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著名书法家李纲四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北宋时期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字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字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宋朝历史从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开始,一直到1279年赵昺跳海殉国为止。共计将近320年。
宋于1126年-1127年发生靖康之难,徽、钦二帝皆被金人掳去,宋室被迫南迁临安(今浙江杭州),与入侵的金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史称南宋,此前建都汴梁时期的宋称作北宋。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亡于蒙古可汗忽必烈建立的元帝国的征服。
北宋统一以后,宋太祖对书法并未给以重视,更没有像唐代那样采取各种措施。因此,一些士大夫也就漠然对待。欧阳修曾这样感慨:"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 尽管如此,宋代书法在延续前人的基础上,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突破唐人重法的束缚,而以自己为主,以意代法。努力追求能表现自我的意志情趣,形成"尚意"书风。苏轼的"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的"凡书画当观韵",强调"韵胜",皆是此意。其二是有意将书法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宋代书法大家同时又是文学家、画家。苏轼说:"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不仅认为书画和诗一样,是表现自我的手段,而且强调文学修养对提高书法艺术的作用。
北宋草书在前代草书发展的基础上,并没有简单的对唐代草书进行全面继承,也没有盲目地对魏晋草书盲目崇尚。北宋书家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草书这一书体展示出代表宋代书法的鲜明特征,草书也成为了这些书家书写性情的最好载体。北宋草书家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偏重于对草书传统的继承,另一派是创新型书家。
法帖是指汇刻名家书法墨迹在石、木版上并拓印成可供人们学习的墨本。此前,南唐已有《升元帖》、《澄心堂帖》等法帖。宋代最早的法帖是《淳化阁帖》。此后刻帖的风气渐盛,又有了潘师旦摹刻的《绛帖》、细白和尚摹刻的《潭帖》,由蔡京负责摹刻的《大观帖》等。《宝晋斋法帖》等宋代法帖。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北宋李纲书法作品。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历官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金兵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不久,又罢。多次上疏,陈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后抑郁而死。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等。
北宋抗金名臣李纲《尺牍》赏析
北宋抗金名臣李纲《尺牍》纸本行书 38×55.7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纲再拜。近被御笔诏书。以向条具边防利害。特加见谕。上恩隆厚。何以克当。孤危之迹。去国十年。间关险阻。无所不至。拳拳孤忠。今乃见察。第深感泣。今录诏书并谢表。札子去。恐不知也。纲衰病日加。不复堪为世用。然静而谋之。则有暇矣。近于所寓僧舍之侧。葺小圃莳花种药。为经行游息之所。戏作上梁文。及圃中十二咏。辄以拜呈。如得妙句为林下之光。幸甚幸甚。纲再拜。
北宋抗金名臣李纲《七绝诗帖》赏析
北宋抗金名臣李纲《七绝诗帖》 据载,绍兴二年(1132年)南宋名相李纲途经吉州,曾到青原山游览,作《游青原山》五言诗一首,38句。绍兴五年,他重游青原山,应主持之请,书写了这首诗赠给净居寺。《游青原山》诗云:游青原山,山空松桂香,殿阁森回环,三泉湛寒玉,洗我襟抱烦。
北宋抗金名臣李纲《被诏帖》赏析
北宋抗金名臣李纲《被诏帖》石刻。今存墨迹《被诏帖》,行书任意挥洒,姿态不拘而结法端谨。远师颜行,近法东坡,道劲秀挺,字势豪健。
北宋抗金名臣李纲《鼓山灵源洞题刻》赏析
北宋抗金名臣李纲《鼓山灵源洞题刻》楷书,纵五行,字径14厘米,摩崖宽115厘米,高250厘米。这段石刻在鼓山灵源洞的石门附近,面向南。
题刻留于1131年,距最早的题刻(邵去华题刻)已经过去八十五年,是灵源洞最早的一批题刻之一,在现存的石刻中排名第十五位。当初李纲留题这段石刻的时候,旁边肯定不是现在看到的这样,至少周围的题刻还没有,或许空空如也,或许有其他题刻,只是没有留存下来。
释文全文如下:昭武李纲伯纪邀华阳王仲薿(nǐ)丰甫、建溪吴岩夫民瞻、临川陈安节巽达、淮海周灵运元仲游鼓山灵源洞。丰甫之子升叔明,伯纪之弟经叔易、纶季言,甥张津、子知同来,绍兴元年五月二日。
北宋草书的发展是处在由唐向元明清发展的一个过渡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草书书法发展史上来看,北宋草书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个环节。从整体上是积蓄力量将北宋草书的影响逐渐扩大,宋太宗、王着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物。黄庭坚代表了北宋草书的巅峰,狂草的创新极大丰富了后世对草书章法以及笔法的认识,后世更将黄庭坚淋漓尽致的草书风格推向极致。