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泰西地下情报总站站长郭长灿随部队转战河西。
郭长灿1916年出生在泰安肥城市桃园镇一户地主、资本家家庭,一心向往革命,追求光明。在1937年担任泰西地下情报总站站长,利用优越的家庭条件家庭条件为革命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后曾经担任山东省德州地区 夏津县县长,多次受到党中央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是著名的抗日英雄,被人民政府授予“人民功臣”的光荣称号!2010年在肥城病逝。
本文就是根据郭长灿在80岁时的回忆录改编,力求做到再现当年的抗日烽烟,无数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富强自由,抛头颅色热血、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战斗故事!
编者的舅姥爷叫张捷三,曾经在1938年到1940年期间担任泰西抗日革命根据地大峰山区重要领导,担任高庄乡农协会长和长清肥城情报联络站站长。主要为长清游击队和肥城游击队交流搜集情报,同时秘密发动当地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在长清和肥城交界的九顶莲柱山一带,悬崖峭壁林立,好像是无路可走,其实在这看似刀劈斧砍的绝壁中间,藏着那么几条只有山羊才能走的小路,非常隐蔽,外人根本看不到什么。舅姥爷和他的战友们当年就经常在这些绝密小路中为两地游击队传递情报,以便于部队及时了解日伪军动向,统一行动,共同打击敌人。
现在他们是英雄是前辈,可是在日本鬼子汉奸眼里他们就是“土匪”,抓住就要砍头的。以至于过去80年了,我去搜集舅姥爷的故事,当地人依然说他年轻的时候“当土匪”。
高庄乡是根据地中的核心区,断崖千丈,四面环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南面翻过一座大山就到了肥城境内。他后来因为被汉奸出卖被迫到河西加入刘邓大军,担任纵队领导。后挺进大西南,任云南军区政委,山东省地质局局长等职务。
无数革命先烈当年参加革命的时候,没有人想着升官发财,只想着每一场战斗结束以后,能不能活着下来,过上正常人能过的安稳日子。
那个年代物质非常贫乏,条件非常艰苦,但精神非常富裕,党和群众的关系做到了真正的军民鱼水情。大家心里都没有隔阂,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反而拉远了。
要干情报工作,首先需要交通员在政治上绝对可靠,你可千万别小看交通员,一个地区所有的机关都掌握在他的心中,如果交通员要叛变了,那损失无法估量;而是必须要脑子好使,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和日伪顽天天你死我活的斗争,没两把刷子可混不下去。干革命就是随时随地把脑袋绑到裤腰带上,说丢就丢了。
从郭站长和舅姥爷的行政级别可以看出,在抗战时期,郭站长是舅姥爷的顶头上司,而解放以后舅姥爷的职务超过了郭站长。那是因为舅姥爷追随刘邓大军,跟着刘伯承师长和邓政委在南征北战中立下了很多战功获得晋升的。而郭站长则一直在山东当地从事情报工作。
泰西抗日革命根据地是泰山以西,黄河两岸,济南、泰安、聊城和德州交界地带建立的,西边是黄河两岸,东面是巍巍泰山,是华北平原和泰山山地的交会地带。津浦铁路从泰山脚下南北向穿过,沿黄河有一条公路连接中原。
其中大峰山区的位置比较突出,距离济南日军大本营不到100华里,碉堡林立,据点遍布,日伪军和八路军在崇山峻岭和千里大平原展开殊死搏斗。
这是在太岁头上动土,在日伪军大本营济南眼皮子底下建立的根据地注定异常艰苦,日伪军经常出动扫荡。
从1938年共产党山东省委组织游击队领导马山起义和肥城夏张武装起义以来,山东地方组建了多支抗日游击队。
太行山的129师在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的带领下,在1938年底派陈再道兵出太行,占领冀南,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晋冀鲁豫军区。
