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薛兆丰老师拍的一部纪录片上线了,纪录片叫《万物经济学》,分10 集。
薛老师说,这个纪录片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展现观众普遍会遇到的纠结和挑战,包括就业、创业和追寻浪漫;它不是关于产业的,不是关于城市的,不是关于统计数据的,而是关于人的。
第二,它是带着窗口人物去看其他的支线人物。
第三,它是发生中的,而不是事后的回忆。
纪录片中,薛老师和团队到了5个不同的城市(义乌、北京、横店、大理和东莞)拍摄,涉及了直播带货、AI的冲击与创业、短剧风口、数字游民,还有潮玩艺术家创业等话题。
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薛老师坦言,他希望通过这部纪录片打破大众对经济学的刻板印象:经济学不只是数学,不只是会计,不只有炒房、炒股的人需要关心,它与每个人的人生决策都息息相关。
《万物经济学》播出之后,从小红书、豆瓣等不同渠道的观众的反应来看,确实对经济学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看看薛老师在《万物经济学》这部纪录片中带来了哪些经济学的知识吧!
1义乌是“低成本创业的天堂”吗?在第一集里面,薛老师就谈到了经济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核心词,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概念:成本。
这个概念也贯穿了纪录片的后面几集。
成本的概念在经济学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要学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各种问题,那么就要对成本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什么是成本?如果用一句话给成本下定义,那就是:成本是放弃了的最大代价。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薛老师曾在《薛兆丰的经济学课》的主题课程“生活的逻辑”的第二讲《选择与成本》中说,在理解这句话时,我们要记住这句话背后的八句话,也就是成本概念的八个注脚。
一定会有放弃,因为有稀缺。
可选项才算是放弃,不是可选项不能算放弃。当然,什么是可选项,什么是不可选项,对此我们也有不同的标准。
凡是放弃就得有标准,就得有歧视。
竞争让我们更懂得去歧视,让我们选择更合理的标准。
放弃的不只是货币,而是整个选项。货币仅仅是整个选项中的一部分,所以,别只盯着钱。
代价/成本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你的代价/成本由社会上的其他人的看法决定。
负面感受不是成本,放弃的整个选项才是成本。
有选择,就会有成本。万物经济学的每一集中的窗口人物,都面临着不同选择。
阿甜和豪哥选择了去义乌低成本创业;贺舒凝选择了继续坚持在横店当演员、拍短剧;林嫣选择了在大理寻求数字游民的生活。
他们的每一个选择后面,都有放弃,都有成本。
了解了成本,才有可能对选择做出一个合理的分析。
像阿甜和豪哥,他们放弃了大厂优厚的薪资,去了被称为“低成本创业的天堂“的义乌创业。但货币成本并不是全部成本。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要盯住全部成本,而不只是钱。被放弃的大厂的工作、薪资,以及由此带来的可能稳定的舒适的生活、熟悉的交往圈子等等,都属于他们做出这个选择的成本。
如果这么来看,他们的创业还可以算低成本创业吗?
2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万物经济学》中,薛老师提到了比较优势原理,他认为这是对年轻人帮助最大的一个经济学原理。
这个原理翻译成俗话,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原理。
什么是比较优势原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第72讲中说:
“比较优势原理是指在一个社会里,每个个体(包括个人、家庭、地区或国家)如果把有限的资源(包括时间和精力)只用来生产对他们来说机会成本比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跟别人进行交换,这样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价值就能够达到最高,而且每一个个体的境遇都能够得到改善 。”
比较优势原理中的个体不仅可以指个人,也可以指家庭、地区或国家。
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因为所谓“比较”,不是我与天才之间的比较,而永远是自己跟自己的比较,是在自己身上发现一个比较有优势的专长,然后集中精力开发这个专长的过程。
《万物经济学》第一集和第二集中的阿甜、小傅他们,或者做直播业务不够顺利,创业找不到方向,产品销售迟迟不上量。
是因为他们本身有什么问题吗?并不是,是因为他们找错了位置,用错了方法,选错了坚持的路。
但问题是,很多人把自己的位置搞错了,没有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上,这样就发挥不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天生我才没用上了。经济学其实就是让人明白这一点,并帮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位置的学问。
我们所说的“位置”,包括了很丰富的含义。比如地理位置,年轻人是要尽量在人多的地方待着,还是尽量在人少的地方待着?
位置也表示赛道,你读什么专业,上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位置还表示你跟什么样的资源在一起,要接近资本,还是要远离资本?位置还表示你要跟什么人在一起,乐观的人还是悲观的人,靠谱的人还是聪明的人?
这些都是“位置”的含义。
人的收入要产生重大的变化,最重要的变量,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对的地方。
人的社会状态和经济状态有很大的区别,但人的生理特性其实区别没那么大,原因是什么?原因在你把自己往哪儿搁!
3AI冲击了整个行业“我”的价值还存在吗?《万物经济学》第三集的话题是“我们与AI的较量”,这一集的窗口人物,是一位从事插画美术行业12年的原画师,他的工作从2023年开始,受到了AI绘画技术的严重冲击。
因此,薛老师带着他一起拜访了几位和绘画、AI技术相关的朋友,想一起来谈谈人和机器的关系。
很多人担心,技术会取代很多传统工作,我们是不是真的要失业了?
薛老师说,我们要肯定的是,现在学到的专业,10年后是一定会过时的,你今天学的东西还有哪些是能转化到未来,能用得上的,这才是重要的。靠谱的能力,应付挫折的能力,学习的能力,琢磨问题的能力,这些基本上都是在学校不容易学到的。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并学习这些能力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的话,首先,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艺术家们不会想象得到,他们的竞争者居然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第二,态度的选择是主动的,是一个自变量,是一个人想变就能变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第三,成本的概念很重要。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成本的计算是向前看的,是你以后还要付出多少代价,从而还能获得多少收入。所以在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作决策的时间点是举足轻重的,不同的时间点做出来的决策不同。
技术的发展,确实让很多专业失去了门槛,降低了成本的下限,让大量的门外汉兼备新能力。像过去的打字、司机、厨师、电脑员等工作都是这样。将来作曲、绘画、摄影、导演等工作,都会遇到类似的挑战。
不同的人,受到AI的冲击是不同的。如果是一名70岁的画家,就别理会AI了吧;但如果是40岁的,就要与狼共舞;那么20岁呢?可能就得重新考虑自己职业了。
AI动画导演陈坤老师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他是一位还相当年轻的传统导演,他于是积极拥抱了AI动画技术,他对这种技术的应用感到非常兴奋,非常着迷。在我看来,他就是一位能够驾驭新的技术,而不是仅仅被新的技术驾驭的人。
而对于更年轻的从业者,比如你还是一位在选择专业阶段的学生,这时候你就要对新的技术在长远的未来可能会带来的冲击做好充分的准备。有些希望不大的行业,可能就再也不要去碰它了。
当然,从这一集探讨的AI绘画技术来说,这个技术并没有改变绘画行业的成本上限,也就是那些质量上佳的工业作品。比如正规的商业海报、游戏当中的绘画,还有真正的艺术作品,AI技术都是暂时没办法取代的。
以上的例子都是《万物经济学》探讨的议题,也是与普通人日常很相关的内容,这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关于这种与我们生活相关的议题与概念的讨论。
由此来看,每个人都可以用经济学的学问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来思考、抉择,剩下的,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就像薛兆丰老师在《万物经济学》开头的旁白说的那样:
“经济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问,它就像维生素,虽然每个人都需要它,但它却是乏味的,所以经济学必须要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才会变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