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东斯拉夫人的乌克兰为什么反感俄罗斯?1919年1月22日统一日

萨沙讲史堂 2025-01-16 23:41:58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同属东斯拉夫人的乌克兰为什么反感俄罗斯1919年1月22日:乌克兰的统一日

乌克兰统一日于每年的1月22日举行,目的是纪念1919年在基辅索菲亚广场颁布的乌克兰统一协定,该协定标志着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统一。

每到 1 月 22 日,整个乌克兰都会庆祝统一日。在这一天,数百万乌克兰人走上街头,组成 “团结链”,他们拉着手排成长长的纵队,或参与统一活动的游行,并向乌克兰著名人物的墓碑献花。这一天象征着乌克兰东部、西部、北部和南部的居民希望乌克兰能做到真正的统一,即一个国家。

乌克兰的历史非常复杂。

乌克兰以往被称为小俄罗斯,是东欧大草原的一部分。这里的地形非常平坦,国土95%为平原。

乌克兰的土地肥沃,该国所拥有的黑土地占全世界黑土总量的30%,对于发展农业极为有利。乌克兰土壤以肥沃的黑钙土为主,约占国土的一半。西北部波列西耶地区主要是灰化土和沼泽土,黑海和亚速海沿岸低地为粟钙土,肥力较高。

该国水资源特别丰富,境内河流高达2万3000多条,其中1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31条,全国还有超过3000个湖泊。

更重要的是,乌克兰的气候还很不错。乌克兰主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岸为亚热带气候。冬季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北部和东部地区为-7°C,克里米亚半岛南岸则为2°C至4°C。

可见,60万平方公里的乌克兰,是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或者畜牧业的国家。

其实,相当于6个江苏省大小的乌克兰,是欧洲第二大国,只排在俄罗斯之后,面积超过法国、德国、英国等。

就人口来说,乌克兰有4000多万人,在欧洲排行第七,也不算少了。

历史上,乌克兰有过无数民族。而乌克兰真正的文明期,大体开始于基辅罗斯。

公元9世纪,东斯拉夫人和少量其他民族的众多部队,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部落联盟公国的联盟,政治中心就在基辅。

基辅罗斯辉煌了长达近300年,在1240年才被蒙古铁骑冲垮。

基辅罗斯时代,东斯拉夫人逐步形成了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三大民族。

公元十世纪开始,乌克兰人选择信仰东正教,逐步放弃了原始宗教。

基辅罗斯国内的农业生产和其他技术有很大发展,建立了很多封建制度,比如完善的司法制度、代议制度,王室还同西欧贵族联姻。

蒙古人统治时期,乌克兰自己的国家就是哈利奇-沃伦公国,也被称为罗斯公国。

这个公国的领土包括今天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西部地区,以及波兰和匈牙利的部分地区,时间是1253年。

同莫斯科公国一样,罗斯公国承认蒙古人是主子,自己则是奴才,需要向蒙古进贡大量物资,作战时则要出兵支持。

罗斯公国内部问题很多,贵族们经常叛乱,最终在14世纪基本分裂,国土分别被蒙古人、波兰人、立陶宛人、匈牙利人控制。

罗斯公国的主要部分被波兰兼并,成为波兰王国的一部分。

罗斯公国存在的200年时间非同小可,让乌克兰这个民族彻底形成,具有了民族意识。

公元17世纪,乌克兰的扎波罗热哥萨克人联合东正教徒、克里米亚鞑靼人及农奴反抗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武装起义。

起义军哥萨克人建立了哥萨克酋长国,宣布从外族手中独立。这是数百年内,乌克兰首次成立独立主权国家。哥萨克酋长国时期,乌克兰农业、手工业发达,文化繁荣,识字率较高。酋长国的总理事会由全体哥萨克、市民、教士、农民组成,酋长由总理事会选举产生。

哥萨克酋长国维持了100多年,期间主要依靠同沙俄结盟。从此开始,沙俄成为对于乌克兰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国家。

根据两国的条约,乌克兰保有政治、军事、外交的自主权,涉及波兰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外交事务由俄罗斯主持。