日本鬼子对山东特别重视,在山东境内驻扎了3.6万日军,又招收了8万伪军。其中对于眼皮子底下的长清肥城一带的抗日武装特别关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我们抗日游击队刚组建的时候非常弱小,基本上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打鬼子的闷棍,斗争环境十分恶劣,几乎天天打仗,天天转移。有时候上半夜睡岚峪村,出现敌情下半夜就去了十里地之外的大张庄村。经常在荒山野岭石屋里面休息,郭站长和同志们时时刻刻冒着生命危险开展革命斗争。
日军司令官的日子并不好过,八路军游击队在和129师部队会合之后,战斗力迅速提高,战术水平也得到加强。就在1941年5月份,日军第六独立混成旅团的土屋兵著少将在长清县河西十里雾村被我地方游击队伏击,乱枪击毙。
土八路干死了鬼子的少将,确实让日本鬼子下不了台面。八路军和日本鬼子争夺的主要是人民群众,民心所向,才能决定最终的胜负。
这是我国地方游击队第一次击毙等级如此之高的日军将领。我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亲自发来贺电,祝贺长清独立营立下大功。
一般的县级地方游击武装都是县大队,而长清是抗日模范县,又是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打游击,所以部队得到了加强,长清叫独立营,比一般的县大队强壮不少。一般情况下有一挺重机枪,三挺轻机枪,火力配置相当强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又转成正规军被抽调到别的地方去了,部队又重新组建。
一般情况下和日军交战,应付敌人的扫荡,只要我们的独立营上了山,鬼子就不敢追赶了。在海拔只有368米高的大峰山山腰上,有一座峰云观,曾经是我们长清独立营的驻地,抗战八年,鬼子从来没有敢踏入观里一步。是一座天然的战斗堡垒,我多次去那里参观,整个院子房子全部使用条石砌成,异常坚固。
在中国十大元帅中,可能刘伯承元帅不是消灭敌人最多的元帅,但绝对是最善于打巧仗,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收益的杰出军事家。因此,他带领的部队深得他的真传,把游击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在与敌人血与火的斗争中我军开始顽强壮大起来。我们党开展的全民游击战争经常打得鬼子晕头转向。
其实,在抗战之初,日军依仗重武器强大,训练有素,特别喜欢和中国军队打阵地战,尤其是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更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所以,在抗战初期我军尽可能不与敌人在平原地区正面交战。游击队出神入化,分分合合,经常让鬼子摸不着头脑。鬼子很不适应这种战法,后来鬼子也跟八路军学会了夜战,偷袭,分进合击,还搞过什么囚笼战术,为了消灭抗日军队,鬼子们是绞尽脑汁。
但是,我们的部队却是越打越多,打了几年仗下来,日本鬼子跟游击队学会了夜战、偷袭、声东击西捉迷藏,而八路军游击队的大刀长矛则也换成了三八大盖和歪把子机枪。
当然,这也要感谢鬼子的供给,同时鬼子在我抗日根据地烧杀抢掠,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仇恨。很多老百姓纷纷参军,拿起武器打击侵略者。
在黄河以西的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是我们八路军129师的一个伟大创举,紧紧依靠人民,争取民心,在平原上建立人山,神出鬼没打击敌人。
长清县河西老八区有个大集镇,叫野鹊窝,就是现在的仁里集镇,属于齐河县。别看这个名子挺荒凉,但由于地处千里大平原,人烟稠密,野鹊窝有两三千人。
