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元帅与开国上将杨勇比枪法,毛主席得知结果大笑,说了八个字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5-02-01 12:09:35

蒙哥马利是英国元帅中最有名的一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蒙哥马利指挥的阿拉曼战役,一举打败了被誉为“沙漠之狐”的德军将领隆美尔,一战成名。

虽然是一名军人,还是元帅,但实际上,蒙哥马利并不喜欢战争,1958年已经71岁的蒙哥马利在退役后,忽然思考到了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取得真正的和平,用战争消灭战争真的适用吗?”

拜访毛主席

在西方,蒙哥马利找不到答案,所以,他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东方,此时的世界东方,正有一个巨人,一个伟人,带着他的战友们,打破了旧的秩序,建立了一个新中国。

并且在朝鲜半岛上,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世界上第一强国美国,蒙哥马利认为自己牛,但他知道自己与东方的这位巨人相比,那简直是“萤火与皓月”之间的距离。

为了得到心中的答案,蒙哥马利拜访了中国驻印度大使,提出了访华的要求。

此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而且我国与美国也是敌对关系,如果想要突出“重围”,选择欧洲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蒙哥马利作为老牌大国英国的元帅,他在欧洲影响很大,考虑多种因素后,毛主席同意了蒙哥马利访华的要求。

那时候,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的蒙哥马利或许并不会想到,他的这一次访华之旅,将彻底的打破他的认知,也会成为他人生中最难以忘记的经历之一。

第一次见到毛主席,蒙哥马利很是紧张,毛主席则是笑着问:“你知道你在同一个侵略者谈话吗?”

原来,当时的联合国由于美国的干涉,他们将我国扣上了这么一个称号。

蒙哥马利听到这句话后,坦然一笑,他万万没有想到,东方的这位巨人,居然这样的幽默,在见到毛主席前,他想过很多两人谈话的开始,但他始料不及的是,毛主席居然会以这句话开始他们的谈话。

与毛主席,蒙哥马利谈了很多,五天后,他离开了中国,准备由香港返回英国,在香港,很多记者特地准备了招待会,想要让蒙哥马利谈谈对中国的看法。

经过与毛主席的相谈,蒙哥马利心中的问题,已经少了很多,他感受到了毛主席的智慧,同样也体会到了这个东方古国的风采。

进行了一系列常规的交谈后,蒙哥马利在结束访谈会时,突然说道:“不要同中国军队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谁打中国,进得去出不来。”

蒙哥马利这句突如其来的话,让现场的记者炸了锅,大家热情不减,蒙哥马利却是闭口不言,实际上,蒙哥马利如此的言论,要和一位开国上将有关,他就是杨勇。

杨勇上将,上将扬勇

周恩来曾将共和国的三位杨姓将军称为了“三羊开泰”,杨勇正是其中一位,另外两人是杨得志,杨成武。

杨勇在我军中,正如他的名字一般,是个实打实的勇将,无论是在凶险的长征路上,抗日的烽火狼烟中,亦或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隆隆炮声里,还是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上,杨勇都书写了一段经典的传奇。

1960年蒙哥马利访华,提出了要参观中国军队的要求,周恩来见状,便让副总参谋长李达陪同他前往北京军区,此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正是杨勇。

杨勇在抗美援朝后期,曾是志愿军的司令员,他曾指挥了金城战役,名声赫赫,蒙哥马利第一次见到杨勇,便笑着说:“久仰杨将军,中日一战,你们打胜了,朝鲜战场你们又打胜了,令人钦佩。”

听到蒙哥马利的称赞,杨勇笑了笑,他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的,就在两人寒暄时,蒙哥马利突然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能否让我到刺杀行列里看一看?”

既然总理同意蒙哥马利来看军队,那肯定是默认,而且刺杀行列也没什么,就同意了,哪知到了刺杀行列,蒙哥马利却又一次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杨将军,能不能请战士们脱帽?”

杨勇实在是搞不懂蒙哥马利是在做什么,他也同意了下来,让战士们将帽子脱了下来,之后,蒙哥马利则是走在刺杀行列中,看看这位战士,看看那位战士,嘴里还嘟囔着说:“将轻兵少”

看完了战士们,蒙哥马利从一名战士中拿过枪,以卧姿射击目标,连发连中,完事后,他将枪递给了杨勇。

杨勇看出了蒙哥马利的意图,他好像是在“挑战”自己?杨勇哈哈大笑,当即接过枪,他并没有卧倒,而是以站姿射击,无发不中,蒙哥马利看后,眼皮子跳了一下,什么也没说。

就这样,一位将军与元帅之间的“对决“,悄无声息的落下了帷幕,但蒙哥马利显然没有忘记这件事。

后来香港的记者,将对蒙哥马利的采访发表到了报纸上,他在采访中说:“中国军队纪律严明,武艺精湛.....开始,我以为他们都是服役多年的军官,当我走进队列,看见每一个士兵额头都是光光的,没有一点皱纹,才相信都是年轻的士兵.....”

当毛主席看到蒙哥马利的采访内容后,也是哈哈笑了起来,夸赞道:“杨勇上将,上将扬勇。”

杨勇看到报纸,则是终于明白,当时为什么蒙哥马利让战士们脱帽了。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