对于乌克兰来说,同沙俄结盟有利有弊。好处是,沙俄出兵帮助乌克兰多次击败波兰。坏处是,沙俄很快露出了吞并乌克兰的野心。沙俄要求哥萨克酋长国的酋长选举,必须经过俄国批准,实际上将该国列为附属国。

更要命的是,沙俄和波兰的战争结果是签订了《安德鲁索沃条约》,导致乌克兰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分别由波兰(后来是奥匈帝国)和沙俄控制,时间长达几百年之久。

好在有85%的乌克兰人生活在沙俄境内,乌克兰民族尚且完整。

在沙俄的不断蚕食下,到了18世纪哥萨克酋长国名存实亡,仅仅剩下部分领土。

到了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直接吞并了哥萨克酋长国,将其列为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这也是乌克兰第一次以国家形式被吞并。

即便如此,哥萨克酋长国确立了今天的乌克兰,乌克兰民族文化彻底形成。

乌克兰人有很强的民族意识,一直酝酿着独立。

乌克兰人的主体为哥萨克人,他们非常尚武,是一个军事民族。

乌克兰人的战斗力很强,无论在沙俄还是波兰,都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沙皇为了安抚哥萨克人,给了他们很多优待。乌克兰的哥萨克人很希望独立建国,恢复自由自在的传统生活。

1917年俄国革命爆发,沙俄政权崩溃,全国到处一片战乱,乌克兰趁机寻求独立。

这个阶段极为混乱,乌克兰地区出现了多股军政势力。

在十月革命以后,乌克兰中央拉达(国会)公然宣布独立,建立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这是一个白色政权。

乌克兰共产党则建立了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两者成为死敌。

此时列宁面对的情况非常困难,内外敌人都很多,只能被迫在1918年3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向德国屈服。

条约签订前一个月,德军发动大规模攻势,基本占领了乌克兰全境。

列宁为了尽快停战,被迫承认乌克兰独立。

德军和奥匈帝国军队推翻了现有的两个乌克兰国家,建立了亲德的乌克兰国。

没多久,德国宣布投降,乌克兰国瞬间垮台。苏俄宣布布列斯特条约无效再次入侵乌克兰,在东乌克兰地区建立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乌克兰民族主义领袖西蒙·彼得留拉,则恢复了乌克兰人民共和国。

这个彼得留拉,就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大反派了。

面对强大的红军,虚弱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无力招架,被迫同波兰签订了《华沙条约》,以割让大城市利沃夫为交换,与波兰结盟共同对抗布尔什维克政权。

波兰人同样不是红军对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于1920年瓦解,彼得留拉流亡到海外。

1922年,苏联成立后,东乌克兰成为联盟的一份子,而西乌克兰仍然被波兰控制。

乌克兰并入苏联以后,连续遭遇暴力镇压,红军在各地肆意屠杀反抗者。

这主要是苏联对于农村的改革,改变了哥萨克人传统的生活方式,自然受到强烈的抵抗以及武装叛乱。

红军对于叛乱的哥萨克毫不留情,甚至采用宁可错杀一千的方式,将一个个村庄的成年男性全部枪杀或者流放。

而农业改革的恶果很快体现,1932年乌克兰大饥荒爆发,该国死亡高达500万人,占当时全国人口15%,这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乌克兰认为,加上因营养不良和饥饿导致疾病死亡的人,饥荒造成非正常死亡高达1000万人,几乎占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乌克兰历史学者普遍认为不是偶然现象,而是针对乌克兰民族的种族清洗。

到了1939年的二战时期,苏联和德国联手瓜分了波兰,将西乌克兰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好景不长,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乌克兰成为主战场,仅仅基辅会战中苏联就被俘70万大军。乌克兰被德国占领后,苏联红军在当地建立了很多游击队,引起了德军的连续扫荡。

希特勒恼怒的下令,苏联游击队员不会被当作战俘,而是被当作间谍就地枪决。游击队员不穿军服,德军经常在扫荡中将有嫌疑的乌克兰男人当作游击队员,直接集体枪毙,造成大量平民死亡。