在野鹊窝鬼子建立了一个据点,驻扎有30多个鬼子,50多个伪军。这在当时算是较大的据点了,一般都配有轻重机枪和小钢炮,以及手雷,弹药充足,我军一般不会强攻,那样伤亡太大,代价太高。
当然了,我抗日游击队也经常派出武工队过来发动群众打击零星日伪军。
野鹊窝是个大集,逢农历5和10是赶集的日子,附近各个村庄的乡亲们都纷纷来赶集。野鹊窝据点里的鬼子趁机出来发洋财,敲诈勒索,为所欲为,老百姓稍有怠慢,轻则拳打脚踢、掀摊砸货。重则刀兵相加,杀人害命。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日子里,有枪就是草头王,鬼子和汉奸依仗自己手里的枪胡作非为。
当时郭站长经常带领泰西军分区基干团武工队,到野鹊窝化装成当地农民赶集,专门出其不意袭击那些出来为非作歹的日伪军,经常取得战果,使黄河以西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八路军武工队袭击零散的日伪军有三大好处,一是打击了日军逞凶作恶,保护了当地群众,宣传了八路军的全民抗战政策;二是,天下人都知道咱八路军纪律严明,国民政府后来不发军饷,革命根据地一般都是些边远贫困地区,物质贫瘠,打击小股日伪军能缴获一些枪支弹药,这些武器基本上都是游击队拿命跟日本鬼子换来的;三是郭站长作为情报站长,继续考察地形,和地下党组织交换情报,同时完善黄河以西地下情报网。
8月份,河西华北大平原青纱帐又起来了,盛夏时节,赤日炎炎,高粱、玉米、谷子茂盛,黄河其实水流量并不大,两岸有打鱼和摆渡的小船可以供部队往来黄河两岸。
我晋冀鲁豫军分区1分区司令部和基干团在撤出泰肥山区之后,经常活动在黄河西的高庄一带。郭站长随基干团活动,带领部队打击敌人。
以往,司令部住在高庄,基干团住在潘庄。一次调防,司令部和基干团换了位置,司令部迁往潘庄基干团迁住高庄。
正是这次换防,让日本鬼子偷袭八路军司令部的阴谋落空了。而且一头撞到了钉子上,头破血流,损失惨重。
天佑八路军,天佑英雄的人民!
这个基干团虽然是一个团的称号,但其实只有500多人,属于地方基干团。是以前主力团在反扫荡战役中损失惨重,保留下的团级组织的框架,以后有机会随时补充,升级为主力团。有两挺重机枪,三八大盖和汉阳造都有,属于游击部队,重武器配置不足,属于轻装快速机动部队。
野鹊窝据点的日军小队长鸠田是个十分狡猾的家伙。在长期跟八路军游击队作战的过程中他也学会了一些游击战术。
这次据日伪密探汇报,高庄村来了几个带短枪的人,而且只有十几个人,配置全是轻武器为主。鸠田喜出望外,高庄村肯定有八路军的大官,这次他立功的机会来了。于是连夜组织了四十多名日伪军前来偷袭!
一般情况下,鬼子发动大扫荡一般都是在冬天和春天,而我们八路军最活跃的时间则是夏天和秋天,那时候到处都是青纱帐,便于部队隐蔽出击。
郭站长是专业搞情报的,对周围的环境特别敏锐,也就是说隔着二里地能闻到鬼子身上的味。天天打仗可不是开笑的,天天提着脑袋干革命。
这种特殊的敏感有天生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来自长时间血与火的磨练锻打,和内心深处一种时时刻刻都存在的警惕性。
天夜里,天上浓云密布,地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对面不见人。为了防备敌人偷袭摸哨,司令部及基干团把岗哨设在了庄头的大树杈上。夜里10点,郭站长带着几个营连干部去查哨,走到村头,听得不远处高梁地里哗哗啦啦地乱响,他们立即闪在矮墙后抬头闪目侦察,只见高梁地里隐隐有东西忽闪忽闪地发光。
跟着郭站长的警卫班长自言自语地道:“有敌人”、 言毕,掏出手枪,朝着发光的地方打了一枪。这一打枪不要紧,高梁地里传来哇啦的人声和枪刺碰撞声,藏在高梁地里的鬼子一下子炸了窝。
必须要想办法把动静搞大,让村里的同志们都知道过来参加战斗,不然单凭我们几个人无法对付大批敌人。
见状,郭站长赶紧报警,迅速掏出三颗手榴弹,扬手使朝鬼子的藏身处扔过去。连续三声爆炸,只听得高梁地里惨叫不断。我们的基干团闻声火速出击,迅速冲到村口,一时我们枪声和敌人的枪声交织在一起。
开始,郭站长原以为是日军大规模偷袭,谁知我军列开阵势打了一阵后,鬼子慌忙逃窜了,战士们没打够瘾,气得"骂咧咧:“小鬼子,没出息,八路没打就草鸡!”
