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回家探亲时,我父亲酒后跟我说,是大队扣了我的入伍通知书

心海情影 2025-03-26 18:33:44

1973年,我探亲回家。那晚,父亲难得喝了几杯,眼神飘忽,像是藏着什么心事。他突然冒出一句“你知道吗?你差点就当不上兵了”,这如同惊雷般,在我心中炸响。我放下筷子,急切地追问,可他只是摆摆手,让我安心吃饭。那句话却像根刺,扎进我的心里,挥之不去。

我从小在贫瘠的北方小山村长大,家中兄弟姐妹几个,生活过得捉襟见肘。父亲是木匠,母亲务农,日子过得紧紧巴巴。虽然清贫,但父母从未放弃对我们的教育,父亲常说,穷就穷在没文化上,要我们争气。可惜,我的学业并不出色,能不拖班主任后腿就谢天谢地了。

从小我就有个梦想——成为一名军人。那时候,我觉得穿上军装,昂首挺胸,是件无比荣耀的事。我哥们儿刘大龙总嘲笑我痴人说梦,但我从未放弃。1971年的冬天,征兵的消息传来,我欣喜若狂,立刻回家告诉了父亲。第二天,父亲便带我去公社报名。

那天的公社人山人海,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我既兴奋又忐忑,害怕被刷下来。父亲拍拍我的肩膀,告诉我别怕。体检那天,天还没亮我就去了,在寒风中练习站军姿。没想到,这一幕被一位路过的接兵首长看见了,他笑着夸我“有当兵的样子”,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鼓励。

体检、家访都很顺利,不久后,我便收到了入伍通知书。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父母也为我感到骄傲,村里人也对我刮目相看。十二月底,我坐上闷罐车,离开了家乡,奔赴军营。

军营生活虽然艰苦,但我倍加珍惜。从新兵连到班排,我一直咬牙坚持,不敢喊一声累。部队的历练让我脱胎换骨,连长也夸我是块好料子。四年后,我终于盼来了探亲假,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心中涌起阵阵暖意。

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冲淡了之前的疑惑,直到那个晚上,父亲再次提起我差点当不上兵的事。这让我再也无法忽视心中的疑问。几天后,我开始在村里四处打听。有人说我的名额差点被大队划掉,有人说大队书记想把名额给李大壮,因为他家有些关系。

我气冲冲地去找李大壮,他却支支吾吾,让我去问父亲。我心里一沉,回家后,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问出了心中的疑惑。父亲深深地叹了口气,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我家访结束后,大队确实把我的名字从名单上划掉了,想把名额给李大壮。

就在通知书下发到公社时,一位接兵的军官发现了问题。他正是体检那天鼓励我的那位首长。他觉得名单有问题,便去公社调查,并亲自打电话质问大队,最终,我的名字才被重新加了回去。

听完父亲的讲述,我百感交集。如果不是那位首长,我的军旅梦可能就破碎了。回到部队后,我多方打听,却始终没有找到那位首长。退伍后,我的生活逐渐稳定,但这段往事始终萦绕心头,让我觉得欠了一份无法偿还的恩情。

后来,我在村里遇见了李大壮,他已经成了村里的队长。他告诉我,那位首长后来还去过他家,只说了一句话:“当兵的人,就得有担当。”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也让我更加铭记这份恩情。有些恩情,即使无法回报,也会永远珍藏在心底。

这位接兵首长究竟是谁?他为何如此关注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他“当兵的人,就得有担当”这句话,又有着怎样的深意?

0 阅读:7

心海情影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