整个乌克兰被杀得到处血流成河,战争期间共有410万士兵和140万平民死亡。

战后乌克兰经济有所恢复,1954年2月19日,为了庆祝《佩列亚斯拉夫协定》签订300周年,克里米亚地区划赠给乌克兰,这次乌克兰的版图彻底形成。

这里要简单说一说,克里米亚的历史。

在历史上,地处黑海核心地区的克里米亚,一直被各种民族争夺:250年被哥特人、376年被匈人、8世纪被可萨人、1016年被拜占廷帝国、1237年前突厥人、1237年被蒙古帝国占领。

蒙古帝国垮台以后,从1478年到1700年克里米亚建立了鞑靼(蒙古人)控制的克里米亚汗国,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附属国。

克里米亚汗国的统治者为蒙古人,国内主要民族还是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和俄罗斯人。

克里米亚汗国以贩卖奴隶为主要贸易,经常深入东欧地区通过战争抓捕战俘和平民。此时俄罗斯比较弱小,饱受克里米亚汗国的残害,大量平民被抓走成为奴隶。

最大的一次战争是,克里米亚汗国德夫列特一世大汗在1572年围攻占领莫斯科,将全城15万平民全部抓走卖为奴隶,不适合为奴的就地杀死,尸骸塞满莫斯科河。撤退时,德夫列特一世大汗放火烧了莫斯科城。

话虽如此,克里米亚汗国终究是个小国,必须依靠大国才能生存。随着奥斯曼帝国的衰败,1783年沙俄帝国占领这个汗国,又花费83年将它彻底吞并。

克里米亚主要民族是乌克兰人,一直希望同乌克兰合并为一个国家,不受沙俄的管辖。

一战时期,德国占领了乌克兰全境,同时占领了克里米亚。德国人将克里米亚交给亲德的乌克兰政权,由此克里米亚在1918年第一次归入乌克兰。

1919年红军又夺回克里米亚,仍然作为一个共和国,并入自己领土。

二战期间,斯大林认为克里米亚的独立气氛浓郁,不应该继续保留国家形式,将其降级为克里米亚州。

1954年2月19日,在当时的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主导下,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通过决议以纪念乌克兰和俄罗斯签订《佩列亚斯拉夫尔条约》统一300周年纪念日的名义,将克里米亚划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划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管辖。

换句话说,克里米亚本来不属于俄罗斯人,而是他们武力抢夺来的。

1990年11月19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基辅签署。其中第六条内容为“缔约各方应承认并尊重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其现有苏联边界内的领土完整。”,由于签署双方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都预谋从苏联独立,这是现代俄罗斯唯一一次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

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同属于东斯拉夫人,然而关系却并不友好。

俄罗斯历史上多次入侵乌克兰地区,是通过武力慢慢吞并了乌克兰,期间存在大量的战争屠杀,双方存在相当深刻的民族仇恨。

更要命的是,无论是沙俄时代还是苏联时代,都存在着大俄罗斯沙文主义。

俄罗斯族毫无争议的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压迫其他民族处于从属地位,从而形成广泛的民族歧视。

以称呼来说,俄罗斯族蔑称波兰人叫做“波兰棒子”,嘲笑鞑靼人为“王爷”,叫乌克兰人为“鸡冠头”,称格鲁吉亚人和其他高加索人为“蛮子”。

鸡冠头在俄语中叫做霍霍尔,是对于乌克兰人的蔑称。

古代的乌克兰哥萨克骑兵,会在头顶蓄一小撮头发,其余全部剃光,以便于马上作战。

这种类似鸡冠的发型,对于游牧民族来说司空见惯,我国的契丹人、女真人历史上都有这种发型,俄罗斯人却当作笑柄。

身为俄罗斯人的列宁也承认:沙皇政府为了维护大俄罗斯人的特权地位,对少数民族实行压迫和岐视政策,力图铲除他们中间的任何国家制度的萌芽,摧残他们的历史传统文化,严格限制他们的语言文化发展,以便使他们变得落后和愚昧无知,竭力使他们俄罗斯化。

总之,乌克兰历史上同沙俄矛盾重重,今天爆发的俄乌战争也不稀奇。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