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说到,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医历经了四次大的发展与变革,而我们恰恰处在第四次,也就是民国之后的中西医碰撞大时代,在这个十字路口上,向左转还向右转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选择,癌症的治疗选择也是其中的一个小缩影罢了。不代表所有人的观点,笔者的选择是“守正”基础上的中西医结合。
癌症不可怕,就看怎么治。
中医要守正,也要创新
不做争论,只做学术探讨,“保胃气、存津液、温元阳、养精血、理气机、通瘀堵、化痰凝、利水湿、清瘤毒、散癥结”,这是笔者治疗癌性疾病的十大中医准则。结合笔者的肤浅见解,我们逐一来分解。
(一)保胃气、存津液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全篇中,始终贯穿着“保胃气”、“存津液”的不二法则,“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这对我们临证实践,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曾经有一位肿瘤科的老主任说过:“要判断晚期癌症病人还能撑多久,就看他还能不能吃进饭,能吃进饭,就能活着,吃不去饭,就离归期不远了”。这话糙理不糙,能吃就是说明还有胃气,不能吃就说明胃气将绝,胃气绝,阴阳离绝也就不远了。
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能量来源都来自于后天,“保胃气、存津液”就是从后天入手,以益气血生化之源。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生脉饮、沙参麦冬汤等是笔者常用的方剂,党参、黄芪、灵芝、红景天、白术、茯苓、甘草等笔者常用的补气药物,沙参、麦冬、生地、玄参、花粉、知母等是笔者常用的滋阴之品,但是,扶正之法还是要根据正虚侧重的不同而选用。对于瘤体存在,正邪交争的中早期癌症病人,单纯大补肯定是不合理的,肿瘤就是体内气滞、痰结、寒凝、湿滞、血瘀、毒聚等病理因素相互纠结,日久积滞而成为有形之肿块,当人体某一局部有严重的淤堵,单用补法,气血会在局部更加淤堵,如同抱薪投火、火上浇油无异。
那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补法呢?肿瘤已被切除后,放化疗将癌症病情控制或产生严重毒副作用者,毒性中药强力攻伐之后,身体虚弱、病情严重不耐手术、放化疗、毒性药物者,这些情况下,全身气血津液大伤,不仅仅不能祛邪外出,自保都尚有堪忧,伍以补益之法,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不过不是单纯的补益,而是必须配伍疏导之品,正气恢复后,根据病情,再酌加攻伐之品。
(二)温元阳、养精血
元阳即元气,一身阳气之根本,精血即阴精,一身阴液之根本。《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这里的“本”是什么?就是阴阳。癌症的根本病机是什么?本虚标实,固本,也就是顾护阴阳,这也是治疗癌症的根本所在。“用药如用兵”,当仓廪充实,城墙高厚,武器精良,士兵强壮,尽可开展攻伐;但如果府库空虚,城池损坏,武器落后,将士羸弱,偏要攻伐,多半会兵败身伤。治病亦然,攻伐之时,身强则攻强补弱;身弱则缓攻徐图,或攻补兼施;攻伐之后,必补益气血,如用兵之后补充粮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治癌亦当如此。
当人体经历肿瘤切除大手术,当病人接受几个疗程的放化疗,毛发脱落,饮食难进,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白细胞减少,严重贫血的时候,还要等什么?除了“保胃气、存津液”,就是“温元阳、养精血”,及时为身体补充粮草才是最有必要的。少量的桂附剂,四君、四物、八珍、十全大补之类,阿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皆可酌加选用。
