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星地图上浏览时,常看到一些奇怪的地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当然无法一一查证,奇就奇吧,看过了就算。
但昨天偶然的看到广西岩滩电站靠近大坝前面的一个汊湾里,水面上有一些奇怪的设施,我起了好奇心,想查证一下,看看到底是啥?

卫星地图上看到的奇怪设施
一开始,我就凭经验判断是水上光伏电站。
毕竟,我这些年采访过光伏发电设施,见识过建设在山上的和鱼塘里、田野间的光伏设施。

立体视角下的设施
于是我,一搜岩滩水库光伏发电,就看到了广西桂冠岩滩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的相关情况。
网上的资料显示,桂冠岩滩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是由大唐岩滩水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展的新项目。



常吉光伏的相关情况显示,它本身是无污染项目
广西桂冠岩滩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叫常吉光伏电站,它位于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
它不仅是企业实施新能源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还是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广西境内首个并网发电的漂浮式湖面光伏。该项目总容量65MWp,自2020年9月30日开工建设,电站首批10MW于2020年12月26日成功并网,第二批35MW于2021年7月15日成功并网,第三批5MW于2021年10月25日成功并网。2021年光伏发电量突破4000万千瓦时大关,达到4149.81万千瓦时。

常吉光伏电站布局图
据悉,该项目利用岩滩镇常吉沟的闲置水面资源和水电站渣场闲置地块建设,实现对阳光、水面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电站总装机容量50MW,占地面积约1210亩,年均发电量6513万kW·h,相当于 3.3万户家庭全年的基本用电量。每年可节省标煤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54.47吨,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
最新消息是,大唐岩滩水电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广西2024年3月绿色电力市场交易中,与广西送变电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完成100万千瓦时的“绿电”交易,取得历史性突破,向能源转型、践行绿色低碳战略迈出新步伐。

最里面的常吉光伏电站设施
有一篇专业技术人员写的更详细的研究文章称,
广西桂冠岩滩水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工程需建设1座110 kV变电站,110 kV送出线路及湖区16个发电单元等工作。文章阐述了岩滩水电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工程管理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采用新工艺,新举措,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仅在88天的施工周期内,完成65 MWP全容量一次并网发电成功。

常吉光伏电站施工图
从这些搜来的情况及位置介绍看,我所看到的岩滩水库水面上的设施是一个漂浮式水面光伏发电设施是无疑的了。
但是,当我想看看历史照片时,却发现这些设施居然早在2015年就已经存在了。
只有到2014年才显示岩滩这片水面上是空白。

2015年

2014年
到底是啥回事?
是地图问题还是我上面搜到的情况不对头?

岸边这些是绳子还是啥?
还有,岸边那几处貌似绳子一样的东西是啥?肯定不是小船。
无法找到解释。

已经施工完成的常吉光伏电站全图(卫星图是去年拍的)。
不过,令我惊喜的是,在搜索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两个特殊的光伏发电新模式,它们都属于我国首创呢。
一个是海上浅滩涂光伏发电项目。
一个是矿井水域漂浮式发电项目。

东山海上光伏电站
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首个海上光伏项目叫福建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以下简称“东山海上光伏项目”),目前正开足马力加快建设,即将建设完成,进行验收。
东山海上光伏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建在海上滩涂水面,受潮汐影响较大,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每秒5.2米、最大风速可达每秒48米,属于抗台型潮汐带海上光伏项目。
项目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陆上升压站并配建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建成后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9.02万吨。
它将是全国首个高风速条件下的海上光伏电站,也是福建省首个滩涂海上光伏电站项目。

卫星地图上可以看到,在东山杏陈及前楼两个镇确实有很多滩涂及浅海,里面有大量渔排,简直看不出哪些是光伏棚哪些是渔排。只见星星点点的桩杆,好象正在施工的管桩沉桩。
不过,从介绍中看到,东山海上光伏项目规划用海面积3048亩,在助力当地实现“双碳”目标、调整能源结构、提升供电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还首创海上光伏海域“立体分层确权”创新模式,保留了项目区下部海域,实现海域立体综合开发利用。
未来,东山海上光伏项目将采用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相结合方式,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探索海域使用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促进海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光伏发电项目由一块块光伏板组成
消息称,项目需要打入近4万根管桩沉桩,同时需要进行K型金属支撑、光伏支架和光伏板安装工作;还要建设一个陆上升压站。
“我们将全力推进东山海上光伏项目建设,保障施工安全,按照既定并网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努力实现项目首批发电单元如期并网发电,早日助力迎峰度夏绿色电能供应。”三峡集团福建分公司东山海上光伏项目现场负责人吴风云说。“为了应对高风速和潮汐等因素影响,我们创新应用了国内首创的多桩+斜撑整体、应用抗台型支架基础,并通过研发新型施工工装设备实施安装。”
与陆上光伏不同,海上光伏项目首要考虑的是防腐。“我们借鉴海上风电防腐经验,K型金属支撑、钢管桩均采用海工防腐体系,支架、组件边框、逆变器和箱变等材料设备均采用较高防腐标准。安装的螺栓都是特制的防腐螺栓,在操作时还要特别注意,不能让防腐层有一点点破损。”吴风云说。

我国首个矿井水域漂浮光伏发电站
除了水库、海上,我还同时发现我国正在建首个矿井水水域漂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这个项目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国能宁东电厂,其西侧矿井疏干水聚集湖湖面上的矿井水域漂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四期5.1兆瓦最近已经成功并网发电,“水上漂”光伏电站全容量投运。
这个电站也是国内首个高盐、高矿化度矿井水水域漂浮电站。

这个矿坑其实并不大
我们都知道,由于很多矿山经过采挖后,留下大量矿坑,天长日久后,积水无法排出,慢慢的就成了人工湖。这些湖面有的成为鱼塘,有的则完全是死水,环境条件恶劣。最可怕的是还存在溺水危险。

据了解,宁夏这个矿井水水域漂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共建设四期,总装机容量23兆瓦。这里原来是一个利用煤矿发电厂,煤矿采挖后形成一个大坑,慢慢的就有了积水。
该项目将闲置矿井水水域与新能源发展有机结合,利用矿井疏干水聚集湖的湖域建设,实现土地的空间集约利用,建成后年均发电量约3239万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987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7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5.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约5.8吨,降低厂用电率约0.34%。

项目于2022年6月29日首次并网,截至2024年4月19日已发出绿电4130.97万千瓦时。
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光伏板覆盖水面的同时,抑制了藻类的生长,改善了湖水水质。
如今,这里随处可见飞翔、驻足的候鸟,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