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我国的杜鹃花曾在清朝被西方国家大量盗走,有着凄美的爱情传说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花原产于中国,别名红鹃、映山红、红踯躅,山石榴等。关于杜鹃花杜鹃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花原产于中国,别名红鹃、映山红、红踯躅,山石榴等。关于杜鹃花杜鹃花的由来,有一个凄美地爱情传说。

传说古蜀国有一位皇帝叫杜宇,与他的皇后恩爱异常,后来他遭奸人所害,凄惨死去,灵魂就化作一只杜鹃鸟,每日在皇后的花园中啼鸣哀嚎,它落下的温珠是一滴滴红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园中美丽的花朵,所以后人就叫它杜鹃花。

那皇后听到杜鹃鸟的哀鸣,见到那殷红的鲜血,这才明白是丈夫灵魂所化,悲伤之下,日夜哀嚎着“子归,子归”,终究郁郁而逝,她的灵魂化为火红的杜鹃花开满山野,与那杜鹃鸟相栖相伴,所以,这杜鹃花又叫映山红,这便是杜鹃啼血,子归哀鸣的典故。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这鸟与花终身不弃的爱恋,乃是人世间不朽的传奇。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他在诗歌《题山石榴花》中写道:“一丛千朵压阑干,剪碎红绡却作团。风嫋(niǎo,同“袅”)舞腰香不尽,露销妆脸泪初干。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自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杜鹃花十分喜爱,留下了大量赞美杜鹃花的诗歌佳句,大诗人李白见杜鹃花想起家乡的杜鹃鸟,触景生情,怀念家乡,写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一天早上行走在路上,看到道路两旁开放的红杜鹃,花上的露水如同滴着泪,想到关于杜鹃花的传说,认为杜鹃花的红色应该是远行人的离愁别恨之泪将它染红。写下了诗歌《晓行道旁杜鹃花》:“泣露啼红作么生?开时偏值杜鹃声。杜鹃口血能多少,恐是征人泪滴成?”

杜鹃花一般春季开花,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有红、淡红、杏红、雪青、白色等,花色繁茂艳丽。一般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为中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我国云南在其分布中心。

据有关学者研究表明,世界野生杜鹃花约有960种,我国有524种,云南就有306种。该物种因花冠鲜红色,为著名的花卉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正是因为杜鹃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早在19世纪末,西方多国就多次派人前往中国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发现采走了309种杜鹃新种,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多来自云南。而1919年傅利斯在云南发现了“杜鹃巨人”大树杜鹃。它一棵高25米,胸径87厘米,树龄高达280年的大树砍倒,锯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带回国,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公开展出,一时轰动世界。大树杜鹃已经受到国家保护,它是云南的骄傲,中国国宝。

如今,原产于我国的杜鹃花已在世界各地遍地开花,现在在世界各公园中均有栽培,并由人工繁育杂交,新培养出了许多新的品种,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王建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