曾经接手一位盆腔恶性肿瘤后有肝、肺、脑全身多处肿瘤转移的患者,在大部分人眼中已无治疗价值,但是患者家人不舍,只求续命,基本以“保胃气、存津液、温元阳、养精血”为要开方加减,只求补益,不用攻伐,患者生生撑了7个月之久。
战胜癌症,中医同你并肩来战斗。
中医治病,也明明白白的治
(三)理气机、通瘀堵
肿瘤是瘀堵性疾病,恶性肿瘤就是恶性瘀堵,当人体反复情志不畅,肝气就会郁结,气机郁结,血行不畅就会随之而来,肝郁易化火生内热,灼伤阴血,血燥津伤,而致瘀热互结,另外,很多人有癌性遗传基因,这就是潜在的“癌毒”,气滞、血瘀、内热与癌毒一起纠结,久之也会耗伤气血,损伤五脏六腑,使正常的气血转化为“恶气”、“恶血”,正常的组织发生西医所说的基因突变,最终导致“癌瘤”的出现。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的人容易患癌,心情舒畅、性情豁达的人不容易患癌,也是中西医共同认可的事实。这种气机郁滞,瘀热互结所致的肿瘤极易出现在乳腺、肝脏、胰腺、卵巢、子宫等部位,大小柴胡汤等柴胡剂加减方是笔者临床常用的方剂。
活血化瘀类中药是否适合在癌症的治疗中运用,有部分人对此存有异议,认为活血化瘀会加重癌症扩散,其实不然,在辩证明确的情况下,不管是单味的活血化瘀药还是中药成方都是可以运用的,治疗肿瘤的经方如:抵挡丸、大黄蛰虫丸、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等其中都有活血药的存在,《黄帝内经》所提出的肿瘤治疗原则:“坚者削之”、“结者散之”,怎么削?怎么散?除了以毒攻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也是其中重要的治疗手段,赤芍、丹皮、郁金、大黄、石见穿等的凉血活血;水蛭、全虫、蜈蚣、甲珠、蛰虫、斑蝥、土元等虫剂的通络破血;当归、鸡血藤等的养血活血,都是活血类中药临床运用的实例。但是,活血类药物确实应当谨慎使用,辩证准确,正气充实时,可助攻伐之力;正气亏损,阴血不足者,当减少种类剂量,只求缓图,不求速效。
(四)化痰凝、利水湿
痰凝湿聚是肿瘤形成的另一重要病机。元代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指出:“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在中为痰饮,在右为食积,在左为死血。”明·李梃在《医学入门》中提到:“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痰与食积、死血有形之物而成,积聚癥瘕一也。”清代外科医家高秉钧在《疡科心得集》也指出:“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
痰是怎么形成的呢?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卷二·痰第十九》云:“痰之为物,在人身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无所不至。”中医亦有“气壅则痰聚,气顺则痰消”之说。痰凝的产生与气机郁结有着直接的关系,气机郁结,首责于肝,另外,脾虚生内湿,湿聚亦可生痰。痰凝除了与肝郁脾虚有关,也常与瘀血相伴行。痰湿、瘀血、癌毒相互纠结,就容易形成坚积,也就是癌瘤。化痰软坚、活血散结作为中医治癌的一个重要法则,皆源于此。
就癌症治疗而言,受现代医学影响,人们习惯通过药理研究来筛选出具有抗癌活性成分的药物,筛选出来的药物当中,以清热解毒药为多,但仅仅把这些所谓的抗癌药累加,就成了治癌药方了吗?显然有悖于中医的理论体系。《金匮要略》中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以苓桂术夏等温药和之才是化痰饮的主基调。在癌症的治疗中,不应囿于“毒”而乱用苦寒之性的清热解毒药,而是应该辨证应用。
笔者分享的病例一之八旬癌痛老太,用的是枳术汤为底,为什么用这个看似与治癌不相干的方子呢?先看《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中原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是不是与患者的上腹部癌肿很像呢?老太太的癌痛就是按照水饮痰湿阻滞来辨证论治的。去因脾虚而生的水饮用白术,加上理气的枳实,气行而痰消,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老太太的方子里不仅仅只有这两味药。