第二天早晨,郭站长带着战士们搜索战场的时候,发现十几具日军死尸,其中有一个还佩带着镶银钳玉的指挥刀。原来昨天上,在高梁地发光的,就是让我们打死的那个鬼子指挥官佩带的指挥刀和其它鬼子的枪刺。从鬼子指挥官死尸的肩章上分析,死的这个鬼子官是野鹊窝据点的日军指挥官鸠田。
他带领20多名鬼子和40多名伪军,携6门迫击炮,企图偷袭我军分区司令部,正碰上郭站长带着基干团营连干部查哨。日军企图暴露后,我们几颗手榴弹,一阵排子枪便将他们中的不少人打死在高梁地。这次战斗,我方无一伤亡。鬼子对着村子打了几发迫击炮弹,其中有1发炮弹落在了高庄村里,炸死了一个打锡壶的匠人。
第二天上午,军分区司令部政治部决定,为了瓦解敌人,把鬼子指挥官的尸体,经过水洗后,用白布包裹起来,叫当地群众抬着送回了野鹊窝日军据点。谁知鬼子们一见,都扑上去围着哭起了鸠田太君!
在抗战时期,长清为我们革命队伍输送总兵员13.8万人,基本上家家都住八路军,村村都有堡垒户,整个长清变成了革命大本营,号称山东的小延安。
当然,这背后是我们全体军民付出的巨大牺牲,无数不敢做亡国奴的优秀中华儿女饮恨疆场,为国捐躯!
1945年,长清独立营又参加攻克齐河县城的战斗,大获全胜,受到军分区的表扬。八年抗战中,长清(峰山)县军民坚忍不拔的精神,顽强战斗,夺取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战果辉煌,被称为“抗日模范县”。共击毙日军250余名,俘日兵6名,伤310余名;击毙伪军560余名,伤1300余名,俘2100余名。炸毁火车4列,汽车近20辆,摧毁碉堡、据点60余个。
也许有人说了,还抗日模范县呢,八年总共才毙伤了2000多日伪军,一年才打死几百敌人,有什么好炫耀的。可是朋友们必须要知道,抗日战争是在敌人极为强大我十分弱小的情况下进行的。在当时的经济方面,日本的经济总量是中国的三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咱们的二十倍以上,其财政和军事支出接近十倍。两国在经济总量方面存在差距,经济构成也差异很大。中方经济主要由农业组成,而日方经济主要由工业组成。中国主要生产农产品,主要用于人民的基本消费。日方大量生产军工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价值高,而且主要用于国际贸易。所以当时远远比中国富裕。
在实力不如敌人的情况下,开展游击战,以时间换取空间,积小胜为大胜,天天零敲碎打地跟鬼子捉迷藏,让日本鬼子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拖死耗死。这种转变需要要时间,需要战略空间,更需要百折不挠的斗志,智勇双全的斗争方法以及我们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无数革命前辈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在党的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大旗,拿着大刀长矛从日本鬼子手里夺取武器抗日的,我在家乡的大山前,望着百丈的悬崖断壁,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这个国家大多数地方都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区,我们这个民族之所以历经艰辛巍然屹立,就是因为我们有大山的脊梁,永不服输的精神!
我们无数革命前辈之所以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就在于他们泰山压顶不弯腰,在邪恶面前没有退缩,冒着生命危险英勇反抗,为众人抱薪救火。也许他们那个年代物质极为贫乏,但他们的精神却十分丰富,没有过多的勾心斗角和人情世故,只有血与火凝聚成的生死友谊;在根据地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大家伙齐心协力和日本鬼子斗到底,最终取得了八年抗战的伟大胜利。
在今天,假如日本人死灰复燃,还要入侵中国的话,我们会不会还有那么多人去当汉奸呢?其实,当时整个山东日本鬼子3.6万,伪军8万人,抗日军队大部分时间也是8万人,假如当时我们没有多人当汉奸头的话,我们的抗战绝对没有那么艰难,牺牲也不会那么大。
历史的一页早已掀了过去,革命前辈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光明磊落、不屈不挠的战斗作风将永留人世间,一个民族,在任何压迫和邪恶实力面前,要知道反抗才有希望,没有血性的软骨头只能成为世界的笑话。
世界就是在矛盾中前进和发展的,他们早已经和青山打的融为一体,与日月同辉,天地永存,但是他们不屈奋斗的精神将永远指引着后来人披荆斩棘,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