一天,正在陪着父亲李文清的李海刚走出去,一个没有佩戴领章帽徽,穿着旧军装,拿着拐杖的人就走进了病房。
躺在床上的李文清看到来人,激动的想要坐起来,可他因为身体原因,怎么也坐不起来,这位穿着旧军装的人,正是周树槐,
周树槐连忙走了过去,两人紧紧盯着对方,想要说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说起,十多分钟后,两人突然抱起来放声痛哭......
几十年过去了,两人各自经历了那么多人生琐事,他们的恩怨,早已消散在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