化痰药有药性之不同,软坚散结也要根据病因病证而选药。湿痰当选用燥湿化痰药,如半夏、天南星等;热痰当选用清热化痰药,如瓜蒌、贝母、海浮石等;寒痰当选用温化寒痰药物,如白芥子、皂荚等。
癌症是热证多还是寒证多,一直存在很多的争议。其实这两种病证在临床中都不少见,还有很多病人就是寒热错杂的表现,如:癌瘤局部是热的,而周身是畏寒怕冷的。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多有“脏结”为难治之症的描述。“脏结”在很多情况下当属于癌症的范畴之中,而“脏结”的病机就是虚寒证。有医家总结了这样一条诊断路线: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麻黄附子细辛汤在肺癌中的运用,阳和汤在乳腺癌中的运用,也是这个道理。
(六)清瘤毒、散癥结
何为瘤毒,当包括热毒、寒毒、湿毒、痰毒等,毒性不同,治疗准则也不同,热毒当用山慈菇、石见穿、半枝莲、半边莲、猫爪草、蛇草之类;寒毒当用麻桂附辛姜等温热之品;湿毒、痰毒则用夏星苓术之类。清瘤毒时,以毒攻毒也是中医常用之法,如蜈蚣、乌蛇、全虫、斑蝥、蟾酥、乌头、半夏、南星、轻粉等毒性药物,由于癌症是顽症、难症,使用一些猛峻之药去攻伐,理所当然,中医人们也屡试不爽,但问题是,在现行的医疗环境下,医生却难以施展手脚。仅以半夏为例,《伤寒杂病论》中动辄半升,也就是几十上百克,但是药典规定的半夏入煎剂用药剂量是不超过9g,莫说治癌,普通病症量也不大。北京曾有中医同行方中开了几十克半夏,最终被病人索赔500万,依据的就是药典规定,医生想不畏手畏脚都不行。
散癥结之法,前文曾反复穿插探讨过,总的治疗原则就是软坚化痰散结、活血通经消积,消散癥结,只求缓图,不求速攻,欲求速攻,中医的内服治疗方法还真不如西医的手术、放化疗来的快。
中医是队友,不是对手。
中医西医是对手,也是战友
当提到推荐癌症病人接受西医的手术治疗时,很多中医同行们就会跳出来反对,貌似中医就该服中药,中药内服足以征服一切,手术是与中医相悖的。其实这是非常可笑的观点,中药内服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不可能包打天下,中医人从来就不反对手术,你的中医技术比华佗厉害吗?华佗老先生不也打开腹腔切肠痈,还打算给曹操开颅切肿瘤吗?张仲景、孙思邈如果活在当下,会不会对西医的解剖病生理及诊断治疗方法感兴趣呢?一定会的。
在癌症的诊治中,尤其是早中期的病例,笔者的诊治习惯不仅仅是会在第一时间同西医同行们商讨手术的可能与必要性,更经常会借助先进的辅助检查技术来参与早期的诊断,以减少不必要的误诊漏诊。曾经接诊过一个病人,不咳不喘,以十指末节肿痛来诊,但最终诊断为肺癌,患者最先表现出来的只是肺癌副癌综合征的一些症状罢了。还曾接诊过一个病人,胁肋部烧灼样疼痛,多家医院考虑带状疱疹或肋间神经痛,但最终诊断是脊柱的恶性肿瘤。靠的是什么?除了敏锐的职业嗅觉外,就是靠现有的先进辅助检查了。
可能我治不好所有的病人,但我希望每个病人都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解剖病生理和先进的辅助检查,并不是西医所独有的,我们中医人也是可以利用的,手术、放化疗不也是中医的“坚者削之”、“结者散之”之法吗?CT、MRI、彩超、化验不也是我们望诊的延伸吗?
治病救人是中西医的共同使命,中西治疗方法和手段完全可以做到互相弥补,癌症治疗亦然,其他病亦然。
我是威海市中医院全科医生宋国政,我将继续根据临床实践,结合生动案例,用中西医两种思维来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希望能够在中西医融合、基层卫生建设、学术交流、心声流露等方面,为同行、朋友、民众提供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关注、点赞或转发,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